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定国 谢永萍
(喀什师范学院1法政系,2科研处,新疆喀什844006)
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之探析
梅定国1谢永萍2
(喀什师范学院1法政系,2科研处,新疆喀什844006)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重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首次明确区分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做了艰苦的探索,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明确地把杜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区别开来。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才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在我国,“新的社会制度才刚刚建立,还需要有一个巩固的时间。不能认为新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完全巩固了,那是不可能的。”在1959年的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需要一系列阶段,只有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国家工业化”等任务后,再经过长期发展,才能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关于明确区分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的思想,内在地蕴示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他说:“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1962年1月,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专门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他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斯大林曾经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建成混为一谈,犯了“左”倾冒进错误。毛泽东明确区分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的思想,打破了斯大林的传统观念,在国际共运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干部集体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谈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他说:“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历史阶段,表明他在明确区分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所做的有益探索,成为后来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
毛泽东的这些探索是可贵的、正确的,但是由于后来“左”倾思想在党内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才没有坚持下来。毛泽东晚年坚持“大过渡”理论,认为马克思所说的过渡时期就是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实现,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出现了曲折和反复,给党和国家工作造成了损失。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艰辛探索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要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根据邓小平的意见,1987年9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更不能退回去搞资本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因为在经济上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文化上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水平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一切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过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过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基础上,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是这个国情的两个方面,我们必须辩证统一地来认识和把握,一切都要从这个国情出发,根据这个国情来制订规划。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还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制定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具体为: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小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理解为从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解决温饱”阶段),我们现在已经顺利实现了前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正在向第三个目标迈进。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将结束,就将进入更高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确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助于正确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犯“左”的或“右”的错误。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认识这一点,是党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再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其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也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例如,越南的国情和我国很相似,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很注意借鉴我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巨大成功。当然,落后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采取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不尽相同。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补充和完善,提出了“新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杜会”的发展战略,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更加成熟。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的展开,它系统地规定了我们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清晰地描绘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在党的十三大报告基础上,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技教育文化标准、人民生活水平标准、地区协调发展标准和精神文明标准等四点补充,由原来的五个方面增加到九个方面,并对其中四个方面的表述作了进一步完善。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对前两步目标作了较多论述,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致设想。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关于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将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分成三个具体阶段。他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21世纪头50年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党把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定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2003年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对此进行了全面阐释。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完成杜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还提出了“两个没有变”的思想,他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两个没有变”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是我们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阶段的起始阶段,只要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没有完成,我们就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没有变”是我们观察国情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牢记“两个没有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新的胜利。
[1]毛泽东文集(第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一215.
[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0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4]江泽民文选(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03-10-15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2
[7]郑德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8]何长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07.
[9]郑必坚,龚育之等.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张凌云.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4,(3).
[11]张春新.论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02,(5).
[12]项时新.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J].理论导刊,1999,(6).
责任编辑:秦利民
book=66,ebook=20
D26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0.04.24
1009-6922(2010)04-66-03
2010-07-22
梅定国(1976—),男,安徽阜阳人,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法政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谢永萍(1969—),女,新疆喀什人,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