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慧颖 杜秀梅 王宏霞
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现代护理模式,是将科学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的一种先进的工作思路。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的一个关键环节,专业性很强,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准确的护理诊断是制定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整体护理的保证,为此调查了本院自 2007年 3月至 2008年 3月间 1872份护理病历中,发现护理诊断在临床运用中存在以下问题,现分析如下。
1.1 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混淆 护理诊断是针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并非疾病本身,这是护理诊断区别医疗诊断特点之一,在护理诊断临床应用中,许多护士将两者混淆,把医疗诊断当做护理诊断提出,如上消化道出血与溃疡病活动期血管破裂有关、冠心病与心肌缺血缺氧等有关。
1.2 护理诊断与临床症状、体征相混淆 临床上有些护士在不了解病情或知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将症状、体征与护理诊断相混淆,这种错误在临床上仍较常见,如发热、咳嗽与感冒有关,呼吸困难、痰多与慢性气管炎有关。
1.3 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混淆 护理措施是护士运用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行为,落脚点是为患者提供主动、连续全面的服务,而护理诊断是护理领域的诊断,是根据患者对疾病恶化而一起身心反应,是制定护理措施的基础,也是护理措施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临床上长将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相混淆,如功能锻炼及恢复健康教育。
1.4 护理诊断中相关因素不确切 相关因素是临床上和个人的处境或造成健康状态改变或引起问题产生的情况(包括、原因、促成因素和危险因素),它为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信息,一个护理诊断可以有很多相关因素、确定相关因素是为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如少数护士对相关因素找不准,这就为护理行为带来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1.5 多个并发症的罗列 临床上某些疾病都可能引起并发症,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是因个体情况(患者抵抗力、所处的环境、精神心理状态等)而导致的,并非每个患者都要经历所有的并发症但是一些护士对于“有……危险”,以及“潜在并发症……”的诊断不依靠患者的客观资料,给予真实、有针对性的诊断,而是不假思索地,不加分析地罗列所有并发症,乙炔护理真多全面。
1.6 一个护理诊断中含多个护理问题 一个护理诊断要求针对一个和护理问题,这样防止造成混淆,便于制定与护理诊断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护理措施的落实。但是在检查病例中发现护士易将同一相关因素一起的不同护理问题归入一个护理诊断中,如“焦虑、恐惧”与疾病发作突然及预后效果不清楚有关等。
2.1 我国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习惯沿用传统的医学思维方式,只重视疾病的病理过程,从而造成了护理诊断多从医疗角度考虑,而忽视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反应。
2.2 护士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制约 整体护理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护理诊断需要护士依靠其所受教育、掌握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对人类反应异常的发生、发展进行理解、判断和处理,因此护士受教育程度高低直接影响了其应用护理诊断的能力,而本院护士大多是大专学历,受教育层次低,在掌握知识结构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不全面,因而制约了其对护理诊断的灵活运用,造成了临床上有些护士生搬硬套、照抄照搬其他患者的护理诊断使许多诊断不全面,欠妥当,体现不出个体化护理,因此护士在应用时就显得混乱无章。
3.1 应加强护士培训班学习,一方面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扩大知识面,侧重学习心理、社会、人文科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提高专业技能。
3.2 开展运用护理程序的业务查房,应用护理程序护理患者,使护士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理解吸收理论知识,逐步提高护理诊断的准确性,促进整体护理质量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