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
- 古典意蕴与现代诗情的诗学建构
——郑愁予诗歌诗意内涵与美学价值探析
发展历程来看,郑愁予和他的诗歌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台湾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他的诗歌注入了诗人鲜活的生命体验,既弥漫古典气韵又充盈现代诗意,既具有个性化又充满普遍性,堪称台湾现代诗歌中传承传统精神的代表。郑愁予祖籍河北宁河,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经历战乱,不断转徙内地各处避难,1949年举家迁徙至台湾。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和背井离乡的现实处境,深深地影响着郑愁予的诗歌创作,成为郑愁予诗歌美学特质形成的最强驱动因。我们从诗歌本体分析探究作品的特征,不难
名作欣赏 2022年17期2022-08-15
- 中国的中国诗人
——郑愁予与古典诗学
海外华人诗坛,郑愁予素有边塞诗人、山水诗人、婉约派等称谓。边塞诗、山水诗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类别,婉约派则是与豪放派相对的二分宋词的两大流派之一。这样的称谓所指陈的,乃是现代诗人郑愁予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多方面联系。台湾诗人杨牧将“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的郑愁予,与那些用翻译体的“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作的现代诗人加以比较,称赏他为“中国的中国诗人”。的确,作为“中国的中国诗人”,郑愁予这个名字就是很“中国诗”的,《楚辞·九歌·湘夫人》有句“目眇眇兮愁予
名作欣赏 2022年22期2022-08-13
- 古典意蕴与现代诗情的诗学建构
静姝关键词: 郑愁予 古典意蕴 现代诗情 诗意内涵 美学价值一、总论从台湾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来看,郑愁予和他的诗歌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台湾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他的诗歌注入了诗人鲜活的生命体验,既弥漫古典气韵又充盈现代诗意,既具有个性化又充满普遍性,堪称台湾现代诗歌中传承传统精神的代表。郑愁予祖籍河北宁河,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经历战乱,不断转徙内地各处避难,1949 年举家迁徙至台湾。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和背井离乡的现实处境,深深地影响着郑愁予的诗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郑愁予与哲性乡愁
离散诗人的代表郑愁予对于这一终极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从哲学和美学的维度探究其笔下哲性乡愁的具体建构,并分析这位侠客诗人哲性乡愁创作的源泉。关键词:哲性乡愁;郑愁予;性命安顿之所;精神本真;诗性还乡龚刚教授于《论台湾离散诗人的三重乡愁》一文中,通过对洛夫诗歌的分析,总结并划分出乡愁的三重境界:“洛夫先生离开大陆后的故土之思是地域的乡愁,侨居北美时对中华文化的怀恋是文化的乡愁,他对性命安顿之处和本真状态的追寻则是哲性的乡愁,也就是为‘终极信念而生的终极乡愁。”?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年3期2020-09-27
- 回到江南
天,遂想起》、郑愁予《错误》两首诗歌及洛夫的三首诗作片段,试图回答为何不止一位台湾诗人会对江南有着特殊的情结,并尝试梳理“江南”作为地理场域、自然意象和文化内涵在这些台湾乡愁诗人笔下的份量。关键词:台湾乡愁诗人;余光中;郑愁予;洛夫;江南情结1949年,大陆一批知识分子先后迁至台湾岛,这一去,海峡两岸从此开始了三十余年的政治、文化大隔绝。自此,一代诗人尽望乡,“乡愁”成为台湾文学始终绕不开的母题。“诗人是漂泊异乡的云”,漂泊会添加诗人和诗的重量,两岸分离的
大观 2019年10期2019-12-09
- 箫心剑气郑愁予
在我的印象中,郑愁予是一位婉约与豪放兼具的当代诗人。他生于河北,长在台湾新竹,大学毕业后负笈美国,后任教于耶鲁大学。1968年,台湾左翼作家陈映真因在岛内传播自己信奉的主义,被定为“散播反政府言论”罪而入狱。郑愁予闻讯义愤填膺,在报刊发表声援诗歌《赠一位同年游美的旧友》,同时积极发起留学生“保钓运动”,还因此被台湾当局吊销护照,很长一段时间不得返台。后来,是新时期的大陆让这位浪子诗人结束了漂泊生涯。1988年春天,我在厦门大学设宴接待郑愁予。举杯时,他递过
环球人物 2019年5期2019-06-11
- 小小的岛
郑愁予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那儿属于热帶,属于青青的国度浅海里,老是栖息着五色的鱼群小鸟跳跃在枝上,如琴键起落那儿的山崖都爱凝望,披垂着长藤如发那儿的草地都善于等待,铺缀着野花如果盘那儿沐浴你的阳光是蓝的,海风是绿的而你的健康是郁郁的,爱情是徐徐的云的幽默与隐隐的雷笑林丛的舞乐与冷冷的流歌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难绘那儿的午寐伴有轻轻的地震如果,我去了,将带着我的笛杖那时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要不,我去了,我便化作萤火虫以我的一生为你点盏灯。
读者·校园版 2019年9期2019-04-18
- 郑愁予诗歌的古典意蕴
要: 郑愁予是我国台湾地区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偏向于传统诗情,能够将现代人的情感与传统情感相结合,以此呈现不一样的诗歌。郑愁予的大部分诗歌表达的情感都蕴含着一定的古典意蕴,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文学享受。人们在阅读郑愁予的诗歌时,会发现中国古典的美好。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以郑愁予先生早期诗歌作品中展现出的古典意蕴表明郑愁予先生如何将现代诗歌与古典相结合,从而为我国诗歌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关键词: 郑愁予 诗歌 古典意蕴郑愁予,原名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2019-02-17
- 论郑愁予《错误》的古典意象与情结
施依韵摘 要:郑愁予是台湾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是“现代派诗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诗借鉴于西方现代派,却又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将意象美,文字美和韵律美融为一体,其中的古典意象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可与唐诗宋词中的意象相媲美,所以在他的他大部分的诗歌中,都呈现出一股浓厚悠扬的古典韵味。关键词:郑愁予;现代抒情;古典意象;传统文化情结一、《错误》中的古典意象西方意象派诗人庞德曾说,意象是“在一刹那间里呈现理智与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如果说诗歌是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山东青年 2019年11期2019-01-22
- 永不停歇的马蹄
乡是流动的就连郑愁予也很难说清楚,他的故乡到底是哪里。他生于山东济南,简历上写着祖籍河北宁河,抗战初期他住在南京,随战情移居北京,后赴台湾,在美国又住了50年,退休后定居金门,经常到大陆各地游览。1937年10月,郑愁予4岁,曾跟随军人出身的父亲在南京居住。后来,父亲从陆军大学毕业,前往湖北抗日前线,郑愁予和母亲开始了逃难生涯。他们从南京到山东,再到河北,这一路上,他经常听到“达达的马蹄声”。这句看似优美的诗句,实际上来自于他逃难路上听到的马蹄声,惊惶、危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8年26期2018-10-22
- 小小的岛
盏灯。(选自《郑愁予的诗》)“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一句含蓄的告白开篇,经过抽丝剥茧地描绘,慢慢地酝酿,最后坦荡荡地说出“以我的一生为你点盏灯”,首尾呼应,表现出诚挚的深情。文字朴实,意象具体,功力不着痕迹,令人感叹至深。“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我思念住在小岛上的你。这里用了一个倒装句,造成结构上的参差错落,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散发出耐人寻味的光彩。诗人急切地要把一种情感吐露出來。那儿的山崖喜欢凝望,那儿的草地都善于等待,这样的描写使静态的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8年26期2018-10-22
- 丝缕逸风显真情
:现代主义诗人郑愁予在其语言精深的诗歌作品中多次塑造了“风”意象。个性化“风”的选用,渲染意境的同时也彰显了诗人的生命体验和价值观念。本文紧扣“风”意象的艺术表现技巧,进而探析郑愁予细腻的情感内涵。关键词:郑愁予诗歌 “风” 情感空间风,一种屡见不鲜的自然意象,在郑愁予的笔墨下被赋予多层象征义和感情寄托义。诗人挥毫下的“风”有的呈舒缓之姿,有的呈狂怒之态,这些“风”大多被拟人化,沾染诗人隐秘的内心情绪,透露诗人对于乡愁、爱情、离别等生活常態淡然与伤感的矛盾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7期2018-10-20
- 旅梦·牧歌
·牧歌》作词:郑愁予作曲:张世豪演唱:李建复哪有姑娘不戴花哪有少年不馳马姑娘戴花等出嫁少年驰马访亲家——哪有花儿不残凋哪有马儿不过桥残凋的花儿随地葬过桥的马儿不回头当你唱起这支歌的时候我的心懒了啊,我的马累了那时黄昏已重了酒囊已尽了这首歌由诗人郑愁予作词,建筑师张世豪作曲,企业家李建复演唱,美国交响乐团伴奏。旋律,每一下都敲击在心上;歌词,呈现了丰美的诗境;歌中骑马、戴花的青春,散发生气与热力。黄昏重、酒囊空,青春的欢悦和落寞共生,回首青春,是看尽中坦然,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8年7期2018-10-10
- 《华兹华斯》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出版《梦土上》《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等诗集。《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著。十月出版社(台北)1968年10月出版,为“十月丛书”之一种。收有《晨》《天窗》《雨季的云》等诗,分为《采贝集》《知风草》等5辑。痖弦曾评论道:“诗人于一九四八年即曾在《武汉时报》发表诗作,来台后于《现代诗》季刊连续发表不少纯情的诗篇,一九六一年大业版的《六十年代诗选》收入他的诗作从《天窗》到《右边的人》约十余首。笔者在卷前的小评中
扬子江诗刊 2018年3期2018-05-10
- 丝缕逸风显真情
——郑愁予诗歌“风”意象探析
的自然意象,在郑愁予的笔墨下被赋予多层象征义和感情寄托义。诗人挥毫下的“风”有的呈舒缓之姿,有的呈狂怒之态,这些“风”大多被拟人化,沾染诗人隐秘的内心情绪,透露诗人对于乡愁、爱情、离别等生活常态淡然与伤感的矛盾情思。其诗作中的“风”绝非简单的意象营造,郑愁予有意放大“风”的存在踪迹,为了让不平凡之“风”浮荡在诗作的字里行间。诗人如此谋篇布局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在无形间延伸了自身阴柔性格和淡淡悲情。郑愁予作为现代诗坛大家,其诸多诗歌作品成为中国诗歌理论
名作欣赏 2018年20期2018-01-27
- 浅析《错误》语言特色
首诗是台湾作家郑愁予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主要写了男女久别的愁苦,男子骑着马周游四方,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在家等待,但其實都是个错误。从写作手法和方式来说,古典意象和意境的化用,细密的铺垫以及叙事画面和象征性合用使诗的画面感更加丰富。不但可以看做是爱情诗,还可以被看做是乡愁。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整首诗都有一种“被压着的女性声音”写作对象虽然是女性,叙事的视角却依然还是男性。《错误》中对女性形象的审美转化是值得反思的意识形态基础。关键词:《错误》 郑愁予 叙事象
魅力中国 2016年46期2017-07-18
- 如雾起时
郑愁予(1933- ),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当代诗人。郑愁予的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創作力充沛。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豪放起来又酷似李白,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我从海上来带回航海的二十二颗星你问我航海的事儿我仰天笑了如雾起时敲叮叮的耳环在浓密的发丛找航路用最细最细的嘘息吹开睫毛引灯塔的光赤道是一痕润红的线你笑时不见子午线是一串暗蓝的珍珠当你思念时即为时间的
阅读(书香天地) 2017年6期2017-05-30
- 现代诗人的传统情结变奏
——论郑愁予思乡恋国诗
结变奏 ——论郑愁予思乡恋国诗秦 剑(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郑愁予作为台湾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在其迁移及远行的旅途中创作了大量的表现思乡和恋国的诗歌。这类诗歌尽管在外在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范,但在时尚的外衣下包裹着的却是浓郁的古典韵味,其骨子里透出的是传统情结,并以其传统情结或隐或现地演绎着一个文化放逐者对家的思念、对根的皈依。郑愁予;思乡恋国;家国意识;根的皈依台湾现代诗坛虽然名家辈出,但郑愁予依然卓越出众。“他自觉的陶洗,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09
- 解一“青”字(外二首)
——致郑愁予先生
二首) ——致郑愁予先生李天靖你说“青是宇宙的花瓶”在哪才不觉得窒息?说过“金线菊是善等待的”风马牛,有点残忍一青石小城春帷后或高高的窗口,站着同一个女人?哦,愁对时间的消失你穿着蓝衫子的候鸟——一次次来临或为春帷后少女的年华青灯般燃尽一哭此刻你说“青从心,是爱的颜色如魁北窛高气压的天空”在哪才不觉得窒息却无力打碎宇宙的花瓶按:2016年10月15日上午于上海张江艺术公园“日常之美”论坛,有幸与诗人郑愁予先生对话时,他解了青字以记。戏问诗人非马你为啥叫非马
星星·散文诗 2017年7期2017-02-18
- 郑愁予:痛苦不是我的主题
……”台湾诗人郑愁予20世纪50年代所写下的《错误》,多年来被人们反复吟诵,甚至被收录进了一些中学语文课本。现年83岁的他最近频繁在大陆参加诗歌活动,“马蹄声”似又响起。郑愁予是内地读者最为熟悉的台湾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台湾诗人杨牧曾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绝对的现代。”郑愁予的孩童和少年时代,由于战争而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逃难中令人惊心的马蹄声成了郑愁予难以忘却的记忆。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44期2016-12-01
- 诗风又绿江南岸
——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杭州行记
—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杭州行记◎朱锦绣 Zhu Jinxiu江南刮起愁予风。近日,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开启了他的江南之行,从杭州至绍兴、经上海到南京,十多场形式各异的活动场场爆满,虽然郑愁予诗歌的爱好者众多,但如此盛况还是引起了参与者们的震惊与侧目,让人以为诗歌重新回到了80年代的黄金时代。经台湾“两岸桂冠诗人”颜艾琳和杭州纯真年代书吧精心策划,得以开展这次杭州活动,同时这次诗歌行程也得到了杭州艺术文化界众多团体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包括浙江大学国际传媒
江南诗 2016年3期2016-06-12
- 郑愁予诗二首
郑愁予(1933- ),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他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错 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生 命滑落过长空的下坡,我是熄了灯的流星正乘夜
阅读(书香天地) 2016年6期2016-05-30
- 论郑愁予诗歌的诗性美
摘 要:郑愁予作为台湾著名诗人,以其曼妙的“愁予风”而深受读者喜爱。他的诗歌既豪放又婉约,既传统又现代,亦庄亦儒,浑然天成。诗歌颇具特色的言辞文藻、音调高低、韵律跌宕、多样主题使诗歌显现出独特的诗性之美。关键词:郑愁予;诗歌;诗性美作者简介:张晓敏(1991.8-),女,山西运城人,辽宁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01一、郑愁予诗歌诗性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0期2016-05-09
- “济生”郑愁予:人类是过客,乡愁乃诗胆
现代派代表诗人郑愁予,最近在海南岛参加2015两岸诗会并获颁“桂冠诗人”奖。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写于1954年的《错误》,传颂逾半世纪,因其大时代战争年月的归人与闺中人等待的情怀,成为中国现代诗的经典。在郑愁予等作家的笔下,乡愁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沧桑感的乡愁是单薄的,没有空间、时间、文化、命运共同参与的乡愁是苍白的。抗战的儿童,内战的少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
齐鲁周刊 2016年2期2016-01-20
- 郑愁予我的乡愁就在我的背包里
刊记者 林梅琴郑愁予,1933年生,南安人郑成功的第15代孙,当代诗人。1954年发表《错误》,因为诗中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我的一生不存在故乡。”郑愁予这样说。他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公开的身份信息上写着祖籍河北宁河,后来到了台湾,再后来旅居美国,晚年又定居于金门——一个和厦门隔海相望的地方。之所以到金门定居,是因为这里早年是郑成功海上征战的据点。父亲郑长海曾告诉郑愁予
福建人 2015年8期2015-12-25
- 著名诗人郑愁予声称“中国”是文化符号
诗人,80岁的郑愁予先生也出席了此次论坛。谈及当下诗歌的没落,郑愁予先生坚定地表示:诗歌永远不会消失。“就像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女孩,有些诗人生下来就要写。有这种天性就会产生性灵,性灵代代之间都会存在,你不知道它是怎么样的一种遗传。”关于两岸文化交流的问题,郑愁予则表示,诗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而类似“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中国’从来就不是某个朝代的国号,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称谓。所以,‘中国’不是一个政治口号,而是一个文化符号。在这个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32期2014-08-15
- 互文观照视野中的《错误》文本
”又“现代”的郑愁予的《错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关键词:互文性;《错误》;郑愁予郑愁予,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被杨牧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他的《错误》又作为现代诗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从而成为现代诗的经典为大家欣赏喜爱。纵观诸多教案的设计,大都是从这首诗的“中国”特色上面下工夫,着力探究此诗在意境营造上的中国古典诗意美,而忽略了此诗的“现代性”特色。的确,在意象选择上,《错误》
新课程·上旬 2014年5期2014-07-25
- 探寻郑愁予“窗”诗背后的孤独感
②。“窗”也是郑愁予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这不止在于数量之多:据统计,在其所出版的各种诗集中,共有三百七十余首作品发表,而出现“窗”之字眼的就有六十多首,占六分之一的比重;更在于诗人的用心经营,尽管将这一意象纳入自己的诗歌创作范畴并不是诗人的首创,但在郑愁予的诗歌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似乎早已成了诗人抒发孤独、寂寞情感的一种重要载体或者对象,甚至已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在郑愁予与“窗”有关的诗歌中,其孤独感的呈现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主人公自我封闭、
名作欣赏 2012年14期2012-08-15
- 诗三首
郑愁予 废名 〔印度〕米拉贾伊钟声●郑愁予七月来了,七月去了……七月遗下我们八月来了八月临去的时候却接走那卖花的老头儿……于是,小教堂的钟安详地响起穿白衣归家的牧师安详地擦着汗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安详地等着……终有一次钟声里在一个月份也把我们静静地接了去……十二月十九夜●废名深夜一支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我希望我是一
读者 2011年3期2011-05-14
- 诗三首
郑愁予 废名 〔印度〕米拉贾伊钟声●郑愁予七月来了,七月去了……七月遗下我们八月来了八月临去的时候却接走那卖花的老头儿……于是,小教堂的钟安详地响起穿白衣归家的牧师安详地擦着汗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安详地等着……终有一次钟声里在一个月份也把我们静静地接了去……十二月十九夜●废名深夜一支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我希望我是一
读者·校园版 2011年3期2011-05-14
- 与大师同行
读机会。就这样郑愁予教授《雨丝》这首诗歌,就那么反着字体,躺在铝版上,安安静静地等着我用手触摸,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入心坎里。我看着印刷师傅,在每次印刷后,冲洗网版时,拿着一条水管冲刷铝版字体,每一次,就像《雨丝》的诗乐那般:斜斜地,斜斜地织成淡的记忆/而是否淡的记忆/就永留于星斗之间呢?/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流满人世了……我听着“阳春”似的收录音机传来唱片公司送的试听卡带,心里想着,恋爱怎能这么苦?我一定不要让恋爱变成遗憾。只是经过几次感情的挣扎之后,原来《
台港文学选刊 2009年6期2009-12-31
- 穿越千年时空的审美对话
白的《春思》和郑愁予的《错误》是古今难得的两篇“闺怨”佳作。关于郑愁予《错误》的主题,有几种不同的解读:一是,诗人在原诗的《后记》中说:“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起,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
名作欣赏·上旬刊 2008年8期200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