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欣,谢 城
(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 普宁 515300)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于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儿童多发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的儿童。临床症状为身体发热,手掌、足部及口腔有水疱样的皮疹及溃疡出现,个别患儿会伴有心肌炎、肺炎及脑膜炎,严重者甚至会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我院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0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卫生部小儿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年龄8个月至6岁,平均(2.52±0.39)岁,其中<1岁的患儿10例,1~3岁的68例,3~6岁的2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补液、退热、抗感染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10%的葡萄糖溶液100mL,1次/d,连续给药5d;研究组:给予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1mL/kg+5%的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10%的葡萄糖溶液100mL,1次/d,连续给药5d。两组治疗均以5d为1个疗程。
①显效: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完全消退,一般状态恢复正常,且无其他并发症发生。②有效:患者的体温基本正常,皮疹基本消退,一般状态得到好转,且无其他并发症发生。③无效:经1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发热症状未得到好转,皮疹消退不明显或有所增加,有其他并发症发生。
所得数据均应用统计软件SPSS16.0统计。其中,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治疗,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研究组显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n(%)]
研究组的退热时间、退疹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退疹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由于多见于婴幼儿,且传染性强,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成为临床棘手的问题。目前,临床治疗手足口病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缺乏高效、特异的抗菌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有广谱抗病毒的活性,能够抑制乌苷酸的合成,阻止病毒DNA的复制。但是由于利巴韦林对于病毒腺苷酶的依赖性高,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临床上有一定的局限性[2-3]。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多是由于患者的邪犯肺脾、湿热内蕴、心火上炎而引发。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降温、抑菌、抗病毒、抗惊厥作用,且能够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力[4-5]。痰热清注射液是从黄芩、山羊角、熊胆粉、金银花等中药中提取制成的针剂。黄芩中的黄芩苷具有清热解毒、解痉化痰的作用;山羊角具有解热镇静、免疫调节的作用;熊胆粉中的熊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具有解痉祛毒、抑菌消痰的作用;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本研究采用利巴韦林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了50例手足口病患儿,退疹退热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0%,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利巴韦林组的76.0%(P<0.05)。总之,应用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缩短病程,有效改善症状,安全可靠,见效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敏珍.玉屏风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1):74.
[2]唐晓鹏,赵洪雯,余荣杰.小剂量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肾移植术后继发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2):117-119.
[3]胥鹏飞,魏光晨,司民一,等.2种用药方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3):1765-1766.
[4]张学明.痰热清治疗儿童肺炎4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28):61.
[5]苏锦瑞,梅早仙,李丽.痰热清注射液配合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发热的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