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琴 杨红英
腹痛是儿科常见症状,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且年龄越小越不能表达腹痛的性质和部位,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1]。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及时发现患儿的症状和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治和护理措施。笔者对 63例腹痛患儿进行了护理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63例腹痛患儿,男 35例,女 28例,年龄 30 d~13岁;病程均在 3d内。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哭闹不安,呕吐,腹胀,发热,腹泻,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便秘及拒乳等。主要体征有腹肌紧张,满腹压痛,脐部及脐上区压痛,左下腹压痛,右下腹压痛,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等。确诊为肠套叠 15例,急性阑尾炎 13例,急性胃肠炎 10例,消化性溃疡 8例,肠梗阻 6例,疝气 5例,肠扭转 3例,肠道蛔虫症 3例。本组患儿入院后马上给予相应处理和精心护理,临床症状逐渐缓解并消失,均治愈出院。
2.1 病情观察 首先了解腹痛的部位、性质、间歇时间,有无呕吐腹泻,腹部是否有包块,有无发热等症状。较小患儿(婴儿)突然发生反常哭闹,面色苍白,出汗,精神萎靡及特殊的固定体位进行观察,以鉴别急性炎症腹痛还是平滑肌痉挛性腹痛。如腹膜炎患儿多侧卧位,下肢屈曲,不变动体位,自发性腹痛不明显,触痛明显。平滑肌痉挛性腹痛,是由于平滑肌运动过度,患儿多取前屈、俯卧或侧卧位,翻转不安,常以手压迫腹部,触痛不明显,自发性痛明显。一般内科疾病如感冒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炎、菌痢所致腹痛的疼痛部位常会发生变化,而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肿瘤、肠扭转等疾病引起的腹痛部位则相对比较固定。若 6~12个月婴儿突然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面色苍白,呕吐,大声哭叫,间歇短时间后再反复发作,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绞痛间歇期右侧腹部或上腹部可摸到条索状肿物,右下腹有空虚感觉,应考虑肠套叠。若于生后 1~3 d出现剧烈哭闹、腹胀、呕吐、呕吐物中含胆汁,可考虑先天性消化道畸形,X线摄片可确诊部位。若于喂奶后出现哭叫,上下肢及躯干呈屈曲状态,经常有阵发性腹痛或隐痛以脐周为主,无固定部位,应考虑肠道蛔虫症。若患儿有阵发性腹痛,呕吐物中有胆汁、蛔虫,无大便及排气,腹部可摸到蛔虫包块或痉挛的肠管部位可移动,严重者可发生脱水、酸中毒、休克,应考虑蛔虫性肠梗阻。若为上腹部剧烈疼痛,患儿哭叫打滚,屈体弯腰出冷汗,面色苍白,常伴呕吐,呕吐物中有蛔虫及胆汁,阵痛间歇仍有微痛,异常疲惫,可考虑胆道蛔虫症。若 4~10岁患儿呈阵发性腹痛、局部压痛、血便、大便呈棕褐色、带腥臭味、呕吐、腹泻、脱水、休克、血压下降,还伴有发热应考虑坏死性小肠炎。
2.2 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给予婴幼儿母亲般的爱抚,年龄大的多关心,多解释,讲道理,陪他们讲故事、做游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尽量做到减轻疼痛的程度。
2.3 用药护理 使用止痛药物时,必须注意腹痛的性质、强度、原因、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副作用。急性腹痛在未明确诊断需观察时,切不可滥用止痛药,以免贻误病情,如诊断明确,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止痛药,对腹部术后2d的切口疼痛可常规使用止痛药。嘱咐家属注意药物副作用,按医嘱和药物说明给患儿服药。对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药物的患儿,应重视此类药物副作用,正确掌握其剂量,用药时间为餐后服用。同时注意观察此类患儿有无上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胃舒平、雷尼替丁等,以减少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2.4 饮食护理 一般情况下,急性腹痛患儿在未明确诊断或观察期间,术前及术后肠蠕动未恢复,肛门未排气前需严格禁食。而小儿对饥饿的耐受力差,常常因饥饿难忍大哭大闹。这就需要我们向家长讲清楚禁食的重要性,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否则会给患儿造成痛苦。对于易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儿,除输液等常规护理外,还应合理掌握其禁食时间,对食欲差的患儿,给予少食多餐,鼓励进米汤、米粉、豆浆等易消化的流食,切断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改善胃黏膜缺血缺氧。
总之,小儿腹痛有其独有特点,在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疗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1]杨玉荣.小儿急性腹痛护理评估.中国医疗前沿,2009,4(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