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寿荣
“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是中国人评价一个人不知感恩不懂回报的口头禅,这样的词儿谁沾上了边谁倒霉,被人指斥,被口水淹死。东郭先生的那只狼就这样被人骂了百年千年,并且将一直骂下去,遗臭万年。那是活该,谁叫你非但不知感恩,反而恩将仇报?
但如果给了人恩惠就理所当然地做起债主、跷起二郎腿等着别人来报恩,别人报恩迟了少了,就骂别人“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又是君子所为吗?我看也不见得,所以中国人又有“施恩不图报,与人不追悔”之说。
现实生活中,施恩者与受恩者倘若处理不好两者关系,往往会弄得双方难堪,形同水火,好事变成了坏事。一般来说,正常的人具有正常的思维,受恩者都是晓得知恩图报的。回报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物质上而言,能力大有大的回报,能力小有小的回报;精神上来说,一句谢谢的话,一封感激的信,也是回报。甚少有受恩者故意遗忘不报的,人都是讲良心的,受恩不报,良心会无时无刻不跳将出来谴责自己。当然了,也有个别例外,这样的人不说也罢。
但如果施恩者“要价”过高,令受恩者感觉受屈,那则弄巧成拙。施恩容易报恩难,一时一事给予别人帮助容易做到,但如果因此一生一世要别人铭记及感恩,那就勉为其难了,即使这种帮助对受恩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性命攸关,那也是很不地道的。施恩者何忍令受恩者惶惶戚戚生活于感恩未尽未了之中呢?那样的话,施恩的动机本身就不得不令人怀疑及不恭了。
功利地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本身就非常不对等,即使我“涌泉”相报了你的“滴水”之恩,旁人及你自己可能仍然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知恩图报嘛。很少人会这样想,既然都“涌泉”了,到底谁是施恩者谁是受恩者啊?但受恩者仍需一生一世“涌泉相报”,世人才会夸赞懂得“感恩”,憋屈不憋屈。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不接受你的“滴水”之恩呢。人情债,最难还。
相较于受恩者来说,施恩者无疑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如果施恩者因有恩于受恩者而时时经意不经意显露出“债主”“恩人”派头,对受恩者颐指气使发号施令,那是很要不得的。我见过一些施恩者在大庭广众要受其资助的学生表演这个表演那个,虽则美其名曰“沟通交流”,但我看更像是“耍猴戏”……有心去资助,不必这样做戏。自卑敏感如我者,是不会接受这份资助的。
也有施恩者或慈善活动组织者反复叮嘱受恩者在特定日子要跟施恩者取得联系,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寄寄书信,汇报思想,表达感激……本来这些都是不错的感恩方式途径,但如果硬性规定这样那样,感恩则成了负担,有可能流于形式,勉强应付交差,令人多少不爽,好像生怕别人忘了你的大恩大德似的。感恩是发自内心的真挚表达,施恩者用心对待受恩者,无须何人吩咐,无须经常念叨,受恩者自有其感恩方式的。
至于因为处世风格、思想观念不同而致令施恩受恩双方分道扬镳形同陌路,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从前的恩情一笔勾销,新生的仇恨在彼此心中滋长,令人唏嘘不已,又如何再谈“感恩”?当然这是“另类”,不谈也罢。
只要施恩者与受恩者彼此有真爱,是可以找到相融之道的。
先贤有云:“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所以,施恩者与受恩者最恰当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施恩者不寄望受恩者对自己感恩,施恩即忘,不图回报;受恩者在铭记施恩者同时,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施恩者,去恩泽更多的人……如此形成爱心接力,生生不息。施恩者与受恩者彼此转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最终相爱于江湖。
如此,感恩不再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