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社会建设的途径探索
——以自贡市自流井区全胜村为例

2010-08-15 00:46徐怀东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全胜全村群众

徐怀东

(中共自贡市委党校四川自贡643000)

加快农村社会建设的途径探索
——以自贡市自流井区全胜村为例

徐怀东

(中共自贡市委党校四川自贡643000)

自贡市全胜村通过区级统一规划,镇村具体实施,部门帮扶共建,社会力量参与,群众主体突出的运作模式,社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这一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配套性和创新性,能够复制推广。

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群众主体

农村社会建设滞后是城乡差异最鲜明的体现,严重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别,必须加快农村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社会发展是一个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统筹协调,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才能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自贡市自流井区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全胜村作为一面旗帜,社会建设成就获得广泛认可,为改进和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初步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

一、全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情况

仲权镇全胜村是自流井区确定的农村社会建设的试范点。全胜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各种机遇,积极构建社会事业的发展平台和载体,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全胜村在公共服务完善上,以城乡均等化为目标,形成了基础教育有质量、文化学习有阵地、体育活动有场所、医疗卫生有服务、贫弱病残有救助、就业维权有指导、乡村治安有防范的新格局。

1.基础教育有质量。全村小学义务教育阶段320名学生就读于仲权中心小学,全部实行“两免一补”,入学率达到100%。该校已与城区名校檀木林小学实行捆绑联办,结为共同体。计算机和外语等原本只有城区孩子才能获得的学习机会,在仲权小学已有效地开展起来。

2.文化学习有阵地。全胜村在村务中心建成一个25M2的“农家书屋”,配备各类书籍、影像资料2000余册(盒)。书屋在周一至周五半天开放,成为村民们闲暇时最喜欢的去处之一。充电学习正逐渐成为全胜村民的业余生活方式。

3.体育活动有场所。在全胜村村务中心的室外空地上,城市小区中常见的各类健身器材在这里已为村民们所熟悉和喜爱。新建的篮球场、乒乓球场也成为孩子们放学后和村民们收工后的相约去处。体育设施完善后,村里顺势开展起村民篮球赛、秧歌大汇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团结,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

4.医疗卫生有服务。投资10万元的全胜村卫生站拥有业务用房98M2,“三室一房”(观察室、治疗室、注射室和药房)功能齐全。卫生站常驻医务人员2名,基本实现了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卫生站为每个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监管。村计划生育指导站可随时为村民提供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指导,并定期对全村育龄妇女免费进行健康检查。

5.贫弱病残有救助。全村163户216名生活困难的群众,全部纳入了农村低保范畴,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在村务中心旁边,新建一所576M2村级敬老院,各项指标达到省农村二级敬老院标准,本村五保老人实现100%的集中供养。

6.就业维权有指导。全胜村建立了村劳动保障所,装修有近100M2的就业培训多功能教室,有计划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到村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维权指导。劳动保障所通过计算机与市、区就业局的就业信息网络相连,可以上传村民培训情况和就业意愿,面向全国全世界求职,能够在同一时间与城市获得相同的就业信息。

7.乡村治安有防范。2007年,在区公安分局的支持下,全胜村建起了全市首批村级警务室。仲权派出所指定专职警察1人,镇政府增派协警员1人负责全村的治安工作,彻底改变了“农村治安基本靠狗”的状况。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全感倍增。

(二)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全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城乡同质化为追求,谱写了硬化道路网络健全、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清洁能源应用普遍、信息联通快捷方便、人居环境整洁美观的新篇章。

1.硬化道路网络健全。老百姓最希望解决的“出行难”问题在全胜村已得以兑现。全村新建村内连社水泥路道3.08公里,离交通干线较远的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主要靠人力承担这一窘境得到根本扭转。15.21公里的便民道四通八达,构建起村内畅通无阻的硬化道路网络,出门不沾泥的夙愿终成现实。

2.生产生活用水安全。通过大修水利和实施“人饮工程”,用水难、吃水难问题在全胜村得到彻底解决。村内现有大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座,山平塘13口,达标(2亩以上)囤水田300亩,全村农田灌溉率达到90%以上,改写了农业发展靠天吃饭的历史。全村70%的农户安装了自来水,加上红层找水打井,安全用水家庭达到100%。

3.清洁能源应用普遍。全胜村近年大力建设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民用天然气管网已覆盖全村,有200多户人家用上天然气,有150户人家建有沼气池,两项合计惠及全村70%的人口,加上电力已实现100%覆盖,全村已基本告别烟熏火燎的历史。

4.信息联通快捷方便。全胜村现在电视普及率达到100%;有380个家庭已装上电话,占总数的61%;使用手机的人达到850人以上,占全村总人口的40%;宽带网络开始走进部分村民的家中,可与都市保持零距离接触,村里的特色产品也迈入了网络营销的时代。

5.人居环境整洁美观。全胜村通过组织实施“一建六改”工程(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水、改圈、改风貌、改院坝),村容村貌化蝶一般亮丽起来。具有川南民居风格的农舍整洁美观、清新朴实,环境卫生大为改观,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性逐步形成。

二、全胜村社会建设的运作方式

全胜村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自流井区“以城带乡”思路下,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不断促进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的结果。其运作方式归纳起来就是区级统一规划、镇村具体实施、部门帮扶共建、社会力量参与、群众主体突出。

(一)区级统一规划

在社会建设广为关注的今天,各级各部门参与支持建设的积极性相当高,不加强统筹协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各搞一块、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局面,形不成整体效益,成本高、效率低,既浪费资金资源,又极不规范,惠及群众的实效就要大打折扣。为避免这种无序状态的出现,自流井区对全区城乡社会建设进行统筹安排,集中人财物,按先典型示范再全面展开的原则,有计划、按步骤,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全胜村就是全局规划中先行先建的这一批。

村务中心是社会建设的主要集中地,搞好这一阵地载体的规划建设十分重要。为此,自流区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提出了统一的要求。在用地规模和建设标准上根据村落的大小分类设置,要求各村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一次性达标建设,避免重复翻修。在建筑风格上,区里请了专业的设计单位,参照川南民居风格,进行统一设计,做到全区一张图纸,一个规格,一个风貌,各地在建设中因地制宜,适当变通。在功能组合上,要求村务中心原则上必须将两委会办公室、村民代表会议室、警务室、劳动保障所、就业培训教室、卫生站、计生站、农家书屋、体育活动中心和敬老院等适度集中,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齐全、便于管理的目的。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主要由区政府整合各类配套资金,然后加上适当财政补贴集中使用,切忌遍洒胡椒粉。

(二)镇村具体实施

区政府做好规划设计和建设进度安排后,把指标任务下达给乡镇。建设工作主要由乡镇组织实施,村社干部配合做了群众的的宣传发动工作。乡镇负责分解工作任务,建立规章制度,协调部门支持,明确人员职责,分配资金使用,组织材料供应,监督施工质量,调控工程进度,验收建设成果。村社干部则负责对建设占地进行平衡调济,组织群众投身工程建设,处理现场问题,解决群众纠纷等工作。在村务中心建设上,乡镇党委政府结合交通通讯和当地文化传统对全镇各村的村务中心在选址上进行适当统筹,做到布局合理、相邻兼顾、位置适中、方便群众。村干部认真落实对村务中心建设的要求,确保各项设施同时开工,基本做到同时装修,同时完工,便于配套工程的一体建设,节约建设成本。在项目突击过程中,乡镇和村社干部通常不分彼此,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同奋战,共谋发展。

(三)部门帮扶共建

社会建设领域较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在政府的牵头组织下,汇集各部门力量帮扶共建。自流井区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将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分类与各职能部门进行对接,把部门帮扶共建任务纳入考核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调节城乡资源,通过向农村倾斜、城乡共建、对口支持等方式将其负责的公共服务领域尽力向农村推进。比如,卫生部门对村卫生站,劳动保障部门对村劳动保障所,文化部门对“农家书屋”,民政部门对敬老院,公安部门对警务室等。这些部门不仅要在硬件设施上给予必要援助,而且负责帮助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还要对当地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区级部门还分别结对帮扶全村26户贫困家庭发展生产,改善环境,仅在“一建六改”中就提供资金支持4.3万元。

(四)社会力量参与

政府及各部门除深挖自身潜力外,还积极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会建设。在组织部门的牵线联系下,全胜村与自流井区东街盐店街社区签署“村社共建”协定,形成互融互帮的良性互动机制。移动公司向村里捐赠了农村信息化网站终端。自贡新华书店、自贡市图书馆为“农家书屋”赠送了一批远郊农村实用的书籍。自贡市恒博医院给村卫生站送来相关办公用品。自贡市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校组织专家学者进村入户进行就业培训和技能指导。各种社会力量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有序地参与支持农村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融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潮流。

(五)群众主体突出

然而那天的秦川,选择了驴子般的艾莉。女人刚刚步出厨房,秦川便走进来,粗野地掀开艾莉的短裙。艾莉说,我还没有洗澡。话未说完,她便感受到一种排山倒海的撕裂与冲撞。砂锅在燃气灶上“突突”地冒着蒸气,肉汤浓郁,艾莉与淡蓝色的火焰一起燃烧。女人走进来,又离开。女佣走进来,又离开。厨子走进来,又离开。窗外飘起雨,粉红色的芙蓉花飘落一地。艾莉哭着对秦川说,明天早晨,我必须离开。

全胜村社会建设中,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鲜明体现。首先是村社干部充分发挥其组织带头作用。全胜村共有村社干部15名,他们既是社会建设的直接指挥者,现场组织者,又是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全胜村干部在社会建设中始终冲锋在前,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总是由他们去完成。其次是全胜村的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全胜村共有党员55人,在全胜村的社会建设中,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是先在党员中统一思想,再通过他们去影响感染周围群众。在工作推进中党员们承担的任务总是率先完成,每个党员的积极主动和团结奉献铸就了基层党组织这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再次是全村老百姓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在村内道路的建设中,政府的补贴只是一部分,群众既要投工,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全村群众,无一怨言,争先恐后地参与到道路建设中来,确保了全村道路网化建设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在“一建六改”的过程中,村民需要自筹60%的投入,每家每户都克服困难,严格按照既定要求和标准进行建设,确保了一个村容整洁的新全胜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文体活动的开展上,正是群众的积极参与,才使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发展。

三、全胜村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从历史看现实,从结果探根源,通过对全胜村社会建设全面深入的剖析研究,我们认为有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一)经济发展是基础

经济发展是社会建设全面启动的坚实基础。全胜村距自贡市区、自贡火车南站和自贡舒坪工业集中区分别只有12公里、4公里和4公里,自宜公路、内昆铁路穿村而过,与三地相连,村口紧靠仲权场镇,这种天然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在市场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无疑是经济发展难能可贵的禀赋优势。全胜村干部群众在仲权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确立了“立足天成,着眼市场,调整结构,注重效益”的发展思路,加快土地流转,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基本形成了水产养殖、肉鸭养殖、大棚蔬菜、包装加工、乡村旅游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明显增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这为农村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全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进步特别是基础建设的提升已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事实证明,离开了经济发展这个前提,社会建设就缺乏提升动力。

(二)基础建设是先导

基础建设是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的重要先导。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影响。基础建设滞后,也曾是制约全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村内交通不畅,致使许多村民在农资购入和产品输出时,很长距离还得靠肩挑背磨;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信息闭塞致使农民很难把握市场变化。从2006年4月至今,全胜村将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和群众自筹有机结合起来,汇集一切可供利用的资金资源,把大搞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先后建成水泥路3.08公里,便民道15.21公里,整治山平塘12口,维修库渠3300米,完成红层找水打井60口,安装天然气200多家,实现有线电视普及率100%,宽带网络开始进村入户,从而书写了乡村巨变的辉煌篇章,对“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作了最好的注解。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促进城市先进生产力向农村扩展,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准备了基本条件,提供了必要载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胜村固然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但在众多同等条件乡村中能够率先“突围”,成绩斐然。这主要得益于它善于抓住机遇,争取政策支持,获得项目资金,同时激发自身活力,乘机遇而嬗变,一步一个台阶,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持续推进。2006年4月和8月,全胜村先后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全省“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示范村。全胜村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两大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先后争取到道路工程、水利设施、公益事业、人居环境、就业保障平台、精神文明建设等政府投资项目500多万元。全胜村以这些项目实施为契机,将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和群众自筹有机结合起来,对各类资金进行统筹整合,对各类项目进行整体实施,达到了节约资源,扩大效益的目的,从而大大提升了全村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全胜村干部群众每每总是能够出色完成任务,赢得广泛赞赏和信任,从而获得更多后续投入的支持。社会建设不是简单的增加投入就能够解决,关键在于项目要落到实处,投入要发挥效益,达到建设一个,成功一个,造福一方的目的。

(四)共建机制是保障

汇集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支持农村社会建设是全胜村试点的一大特色和经验。全胜村充分发挥“城乡结对帮扶、上下对口共建”机制作用,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全胜村社会建设在高起点上实现从无到有、体系健全、管理科学、注重实效地跨越。农村社会建设历史欠债太多,基础十分薄弱,无论是资金投入、制度建设,还是运行管理、人员培训等都需要大量支持。相比而言,城市在这些方面资源充足一些,经验丰富一些。政府及其各部门通过正确宣传引导,合理组织协调,可以有效将城市的政策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力量等不断引向农村,投入到农村社会建设中去,朝着城乡硬件设施基本相当、规章制度基本一致、服务质量基本均等的目标迈进,从而将“城市支持农村”这一政策口号化为具体行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五)群众主体是根本

全胜村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功与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建设对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深受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将农民群众的意愿统一起来,把农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让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农村社会建设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全胜村从道路硬化到水利兴修,从信息建设到环境改造,从文体活动到就业维权,从卫生建档到社会救助,无论哪一个项目的实施和运行,都得到了广大村民积极的响应和全力支持,严格按标准建设,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和维护中去,凸显了村民的主人翁地位,确保了各个项目建设中顺利推进,运行后科学有序。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就不可能实现跨越性的历史巨变。全胜村的干部也善于做群众工作,行动中多带头,工作中多与村民沟通,汇集群众智慧,尊重村民意愿,使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让农民在不断完善的村民自治范围内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全胜村在“以城带乡,统筹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区、镇、村三个层级的积极性,有机整合各种资源,汇聚多方力量,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社会建设上取得阶段性成功,在探索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模式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布署,根据新的更高的目标要求,不断开创农村社会建设新局面,提升农村社会建设新高度,最终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

责任编辑:刘国春

book=2010,ebook=76

C913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0.04.17

1009-6922(2010)04-插页1-04

2010-07-08

徐怀东(1976-)男,汉族,四川南江人,自贡市委党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科长、经济学讲师、自贡市委宣讲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和形势政策。

猜你喜欢
全胜全村群众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全村唯一收件人
多让群众咧嘴笑
尽锐出战 迎难而上 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1982—2006年中国东部春季植被变化的区域差异
Beams Up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