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高校帮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0-08-15 00:48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施恩助学贫困生

朱 伟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1 高校帮困体系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象已经日益突出,且日趋严重。据统计,2005年,全国公办普通高校有1350万在校生(全日制本专科和研究生),其中贫困生约263万人,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122万人,分别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9%和9%。数量众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现象引发了涵盖经济、心理、学习、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矛盾,经济原因影响了贫困学生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建设发展,加大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和难度。它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性问题。

2007年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奖学金(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学生资助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高度评价,为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基础。国家和学校在采取“奖、勤、贷、助、补、免”等措施外,还有不少慈善机构和慈善个人在奉献自己的爱心。近年来,无数的寒门学子在国家、学校、社会的帮助下完成学业,开始新的人生。与此同时,受助者“不感恩事件”也屡屡见诸于媒体,这给我们的教育者提出了新的严峻问题。在当前的帮困体系研究中,研究主要集中在完善的资助体系的建立、贫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分析等方面,而对贫困生的道德培养,特别是感恩教育几乎很少涉及。目前的感恩教育没有成为帮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没有感恩教育的目标和系统规划,而这或许就是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

2 理解感恩教育内涵,提升高校帮困体系的内在价值

无论是东方文化传统还是西方文化传统都蕴含着感恩思想的底蕴。“感恩”在牛津英汉字典中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而我国自古就视知恩图报为做人的美德,视感恩为做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感恩包括“忠”、“孝”、“节”、“义”四个方面的内容,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报国恩、报亲恩、报夫恩、报友恩。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感恩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与拓展。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

2.1 感恩是主体的一种内心活动和过程,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建立为基础

人的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主体首先要把自身和他人明确地区分开来,才能将他人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作为一种恩惠。从字面意义上而言,“感”为形声字,从心,咸声。本义为感动之意,表示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在《说文》里对感的定义为:感,动人心也。“恩”为形声词,从心,因声,本义指恩惠之意。感恩是“感”和“恩”的结合,表达的是知恩、感激、报答的意思。由此,“感恩”主要强调了主体——自我的内心对于他人给予帮助的承认和肯定,并由此产生谢意的情感活动。

2.2 感恩是实现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以人的社会属性为基础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而社会价值则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人的价值在于社会价值而非自我价值。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存在,“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因此,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接受他人和社会的馈赠、支持、帮助与合作等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包括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社会的培养之恩,自然的给予之恩,等等。从人的社会价值来看,个体应该予以感激和回报。感恩正是建立在人的社会属性基础上的,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超越。

2.3 感恩是人的本质特征,是健全人格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感恩是发自内心,是对万事、万物、众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举,它并不是一般的道德规范,而是一种美德。对大学生来说,感恩绝不是对所受之恩的简单回报。它既是一种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及责任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当受恩人获得他人资助时,得到的不仅是具体的物质资助,更是一份寄托着关怀和情谊的精神资助。它让人体会到:生活是获得,而不是索取。人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恩惠,就不会想到自己是人,这不仅仅是人的一种感情,更是做人的本质属性。感恩是一个人必备的一种品质,有了感恩的心,才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3 明确感恩教育目标,实现经济帮困与精神帮困相结合

3.1 发挥贫困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现阶段,在高校帮困助学模式中,施恩者往往处于一种决定性的地位,在对谁资助,以什么样的方式资助等问题上基本上是由施恩者决定,往往忽略了受助者的内心感受和真实需求,这对受助者的身心健康往往是不利的。应注意发挥贫困生的主体性,积极培养贫困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成长的能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感恩意识的形成及个人的成长与成才。从道德层面上说,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是美德的一种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而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困难,诸如会引发出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负面的情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贫困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无力思索如何对社会、集体和他人感恩。所以,加强感恩教育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贫穷,因为他们还拥有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等。感恩的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物质的感恩,也可以是精神的感恩。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感恩应以精神为主。有了感恩,生活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容、友善和快乐;有了感恩,才会尊重他人,才会懂得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珍视学校教师的启蒙、教育之恩,也才会体会到国家与社会的供养之恩。

3.2 懂得感恩、学会施恩,培育薪火相传的感恩文化

所谓施恩就是资助主体依据其不同的伦理责任和社会目标对于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救助和支持,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施恩本身是在弘扬人性的真善美,是施恩者心灵的一种净化和道德的跃升,在施恩的本身就完成了感恩的回报,而能将施恩的理想通过施恩者和受恩者的传递,在全社会共同弘扬一种扶危救弱、弘扬人性的光辉,让爱心传递,让爱心成为我们社会每一个人心中最自然的道德诉求,这才是最好的回报。

感恩是一种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境界,它固然需要形式层面的表达,但更离不开心灵的感悟和沟通。感恩既不同于基于功利关系的彼此互利或简单回报,也不是基于外在规范的礼尚往来,而是源于心灵的内在触动或震憾。感恩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溢于言表的感激之情,还包括将感激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回报社会的理性行为,而后才是更高层次的感恩。施恩可以激发受助者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恩惠和方便的认可,然而感恩不是施恩的必然诉求,施恩也不是感恩的必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恩和施恩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更高层次的感恩中,受助大学生出了产生感恩之情,还会而产生回报社会的施恩行动。

培育薪火相传的感恩文化是基于施恩者与受助者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的,感恩文化应是一种基于人自身需要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感恩文化应该包括人对自然的感恩和人对社会的感恩。一个心怀感恩的个体,必然是一个有公德的公民。在市场经济浪潮裹挟中的当代公民,不仅应当向父母、向师长、向一切于己有恩之人感恩,而应当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提升,把感恩情怀加之于全社会。对有恩于自己的人心怀感激,内化为自身向善的动力,并将这一善心传递于社会,这是慈善得以循环的力量。

3.3 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004年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全国各高校充分重视并行动起来,从队伍建设、教育理论与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近年来,贫困生作为学校教育中的特殊群体,已愈来愈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采用特别的、适当的方法,以求进入其内心世界,“以情动情”的感恩教育就是一个非常可行之法。

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他们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拥有一颗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心。感恩教育是德育,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教育。它立足于现实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关系,因此,只要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物都能够纳入到感恩教育中。而且由于感恩教育有显著的外化表现形式,因此,它是否被学生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都可以从外化的回报行为中得到具体的考察。在这个意义上,感恩教育能够克服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某些弊端。感恩教育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论指引,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实际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对革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着重要的启示。

4 构建权利与义务对称的感恩约束机制,完善高校帮困助学体系

感恩教育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即要经历“识恩-知恩-报恩”这一过程。目前,学者们从认知教育、感恩教育和实践教育来入手,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感恩教育的实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要达到感恩教育的目标,完善高校帮困助学体系还需要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称的感恩约束机制。

感恩最终实现以具体的行为活动为标准,报恩要以识恩和知恩为前提,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最终要外化为感恩行为,即感恩的心理行为外化为感恩的现实行为。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一方面依赖于受恩者的道德水平高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感恩心理要落实到具体的感恩行动需要有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作为中介,而制度就可以充当这样的中介。“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只有当人意识到自身的权利需要满足时,他才会开始行动,而只有尽相应的义务,这个权利才能实现,他的目的才能达到。任何人都不可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任何人也不可能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这是秩序和规则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助学体系,绝大多数是无偿式的救助。这种资助方式使得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了相应的权利,却没履行相应义务,直接造成学生“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感恩意识淡薄。对此,不少高校 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燕山大学成立的“希望基金会”帮困育人模式,受助者并不是无偿获得金钱的资助,而是通过借款的方式解决眼前的实际困难,在一定期限内以自身信誉保证按时还款。上海理工大学则构建“解困、育人、成才”分层递进帮困助学新体系。这些都是对构建权利与义务对称资助机制的探讨。我们反对在学生资助协议中进行道德绑架,同时也反对学生只追求资助权利,而养成不知感恩的“等、靠、要”等不感恩的思想。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可以从法律、道德、伦理等许多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包括制度约束、伦理约束、法律约束等。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9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l8.

[4]汪文哲.大学生资助与受助的思维错位及其解决之道[J].教育学术月刊,2008,(11).

猜你喜欢
施恩助学贫困生
英雄的沦陷
英雄的沦陷
沉重的感恩
沉重的感恩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