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智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很有影响的乐府诗。有人说它“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称:“那是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这里有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由此可见,《春江花月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春江花月夜》一诗被作为选修课编排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虽然是选修课,但是由于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反复考虑,精心设计,在具体教学中详细讲,一边讲解,一边思考。我重点是从四个角度讲解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哲理美,感情美。以下具体展开,谈谈我粗浅的认识。
在讲课之前,我首先要求学生反复读,以各种形式读:齐读,个人读;朗读,默读。朗读中,在教师的提示下,要求学生要读出正确的音节,读出轻重音,读出韵脚,读出声音高低,读出感情,品味音乐美。读过之后,让学生听名家的配乐朗读。名家朗读语音标准,声情并茂。听名家朗读后,让学生找出这首诗的韵脚。春江花月夜,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有人说“未详所起”;有人说陈后主所作;有人说隋炀帝所作。这首诗总共三十六句,押的不止一个韵。四句一换韵,共押九韵:eng—an—un—i—ou—ai—en—ia-v。首句“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平”押的是平声韵,第六句“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霰”为仄声韵,以下有的押平韵有的押仄韵,最后以仄声韵结束。全诗韵脚变化大,平仄的错杂使用,使得诗歌既有回环反复、一唱三叹的美,又有变幻生姿的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字字珠玑;听起来珠圆玉润,音乐节奏感强烈优美。关于这首诗的音乐美,在分析了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之后,还要作进一步分析。
分析诗的意境,我认为要先从意象、关键词着手。基于此,我先告诉学生什么是意象、意境。所谓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固定的、赋予了文人主观情怀、带有主观色彩的表意之象。比如,古典诗词中的“菊花”意象,象征着隐逸;“梧桐”意象,象征着孤独、寂寞。意境,是指抒情性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及在此基础上诱发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然后,我让同学们分清意象和意境的区别与联系: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构成意境的唯一因素,意境还包括除意象以外的其他因素;意境大于意象;意境不是意象的简单叠加、堆砌。以以上知识点为铺垫,我先让学生寻找这首诗第一句到第十句中的意象、关键词并指出个别词的含义。意象有:春江、潮水、明月、江流、芳甸、流霜、白沙等。关键词:“平”,这里的“平”是指春天潮水上涨,浩渺无边,仿佛与大海平齐,而诗人并没有真正看到大海,所以是想象;“生”,春潮涨起来,月亮好像从江潮之中涌出来一样;“滟滟”,水波闪光动荡的样子;“霰”,雪珠子。我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先在自己大脑里想象,然后站起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江花月夜这幅美景图(语言不一定有诗意,有文采,但是,必须使用自己的语言,是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春天来了,江潮涌动,江水铺天盖地而来,像大海一样一望无垠!水天相接,就连天上的月亮也仿佛从江水之中涌现出来!明月随着波光闪动,闪动范围达千万里,所以,长长的江流都处在月光的照射之下。江水迂回曲折,绕过开满花草的郊野,月光又照射在花、树上,那月光晶亮透明,洁白无瑕,就像雪珠子一样美。月色是白色的,而霜也是白色的,所以,霜飞动时人也难以观察出来;沙滩上的白沙与白色的月光交融起来,分不清哪是白沙,哪是月色。江、天都是白色的,天空中连细小的灰尘都看不到,只能清楚地看到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月光皎洁无比。以上的景色囊括了春、江、花、月、夜五种自然景物,作者用简短的十句七言诗句就把景物描绘得惟妙惟肖,景象何其壮观!意境何其优美!意境宏大,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学生似乎身临其境,都陶醉在美的情境中。我让学生思考这十句诗中作者的观察顺序。很明显,前四句中出现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千万里”等是从大处着眼,写的是远景;后面几句中的“芳甸”、“花林”、“汀上白沙”则着眼于小处,是近景。这样,学生对这首诗前十句的观察顺序迎刃而解。至于修辞手法,教师简单提示一下就行了(夸张、比喻)。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呢?让学生阅读这首诗的第十一到十六句。针对人生短暂的现实,一般的诗人大多感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比如曹操在《短歌行》中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阮籍《咏怀》诗中有:“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刘希夷《代悲白头吟》诗中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他们认为,相对于漫长的历史,人生如白驹过隙。而这首诗是不是老生常谈呢?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第十一到十六句,思考:作者是怎样处理人生苦短、月色永恒的矛盾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积极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选出代表,回答所提问题。江边是哪一个人最早见到月亮的?江月是哪一年最早照射到人身上的?人生代代相传,没有终结的时候,而月亮仍然还是那个月亮。诗人不知道江边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他只看见长江中的流水滚滚东流。在这里,诗人认为,单就一个人的生命来讲,它是短暂的,一个人在月亮、宇宙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人类是代代相传的,人生在绵延不绝中获得了永恒,这恰恰像宇宙一样,都是永恒!这就解决了个人生命短暂、时光流逝与宇宙永恒的矛盾!人类在无情的江月、无情的宇宙面前毫不逊色,因为人类同样赢得了永恒!作者的人生态度是积极乐观的,是昂扬向上的,他对人生充满着炽烈的情怀,他对人生爱得那么深!他执着于人生!作者一反常态,别出心裁,观点迥异于常人。这里,作者向我们讲解他的人生观、宇宙观,具有一种哲理的美。通过诗歌讲道理,已经不容易了;而他讲的是与众不同的道理,这确实是一种独特的美!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也是个好机会。
长江水无语东流,是无情的;月光的清辉漂洒大地,是无情的;但是,人是有情的。从第十一到十六句看出,作者对人生充满挚爱之情。引导学生先阅读第十七句到结尾第三十六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首诗剩下的部分写的是人世间的什么情呢?根据前面的分析,我让学生在分析诗歌时,从意象、关键词等角度寻找切入点,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
讨论之后,让学生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白云一片去悠悠”,白云也是无情的,它飘忽不定。“青枫浦上”点出离别的地点。“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今夜谁家的夫君驾着小船漂泊在江上?哪家的妇人独守闺房?这两句,一句写游子,一句写思妇。学生读到这里,就知道这里写的是爱情。爱情是文学永恒的话题,这首诗盛赞爱情、极写相思之美!第二十一句到第二十八句写的是思妇对游子的思念,理由如下:这些句子中,意象“玉户帘”、“捣衣砧”等暗示这里的主人翁是女性。她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在闺楼上走来走去,穷极无聊,让人心里顿生怜惜。这时,只有月光与她做伴,给她安慰,她把月光引为知己。月光照在玉户帘上,她挥之不去,月光也似乎有情,不忍离去;月光又照射在捣衣砧上,她想把它赶走可就是赶不走。游子思妇远隔千里之遥,共同拥有的只有月光,而双方之间却不能互通音信,妇人希望追随月光飞到夫君身边,偎依在他身旁!大雁在高空飞翔,鱼龙在水中跳跃,可是它们有什么用?又不能传达她的爱意!最后八句诗写的是游子对思妇的思念。从以下意象、句子、重点词可以判断出这里的抒情主人翁是男性:“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潭落月”、“几人归”。“昨夜闲潭梦落花”,游子昨天夜里梦见花儿落在潭水里,这是暗示时间已是暮春。紧接着的下句“可怜春半不还家”,直接说出对家的思念。“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江边潭水里投下凄冷的月影,一个“复”写出了游子在外似乎睡眠状况不好,似乎经常失眠,他过着煎熬一般的生活,归心似箭。“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雾气浓重,把月光都挡住了,“碣石”、“潇湘”,一北一南,相距遥远,暗示回家的路途遥远。于是他想:自己孤单一人,漂泊异地,不知道是否有人乘月回家,而他却回家无望,眼看着月又落了,天又亮了,烦躁的一天又开始了……多么真挚、感人、纯美的爱情!作者把男女双方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进一步体会音乐美。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的变化是这样的:开头写景,境界壮阔,气势豪壮,感情是热烈的,感情基调是高昂的;接着写作者的宇宙意识,感情深沉,基调是舒缓的;后面写游子思妇的感情,基调是哀怨缠绵的,也渗入了作者的同情。诗情跌宕起伏,结合前面提到的韵律节奏美,声与情达到高度地协调统一。
小结:《春江花月夜》一诗中,作者先描绘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自然美景,接着引发哲理思索,最后抒发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感情。全诗融写景、说理、抒情于一体,加之诗的音乐美,简直是尽善尽美,不愧为艺术家的大手笔!另外,“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学习这首诗,还教给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分析诗歌,宜先从意象着手,同时抓住关键词,进而分析意境,把握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