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研究

2010-08-15 00:49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分院崔永虎石玲
中国商论 2010年29期
关键词:海南基础设施旅游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分院 崔永虎 石玲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研究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分院 崔永虎 石玲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不断深入,海南旅游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完善海南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是海南旅游发展的关键影响要素。因此,为给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顺利发展提供基础和保证,本文提出完善海南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若干具体措施。

海南 旅游 基础设施

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政策的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是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新举措,是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探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实践,是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步骤。为增强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的保障水平和支撑能力,海南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及城乡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成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进出岛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岛外紧密相连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海南岛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1)进出岛通道。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加快海口至广州、海口至南宁高速公路建设,对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进行扩能改造,2020年实现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2500万人次和2000万人次。加快博鳌机场建设,2012年开通运营。在做好规划选址的基础上,适时开工建设西部机场。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尽快形成功能配套齐全的港口格局。将杨浦、海口、三亚、清澜、八所等五个港口发展成为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中心港口。加快建设邮轮、游艇码头,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推进国际邮轮母港发展;重点滨海旅游城市要逐步建设完善游艇基础设施,在主要内河预留旅游航运通道和游艇码头发展空间。

(2)岛内交通。2010年底开通东环铁路,2015年底前完成西环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及杨浦支线铁路的建设。稳步推进中线高速公路和万宁至杨浦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田”字高速公路网络。提升现有国道、省道技术等级,打通主干道通往旅游景区的连接通道以及景区和景区之间的连接通道,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到2015年,海南岛建成以环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主干,国道为辅线,主干道与主要景区的观光通道为延伸,升级达标的农村公路为补充的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形成岛内2小时“旅游交通圈”。

(3)特种交通。加快环岛观光公路建设,满足自驾车、房车、露营等旅游需求;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及配套设施,满足自行车、滑轮、步行等休闲交通需求;试开通运行连接部分旅游区的蒸汽机车线路,满足个性化、研究性、专题型旅游需求。在旅游景区和滨海度假区推广节能环保型交通方式,如电动观光车、缆车索道、热气球、滑翔伞等。

2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以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安全经济为目标,以确保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为重点,建立多元化、清洁型、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满足本岛居民及旅游各产业能源需求。

(1)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建设好昌江核电一期项目,确保2015年投产,积极推进海南第二座核电项目建设。近期完成东方电厂二期燃煤机组建设。积极推进LNG发电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西南部燃煤电厂项目,启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新能源,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所占比重。

(2)加快推进城乡电网改造,提高电力保障能力。推进跨海电网联网二期工程建设。优化完善岛内输供电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启动智能电网建设,以配电网智能化和客户终端智能化为重点,开展终端负荷侧智能用电和科学管理、智能化信息支撑平台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推进天然气化工项目,建设四通八达的输气管网,满足岛内各大城镇和主要景区的用气需求。加快推进天然气化工项目上马,带动杨浦LNG项目建设,规划建设LNG仓储转运中心。加强油气勘探、输气管道项目建设,完善环岛输气干线管道,规划中西部支线管道建设,加快城镇储气站和配气网路建设,提高燃气普及率。推进战略性石油储备基地和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加快建立配套设施。

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强化水资源保障。集中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构建开源与节流并重,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水利资源利用体系和检测与预警先行、防范和治理为一体的水灾害防治体系。

(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按照远期(2020年)全省75.90亿立方米的总用水量需求,重点实施一批饮水供应、节水灌溉工程,增加供水能力,提高用水效率,充分拦蓄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扩大利用海水。在做好环境影响论证的基础上,近期开工建设红岭水利枢纽及灌区工程,做好天角潭、迈湾等水库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完善全岛以水库和闸坝为节点,水系联网、多库串联、城乡一体、配套完善的水利工程网络,并对供配水管网进行更新。水源安全率达到100%、中水回用率达到60%。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做好雨水的滞留与利用工作。

(3)有效预防治理灾害。全岛提高防洪、防潮、防台风的能力,建设重要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中部山区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沿海标准化海堤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善防洪、防潮、防台风指挥系统和防御超标准灾害预案建设,建立跨省合作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4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信息技术的全新利用,逐步形成感知更加透彻、互联互通更加广泛、智能化应用更加深入的“智慧海南”框架。

(1)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强主干网建设,建成覆盖全岛的语音、数据、图像三合一的与全球互联网的现代通信网。加强卫星通信,建设覆盖全省大部分海域的卫星通信网,提升南海领域的应急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沿交通干线、连接重点城镇和重要景区的光纤网络,形成全省信息高速公路基础框架。提升宽带网络规模,提高宽带网络速度,加大移动网络覆盖规模和强度,建设触手可及、无处不在的宽带无线网络。

(2)促进“三网融合”。以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网络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最终实现基础网络的一体化发展和信息内容的特色化竞争。将海南省作为广播电视企业和电信企业双向进入试点省份,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积极发展“物联网”,推进基础通信网、应用网和射频感应网的融合,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3)行业应用。整合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信息资源,建立集通信技术、互联网与GIS一体化,实时数据库联机服务与多媒体展示相结合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在海口、三亚设立具有宣传促销、咨询预订、投诉处理等功能的游客到访中心,在交通枢纽、城市广场、重要景区等旅游集散地建立游客服务中心,推动海南“旅游一卡通”应用。全面提升金融、商贸等行业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互联网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娱乐中心建设。建成并开通运营权威性、多语种、多功能的旅游官方网站。建立旅游诚信服务信息系统,推广旅游电子行程单应用。

5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在海南全岛率先形成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居民及旅客饮用水。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统筹解决旅游区水质安全性较差地区,新建、扩建水厂 ,统一处理,集中供水,辐射周边旅游区,满足城乡居民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游客集散地和主要景区设置达到饮水标准的更捷取水设备。2013年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污水处理。抓好在建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确保按计划竣工投产,推进规划项目按期开工。加快城镇和主要景区污水排放管网建设,扩展污水排放收集管网服务范围,确保管网配套。逐步实行城镇供水和排水的一体化管理。近期建设海口、琼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远期建设各县市主城区、工业区及其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与配套设施。

(3)垃圾处理。以区域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较大村落为依托,构建三级垃圾处理设施与枢纽型垃圾转运站相衔接的垃圾处理体系。规划建设海口、三亚和儋州三个医疗垃圾集中处置中心。加快建设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农村废弃物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4)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医疗救助、消防安全为主体的公共急救系统,构建旅游安全救援体系。规划用地和大型项目建设预留足够空间做疏散场地,配置必要的救生设施;酒店、景区等旅游场所设置安全标识,配备安全设施和人员。

F590

A

1005-5800(2010)12(c)-146-02

猜你喜欢
海南基础设施旅游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旅游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