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误会”为什么冠之以“错误”——解读郑愁予的《错误》

2010-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0年1期
关键词:郑愁予思妇过客

张 琴

[作者通联: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郑愁予的诗歌,深受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的影响,同时带有强烈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他的代表作——《错误》,就是这种创作风格的典型。一方面,这首诗吸取了中国传统诗歌营造感觉“场”的长处,采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另一方面,诗作运用了西方现代主义用知觉承载感情的表达技巧,并体现了现代派用智性抑制感情的观念。

诗的感觉要素是多元的,视觉要素和听觉要素彼此交织,形成了一种感觉“场”。“诗人要进行自我感觉的培训,有了视觉的敏感也要有听觉的敏感,同时还要细致地驾驭两种以上的感觉交流,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交织起来就形成了一种感觉‘场’,许多奇异的功能就在诗行的空白处产生了。”①中国古典诗歌中,曾经有善于利用感觉“场”来营造意境的例子。比如,在著名的“推敲”典故中,用“敲”就产生了视、听交融的效果。这首诗的第二节,对环境的描写用了四个“不”,关闭了所有的视觉和听觉,营造出沉闷而寂寥的气氛。四个意象的特点不是反映客观的外部环境,分明是衬托等待中的女子的心理环境。女子的心“寂寞”而“紧掩”,不是春天真的没有来,而是她的心灵世界中没有春天。她沉浸在漫漫无期的等待中,封闭了自己的心灵,既看不到窗外纷纷扬扬的柳絮,也听不到门前人来人往的脚步声。

关闭了所有的视觉和听觉,这样一个静到近乎死寂的意境,却被清脆的“达达”马蹄声打破了。一个精致的听觉激活了前面四个感觉要素,构成了一个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整体。听不到“跫音”却听到了“马蹄”,这好像不合常理。“无理而妙”,不符合理性的逻辑,却符合情感的逻辑。正因为女子专注于等待,所以她只听到了马蹄声,而感受不到除此之外的任何信息。关闭了四个感觉要素,留下一个听觉要素在起作用,这样的结构产生了有效地调动情感的功能。女子把自己紧锁在房中,甘愿做一个生活的聋子和瞎子,是一个对生活已经麻木的人。然而,却对过路的马蹄声保持着敏感和警觉,这个声音不仅触动了她的心灵,而且引起了她心灵深处激动的喜悦之情。女子对生活的麻木反衬出情感的迫切需要,她的心灵是灰暗的,却又维系着那点等待、期盼的希望之光。

这是一首现代派诗歌,却处处流露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在意象的选择上,诗人所采用的“莲花”、“东风”、“柳絮”、“春帷”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杨牧曾说:“郑愁予是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身来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可以说,郑愁予以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为基础,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融合得贴切自然、浑然一体。

象征主义总是用知觉来承载感情和思维的负荷,“不用古典主义式地直接描写客观生活实体,也可以不作浪漫主义式地倾泻感情,而是把某一对象作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作象征式的展开。”②这首诗虽然是现代主义诗歌,却也吸取了象征主义的一些因素,用知觉来表现感情和思维。诗人在“莲花的开落”和女子等待的容颜之间找到了契合点。莲花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开花,它要用一年的守候,等待夏季的来临。而女子也“等在季节里”,这里的“季节”,可以联系郑愁予的另一首诗歌《情妇》来解读。不常回家的男人对情妇的希望是:把他的到来看作是“季节”的来临。而本诗中的思妇也是一个等待“季节”的女人。女子的容颜在等待中由盛转衰,如同莲花由开到败。诗人运用比喻把抽象的“等待”变成了一种视觉可感的“莲花的开落”。在第二节中,诗人用了同样的技巧,“而将‘寂寞’比喻成‘小城’,这样‘寂寞’就成为有长度、宽度、深度的,且有重量的东西了。寂寞,这样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就具象化了。”③诗人进一步想象,由寂寞的小城聚焦到城中的街道,再到窗扉。随着空间的不断缩小,寂寞的程度不断地强化。

现代主义的诗不是抒写感情,而是抑制感情,用智性来抑制感情。他们把智性的东西,留在空白中让读者去思考。诗歌所描写的表面上看就是一场误会。一个“过客”引起了“思妇”重逢的喜悦,所以“美丽”。“过客”所带给“思妇”的短暂的欣喜最终落空,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误会”,这个“误会”结构了全诗。第一节和第三节包含了误会产生的客观因素——过客达达的马蹄。第二节则展示了误会产生的主观因素——思妇的心理渴求。透过这个“误会”,“过客”想象独守空房的思妇在等待中的心境,展现了思妇的内心世界。描写这样的一场“误会”,足以表现思妇的坚贞和执着。从过客的视角来写思妇的心理,同传统的由思妇直抒胸臆相比,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超越。

但是诗人并不满足,而冠以“错误”为题。这样的安排,恐怕更是独具匠心。

这首诗并不是要抒情,而是要传达一种智性的东西。面对这样的一个事件,诗人心境的沉重和复杂不是一个“误会”所能承担得起的。诗人说,这是一个“错误”!对于“误会”,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面对“错误”,我们不得不沉思。这个偶然的“误会”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些必然的因素?这些因素又是什么?

坚贞而又执着的思妇与漂泊不定的浪子形成了情感的归宿与漂泊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几乎可能在每个人身上发生,每个人都可能在不确定的时间,开始一次不确定的旅行。每一个思妇都在等待自己的归人,而每一个过客背后都有一个或者将有一个注定要忍受等待之苦的女子。女子是寂寞的,她们的心追随游子的脚步去浪迹天涯,痛苦而无所归依。何时倾诉这寸寸柔肠,何人擦拭这盈盈粉泪?她们所能做的挣扎只有苦苦地等待,而等待的尽头又在哪里?浪子从江南走过,只是一个过客,他不知道会在哪里停留,也不知道会在何时结束漂泊的生活。浪子的心也是寂寞的,他内心的情感同样无处诉说,无所归依。这是双重的无奈,双方都身不由己。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是痴情女对薄情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一厢情愿,可能是“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迫于前途生计,也可能是由于“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战争。“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也许是源于一种男人所背负的责任,也许是男人的天性使然。他们生性就喜欢四海为家,浪迹天涯,开疆辟壤,去追逐梦想的天空。因此,不论有多么迤逦的风景,他们终究不会甘心在此停留,安于一隅。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和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以男子的口吻并以男子的立场出现,对钟爱、盼望着他们的女子,做了一次坦白、忧伤而无奈的回答。”④这些女子所等待的男人多半是自己生命中的“过客”而不是“归人”,等待的女子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男子打破了女子内心的宁静却不能报之以厮守的满足,对此,他充满了无限的怜惜和愧疚。尽管男子深知女子的坚贞与执著是可爱的,但他们依旧只是做女子生命中的“过客”,而不愿意就此停留,这又是为什么呢?诗人最后用长长的省略号发出了这样深情绵绵的喟叹,留下空间给读者做无尽的沉思。

现代主义的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意义内蕴通常是朦胧模糊、扑朔迷离的。在诗中,错误是不确定的,但它却有一个质的规定性——美丽。女子的等待是“美丽”的,女子的痴情是感人的。这个“错误”充满了遗憾的美,这份美丽来自爱情的本质——真挚和永恒。对爱情的执著专一,是人类最宝贵的情感。这种情感给人以牵绊,与此同时,带给人的是无穷的力量和幸福的归宿感。这也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反映了人性中最朴素的东西。诗人对人类普遍情感的表达可以说是这首诗歌蕴藏的一个稳定的内涵。

四个感觉的关闭与一个听觉的开启,违反逻辑的组合,“错误”与“美丽”不可调和的词语错接,产生了戏剧性的张力效果。隽永的哲理就在这种张力中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而一场“误会”被冠以“错误”为标题后,它所传达的哲理就如同诗歌结尾那串长长的省略号一样,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注释:

①②孙绍振:《文学创作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00页,第374页。

③杨四平:《对经典阅读要有主体意识——谈郑愁予〈错误〉的可写性》,《名作欣赏》,2005年第13期。

④张晓峰:《“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一诗对中国诗词思妇主题的回应》,《名作欣赏》,200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郑愁予思妇过客
郑愁予《错误》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 思妇诗”比较研究
生命
挂职干部不能有“过客”心态
在凤凰古城我和烟雨皆过客
雨季的云
永不停歇的马蹄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同一叙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蕴
生命中的重要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