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霞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1]。由于次病发病高、变化快、并发症多,脑出血一旦发生,如不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死亡率高达 90%。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治疗及预后。现将我科于 2009年 5月至 2010年 5月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体会相互探讨、交流。
本文总结本科 30例行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钻孔引流术 17例,开颅血肿清除术 13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 50岁;其中男性 22例,女性 8例。治愈 10例,好转 18例,死亡 2例。存活率 93%。
2.1 术前护理
2.1.1 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搬动。为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患者头部置一软枕并抬高15°~30°。患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1.2 术前要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意识状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以及瞳孔的大小,肢体活动情况、语言反应能力,以便与手术后对比,评价手术的效果。
2.1.3 患者剃光头,留置导尿,积极做好各种术前准备。躁动不安者应加约束带。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术后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小时后血压平稳抬高床头 15°~30°,以改善颅内静脉血液的回流。切勿卧于手术侧,以免压迫手术部位的血管,影响血流。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出血患者颅内压高,有脑膜刺激征,常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及时清除呕吐物与分泌物,可造成呼吸道阻塞,甚至有窒息的危险。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让患者头偏向一侧,便于排痰,如有假牙应取出。患者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缺氧严重者,应早做气管切开,切开后给予特殊护理。
2.2.3 意识瞳孔的观察:术后 24小时内是脑出血再发的危险期,一周内为脑水肿的高峰期。因此密切监测神志、瞳孔及颅内压的变化极为重要。动态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并及时记录。如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呼吸变慢,血压升高,可能为颅内再出血,要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2]。
2.2.4 生命体征的观察
2.2.4.1 体温:每 4小时测体温。脑出血患者多为中枢性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头部置冰枕、冰帽,大动脉处冷敷、温水擦洗、酒精擦浴等,必要时根据医嘱行人工冬眠疗法,降温后及时复测体温。
2.2.4.2 血压脉搏呼吸:持续心电监护,动态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密切观察血压至关重要,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基础血压,血压宜控制在 160~180/90~100mmHg。血压过高可加重脑出血,血压过低不利于脑灌注,并加重脑水肿,因此降压速度切勿过快、过低,以免引起脑、心、肾供血不足。颅内压升高早期,除有头痛、头晕、烦躁不安、频繁呕吐外,常有轻度的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进入颅内压代偿期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如血压体温明显升高,此时应警惕再出血或脑疝形成的可能。
2.2.5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和各衔接处的密闭;详细记录引流液的色、量;注意引流袋的高度;每日更换引流袋一次并严格无菌操作。
2.2.6 加强基础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及时翻身、拍背、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应用气垫床,每日口腔护理 2次;加强二便护理,为患者留置导尿,保持尿管通常,注意观察尿色、量及性质,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保持大便通常;禁食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昏迷者以鼻饲流质补充营养,每 4~6个小时鼻饲一次;病室内空气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2.7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易发生再出血、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和褥疮等合并症,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2.8 心理护理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程长,大部分有肢体瘫痪,容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等心理。患者神志清楚后,要告诉患者在病情稳定时,医护人员和家属会帮助其进行肢体和语言功能锻炼,使其获得心理安慰和支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要告知其绝对卧床休息及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避免因情绪激动诱发再出血。
2.2.9 恢复早期加强语言及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由被动至主动,由大关节至小关节,循序渐进,运动与休息交替,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待患者意识转清,可逐渐练习抬头、站立、走路等。
患者出院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语言及精神障碍,出院后仍需进行康复治疗,并定期到医院随诊,并定时服药。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讲解高血压及脑出血的知识,积极控制血压,预防脑出血的再次发生。要求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合理,预防便秘,如出现病情变化,尽快送医院救治。
1 王维治,罗祖民.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2.
2 陈代丽,卢敏,彭缓缓.开颅后患者的监护[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