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智平
(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122)
利培酮是一种强5-HT2A和相对弱的D2受体拮抗剂的新型抗精神病药,与氯氮平同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目前临床上较广泛使用。本研究目的以氯氮平为对照,研讨利培酮对脑电图的影响。
病例选自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1.1 入组标准
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40分,年龄20~60岁,病程>1个月≤10年,性别不限,入组前2周停用抗精神病药,入组前作脑电图检查示正常的患者。排除伴有严重的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癫痫及有脑外伤史,1年内未接受过电休克治疗或长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利培酮组85例,男32例,女53例,年龄20~55岁,平均(34.2±10.52)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5.7年;氯氮平组73例,男26例,女47例,年龄21~56岁,平均(38.5±12.3)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6.8年。
利培酮组药量从0.5~1mg/d开始,2周内增加至4~6mg/d。氯氮平组药量从25~50mg/d开始,2周内增加至200~500mg/d。在治疗观察期间均单一用药,如有睡眠障碍(失眠)则可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各进行一次脑电图检查,并作简明精神病量表测评。
利培酮组85例,有脑电图改变者14例,12例轻度改变,2例中度改变。利培酮≤4mg/d轻度改变者6例,≥5mg/d轻度改变者6例,中度改变者2例。Ridit分析,脑电图改变与利培酮剂量无明显关系(χ2=0.09,P>0.05)。氯氮平组73例,有脑电图改变50例,轻度改变26例,中度改变24例。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脑电图异常率明显增加,在第2周与第12周相比,有明显的差异(χ2=3.58,P<0.05)。见表1。
表1 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引起脑电图异常比较
从表1分析,利培酮组脑电图无改变72例,轻度改变12例,中度改变2例。氯氮平组脑电图无改变23例,轻度改变26例,中度改变24例。Ridit分析(χ2=10.31,P<0.01)。利培酮与氯氮平均能引起脑电图异常改变,但氯氮平引起异常脑电图与利培酮引起异常脑电图有明显的差异,氯氮平组脑电图异常率非常高,且以重度改变居多,氯氮平的异常脑电图为α波慢化或以θ节律为主,有频繁的高幅θ波阵发出现,θ波以4~6Hz的θ波居多,但出现部位无固定性,无局灶性改变。利培酮引起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α波慢化,散在性的θ波增多,个别病例在前额部位明显,但无明显的局灶性改变,θ波6~7Hz的θ波居多,1例见有尖波、尖慢波。脑电图改变与疗效之间的关系:BPRS减分率≥40%者,利培酮脑电图无改变40例,轻度异常7例,中度异常1例。氯氮平组脑电图无改变12例,轻度异常14例,中度异常11例。BPRS减分率<40%者,利培酮脑电图无改变32例,轻度异常5例,中度异常1例。氯氮平组脑电图无改变11例,轻度异常12例,中度异常13例。两组脑电图改变经分析与疗效无明显关系(χ2=0.08,P>0.05)。
利培酮是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但有关利培酮药物对脑电图影响的报导很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利培酮药物对脑电图有影响,异常率仅为16.47%,且轻度异常为14.1%,中度异常为2.35%,脑电图异常是以散在性出现,无在某一特定区域出现的现象。本研究对利培酮与氯氮平引起脑电图异常改变作对照分析,发现利培酮引起脑电图异常率较低,而且多数为轻度异常,少数达到中度异常,出现异常波主要以θ波为6~7Hz。而氯氮平引起脑电图异常率达68.49%,与以往报导相近,脑电图以轻、中度异常居多,θ波主要为4~6Hz,但也是散在性的出现,无在某一特定区域出现的现象。从上述分析判断,利培酮与氯氮平均可对脑电图有影响,但利培酮对脑电图异常改变影响远低于氯氮平,而且严重程度明显较轻。
[1]姚辉.利培酮对脑电图的影响[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1998,3(1):7.
[2]陈万国.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6,1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