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南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本文选择我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05年 3月至 2010年 3月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 80例,以上患者中男 43例,女 36例,年龄 60~84岁,平均(66.7±8.7)岁,其中 60~70岁 21例,70~80岁 44例,>80岁 15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中,慢性咳嗽咳痰患者 2~5年者20例,慢性咳嗽咳痰 6~10年者 47例,慢性咳嗽咳痰 11~20年 13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心病患者 53例,伴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 5例;合并有高血压者 36例,合并有冠心病者 17例;合并有糖尿病患者 14例,合并频发性室性早搏 11例,慢性心房纤颤 2例。
1.3 诊断标准 患者有咳嗽、咳痰或喘息症状,每年发病持续 3个月,且此类症状在两年以上;急性发作期患者在一周内咳痰喘任一症状加剧,或一周内出现脓性或者粘液脓性痰,痰量比以前增多,患者或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加等炎症表现。
1.4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戒烟戒酒、避免接触过敏性物质。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给予抗病毒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治疗。同时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庆大霉素 40000U、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酶注射液 15 mg,加入生理盐水 30ml中联合雾化吸入,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为 15mi n,3次/d,7d为一个疗程,连续应用 2个疗程。检测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
1.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在一周内咳嗽、咳痰等症状显著好转,喘息、气急、发绀等症状消失,肺部听诊湿啰音显著减少,为显效;患者两周内咳嗽、咳痰症状好转,喘息、气急、紫绀等症状有减轻,肺部听诊湿啰音减少,为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气急、发绀等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加重,为无效。
2.1 本组患者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显效 61例,有效17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 97.5%。
2.1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情况治疗前患者FVC(%)为(70.4±15.7),FEV1(%)为(61.4±11.3),治疗后FVC(%)为(72.3±13.8),FEV1(%)为(69.7±10.8)。治疗后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方面疾病,在多因素刺激下,老年患者的支气管黏膜发生水肿,气管上皮气管上皮细胞遭到破坏,逐渐发展到终末支气管和肺泡壁发生破坏,导致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破坏,同时毛细血管床也遭到破坏[1,2]。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差,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机体单核-巨噬细胞功能退化,抗感染力降低,从而使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多呈迁延不愈,进行性发展,到晚期多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等[3]。当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加重,痰液为脓性或黏液状脓痰时,这是患者急性发作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镇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在本文中,为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采用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本文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等联合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免疫作用,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能够抑制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黏蛋白的分泌,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产生,减少肺部炎性液体渗出,再者,通过局部应用激素,避免了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α-糜蛋白酶深吸入雾化治疗,可以起到化痰作用,α-糜蛋白酶通过吸入到达深部肺泡组织,对浓痰中黏蛋白的肽链有分解作用那个,能够稀释气管深部痰液、同时对坏死组织有清除作用,有利于减轻炎症局部水肿。由于 α-糜蛋白酶可以降低痰液黏稠度,减轻气道阻力,有利于缓解患者喘息症状。
所以,根据本文治疗经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常合并有慢性疾病,治疗时要注意这一特点;在治疗时,除了行常规治疗外,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1] 刘敏霞.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相关宣教.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9):181-182.
[2] 谢永平,李静宇,黎国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 105例痰需氧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3):269-270.
[3] 郑华妮.253例老年人慢性气管炎和 470例肺原性心脏病血气分析的研究.中国医疗前沿,2010,5(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