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宏波
(鄞州职业高级中学,浙江 宁波 315012)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定学”,教师按照预设教案照本宣科,课堂上注重教师的讲授演,一切都按教师事先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师主宰课堂,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相对沉闷,很难体现出自主与创造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极差。因此应改变这种状态。在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与学生任何一方的主体性,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既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应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二者得到充分而协调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中可以看出,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为本。
西方的建构主义教育正是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强调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主动学习,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空间,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理解能力不强,很难达到自我建构知识的程度,因此不能照搬西方“自助式”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而应该提倡“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力求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例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通过生生之间的对话等使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均得到提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要注意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反而是强化了教师的作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主导性就体现在对学生主体性的启发、组织和引导之中,这较之“满堂灌”、“填鸭式”的所谓“主导性”来,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这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的“传授者”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师生的互动,探索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上,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到以生为本,使“主导-主体”完美结合,产生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传统的学习是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有其强调接受和被动掌握的一面。这种长期的、单一的接受学习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地被忽视与冷落。长此以往,就不可能指望他们成年后,能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充满自信。这就需要教师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学习的优点的同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把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如何才能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做到“主导-主体”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呢?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担负起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责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两个转变。
2.1.1 要实现从知识论向主体教育论的转变。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努力培养和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及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非常强调让学生 “have a try”(试一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我们必须强调让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也就是说,让学生拥有充分的“have a try”(试一试)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相互诱导,千方百计地要使自己的教学内容经过“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最后内化“形成品质”。当然这一过程若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参与,是无法实现的。同时,在教学过程和学校生活中,我们要积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标新立异。
2.1.2 要实现“教材”向“学材”转换。素质教育要求转换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把“教材”转换为“学材”。在这个转换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是对教学内容的划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进度的安排。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是对“学材”的学习。这种学习,对学生来讲,一方面是听教师讲,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材”的自学。然而现实的状况是,课本只是教师的“教材”,却成不了学生的“学材”,离开了教师的讲,学生很少对课本进行津津有味的自学。因此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教学生学这一方面来。这不仅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也是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议题。实现不了这一转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素质便无从谈起。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求师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改被动为主动。要鼓励他们创造,鼓励他们成功。教师要有与学生平等的角色意识,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一进入课堂,教师就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的拘谨心理。为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等教学活动时,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要照顾到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尽量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能一开始就把学生问倒、把学生难住。如果让学生一开始就碰了壁,丧失了信心,那要想让他再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就会很难,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若要让学生体验数学,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应用过程,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通过信息传递获得信息输入就能完成的,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课堂教学是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与“积淀”的过程。没有体验,知识和经验就不能内化;没有体验,也就没有自主、合作和创新。在此教师不再是主宰,不再是权威,也不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心理上松了绑的学生就能一改畏首畏脚的状况,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浮想联翩,并时时迸出思想的火花。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活动属于外因,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属于内因,教师的活动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是主体,成功的教学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而决不是由教师统揽一切,包办一切。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课堂中,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而不是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让教师意外的好方法来。老师对学生实行“三包”(包动脑、包动口、包动手)更是不可取,因为这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扼杀。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创设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给予足够的参与时间,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 “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
经验表明,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学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跟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心理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变枯燥为生动。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已成为教学的主流。教师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立体思维、自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新一代具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实现教育的自我完善。
[1]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2]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J].教育技术通讯,2006,(3).
[3]陈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电工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2003,(2).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