甘家彬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较常见的疾病,病情表现轻重不等。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易与其他类似疾病混淆。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作一分析。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1]。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最小3个月,<1岁10例,1~3岁17例,3~6岁24例,6~12岁9例,各个月份均有发病,以3~10月份为多。
1.2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不一,首发症状差异较大,年龄不同其表现也不同。多为急性起病48例,亚急性起病12例。一般患儿都有呼吸道及肠道感染症状。婴幼儿一般以发热、呕吐、腹泻、精神委靡、吃奶少、多睡、惊厥多见,学龄前及学龄期以发热、头痛、呕吐、精神症状为主。其中发热患者45例,头痛39例,呕吐40例,头晕9例,惊厥11例,精神症状5例,昏迷2例。脑膜刺激征13例。锥体束征阳性17例。
1.3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查60例,压力增高41例。脑脊液白细胞异常88例,白细胞计数<100×106/L 21例,100~200×106/L 32例,>200×106/L 7例。抗酸染色均未查到细菌,细菌学培养阴性。蛋白升高8例,均轻度升高。糖及氯化物均正常。脑电图检查60例中51例异常(85.0%),异常程度不同,共同特点为弥漫性慢波,以Q波为主,部分病例在弥漫性异常的背景上有局限异常,以额颞部为主。2~3周后对临床痊愈者中52例复查脑电图,47例明显好转。头颅CT检查34例,异常9例,表现为局限性和广泛性低密度影:头颅MRI检查9例示大片异常信号灶,7例累及双侧颞叶,2例累及一侧额颞叶,1例累及一侧脑岛。
1.4 治疗方法 给予吸氧、镇静、止痉、降颅压、合理营养供给、抗感染、营养脑神经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本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治疗,疑诊单疱病毒脑炎者给予阿昔洛韦,5~10 mg/(kg·次),每8 h一次,疗程1~2周。有持续高热,意识障碍者给予干扰素,同时辅以镇静止痉,降低颅内压,应用抗生素、激素、能量合剂促进脑细胞代谢及免疫调节等对症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大剂量激素地塞米松联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同时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细胞,退热止惊等对症处理。对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患儿予机械通气治疗[2]。
治愈49例,好转8例,死亡3例,好转患者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季节以4~9月居多,临床表现因病毒种类、机体免疫状态不同而异,患儿多急性起病,可有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的前驱症状,急性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食欲差等;脑实质受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抽搐,颅高压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球结膜水肿,部分患者有脑膜刺激征、锥体外系表现。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脑脊液、脑电图及头颅CT或MRI。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积极的意义,能够较早的准确的反映脑组织损害程度,对协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有较高应用价值。脑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可进一步做腰穿及脑电图、头颅CT或MRI检查,脑脊液细胞检查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结合应用脑电图和头颅CT或MRI提高诊断率。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取综合治疗,包括降颅压、降温、止痉、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支持疗法。皮质类固醇有抗炎、抗水肿及抑制抗体、抗原反应减轻神经损害的作用,对病毒性脑炎的预后无不良影响。发展较快的是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免疫调节疗法。抗病毒药物有阿糖腺苷、无环鸟苷(阿昔洛伟)、干扰素等。至于利巴韦林,虽为广谱抗病毒药,因进入脑脊液甚少,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不理想[3]。有报道早期使用阿昔洛伟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大大降低病死率,显著改善预后[4]。丙种球蛋白具有抗病毒和抗细菌广泛的抗菌谱,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状态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与抗病毒药物在治疗病毒感染中有协同作用,尚具潜在退热作用。有明显颅内高压征或肢体瘫痪的病例,采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能改善脑组织缺氧,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对降低颅内高压及促进肢体瘫痪的恢复有显著效果。迅速控制惊厥,积极治疗脑水肿也是治疗的关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56.
[2]王军华,陶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94-95.
[3]周水珍,孙道开.病毒性脑炎的治疗进展.小儿急救医学杂志,1998,5(1):5.
[4]张庆文,朱文彪,周宇,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诊断方法与治疗观察.中华儿科杂志,1998,4: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