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杰 王 良 罗 雄
1.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内科,四川 成都 610306;2.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基础医学院实验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7
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之“神”,与人的意识心理等有关,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等活动。现代汉语所说的“精神”就是由“精”和“神”复合而来,不过仍保存了“神”原有的含义[1]。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合理的饮食调养,不仅能补充营养,更有祛病延年之效;而不当的饮食,也会给人体带来损害。神与饮食的关系散在于《内经》中,如《素问·阳明脉解》曰:“厥逆……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平常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如众所周知,酗酒迷惑神志。本文就《内经》中有关狭义神与饮食的关系的认识及其意义初步进行系统专论,并欲使其成为新的一门学科即“中医神与饮食学”。
“神”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神”的概念富有多种意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之“神”,与人的意识心理等有关,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等活动。现代汉语所说的“精神”就是由“精”和“神”复合而来,不过仍保存了“神”原有的含义。狭义的神又进一步分为“神、魂、魄、意、志以及思、虑、智”等,即《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神”与脏腑关系密切。“神”与脏腑理论结合,形成了“脏腑神”的概念,《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刺法轮篇》曰:“胆…决断出焉,膻中…喜乐出焉”。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分属于五脏,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等五志,《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可见,莫不认为人的精神神志活动归属于脏腑,其中,又将心作为精神活动的主宰,所谓“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主导于心”。五志七情则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不同反应的在外表露,但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剧烈的状态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机体病变,特别是脏腑病变,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同时机体失调特别是脏腑失调也能导致神的异常,如《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灵枢·本神篇》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可见神变化,也可以从脏腑中变化而来,与相应的脏腑有关。总之,狭义的神不是抽象的,可以确定和把握的,这是狭义神与饮食的关系的最根本理论基础。
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精神活动发生障碍或异常,能导致饮食异常。
对于情志来说,人的情绪是在机体的正常调节下,随着外物的刺激而发生的各种反应,既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各种原因导致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剧烈的状态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机体病变,且会导致饮食异常,如《灵枢·杂病》说:“喜怒而不欲食”;《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曰:“思伤脾”,“怒伤肝”,忧思恼怒,情志不遂,气机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纳谷不香,出现不思饮食,甚至厌食。因此,刘瑶[2]在关于纳差证治体会中用了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治疗纳差。
对于一般疾病影导致精神活动异常,也能导致饮食异常,如《素问·刺疟》曰:“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
对于神明逆乱的精神病来说,更能导致饮食异常,如《灵枢·癫狂》曰“狂者多食”,“厥逆为病也,...烦而不能食”。现代学者也肯定这点,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肯特·贝里奇说:“抑郁会刺激大脑中的激素机制。促使人们过量吃喝”。现代医学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思绪行为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饮食障碍,病人会出现暴饮暴食、抢食、吞食、噎食、食欲减退、厌食、吞咽困难等现象,不仅影响营养供给的不平衡,还给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促就精神症状的进一步加重[3]。
总之,精神活动异常是影响饮食的直接原因,这方面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同时,虽然精神活动异常导致饮食失调,但是饮食可以调精神活动异常,参考下文饮食影响狭义之神。
饮食为人体生命物质的来源和基础,《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精血气以及营卫是生神养神和载神的物质基础,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饮食补精资血益气养营温卫而调神,《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如果饮食消失,神就失去滋生和载体之源,人就会出现神的异常,《素问·调经论篇》曰:“血不足则恐”;《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甚至失神而亡,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因此,现代有学者[1]认为《黄帝内经》中以水和谷物为主的物质营养充足,五脏功能和谐,神的生机才能旺盛。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可见食药同源同理,所以饮食可治疗精神活动异常的病,如《素问·宝命全角论》曰:“黔首共余食,…治神”。有禁其食而治,如《素问·病能论》“狂…夺其食即已,夫食人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有食药并治,如《灵枢·本神》中半夏秫米汤就是药食并用治目不瞑。因此,徐天朝等[4]在关于《内经》对精神医学的认识中提出药食并治精神疾病。
此外,饮食还导致神的异常,如《灵枢·本神》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饮食还可以判断精神活动异常的病的预后,如《素问·评热病论》曰:“阴阳交…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点也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合理的饮食调养,不仅能补充营养,更有祛病延年之效;而不当的饮食,也会给人体带来损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饮食适宜才能调神,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饮食失调会伤神。饮食习惯影响神,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饮食的量影响神,《灵枢·淫邪发梦》曰:“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特别是《内经》提出的饮食搭配原则,《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到今天仍然是科学、完善的结论。长期偏一类食会极端于一种神态,如《灵枢·五味篇》曰:“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可见,饮食习惯不好、搭配不合理、量不适宜等饮食失调会伤神。如果良好的饮食习惯、搭配合理、量适宜等饮食适宜会调神。因此,姚存成[5]在关于《内经》“治神"为养生之首的探讨中认为治神养生调摄不能偏食,也不能完全素食。
饮食五味不同的性味亲和不同的部位和适合不同疾病,如《灵枢·五味篇》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脏腑各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从而对饮食五味具有不同的选择性,而饮食五味又都具有不同的性味,同样对脏腑也具有不同的亲和作用,《灵枢·五味篇》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脏腑功能失调时,不同的脏腑病变宜忌不同饮食五味,同样饮食五味不同的性味对脏腑病变也有宜忌。脏腑不足之病,宜本脏腑所喜之性味,《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脏腑有余之病,根据脏腑五行学说,宜我克脏腑之喜味,忌克我脏腑之喜味,《灵枢·五味篇》曰:“肝病禁辛,…宜食甘”,“心病禁咸,…宜食酸”,“脾病禁酸,…宜食咸”,“肺病禁苦,…宜食苦”,“肾病禁甘,…宜食辛”。同时五味、脏腑、季节三者还应调和,《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饮食性味可调理的脏腑神,《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那么对于各脏腑失调导致的神的异常,又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所曰:“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就可以根据脏腑所宜所忌选择性味不同的饮食的调理对应脏腑。
当然五脏的资生是依赖于五味,但是过用五味又能损害五脏,五味偏嗜会引起脏气偏胜偏衰产生的病变,如《素问·五脏生成论》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同样五味偏嗜会引起脏气偏胜偏衰伤神,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可见,如果把饮食五味调和得适当而不失于太过就可以延年益寿。
总之,饮食的作用、方式、性味等是调神伤神的直接原因,这方面具有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护理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医学发展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模式”转化,人们对健康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一词的定义指出:“健康是指躯体、精神和社会三方面”。饮食为人体生命物质的来源和基础。疾病发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精神因素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6];而从古自今饮食不当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所生也…得之饮食居处”。可见,精神心理等活动和饮食皆与人的健康关系紧密相关,那么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滥用药的社会里,怎样处理好神与饮食的关系,这对人的健康就更重要了。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奠定了处理神与饮食的关系的理论基础,这些观点,今天看来,仍具有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护理以及临床诊断意义。因此,对《内经》中有关狭义之神与饮食的关系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研究,以及可进一步中医资料研究,使之独立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神与饮食学”,更好地指导生活和临床,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杨利民.黄帝内经健康心理探微[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1):79-80.
[2]刘瑶.纳差证治体会[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2):117-118.
[3]史阿仙.精神病患者饮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7,5(4):81-82.
[4]徐天朝,孙立.内经对精神医学的认识[J].中医药学报,2007,35(3):35-36.
[5]姚存成.内经治神为养生之首[J].中国气功,2000(3):37-38.
[6]王新陆.关于中医大方丸剂临床运用的思考[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3):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