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

2010-08-15 00:51王秀珍石贵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23期
关键词:虫类胜者痹证

王秀珍 石贵荣

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我们在其基础上又加“顽痹,热痹”将痹证分为五类。现将其临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行痹

多以风证为主,其发病多以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且疼痛呈游走性,脉浮或缓。其风偏胜者:疼痛游走不定,或呈放射性,闪电样,涉及多个关节,以上肢多见,或有表证。

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活血养血。方剂:当归 18 g,丹参 18g,鸡血藤 21 g,海风藤 18g,透骨草 21 g,独活 18 g,追地风 18g,香附 21 g。

2 痛痹

其主证多见关节疼痛,遇寒则甚,部位固定,脉弦紧。凡患痛痹之患者,其阳气必虚,治疗如不兼用扶阳之药,而专祛寒湿之邪,则疗效不显著。而扶阳之品则莫过于附子,因此治疗痛痹常以附子为主药。又痛痹之患者,多为寒邪伏于里,因此常加细辛以走窜经络,痛达内外。加麻黄以开肺气,宣皮毛,振奋全身阳气[1]。

方剂:制附子 12 g(先煎),黄芪 12 g,桂枝 6g,细辛6g,麻黄9g,生薏苡仁 30 g,地龙 15 g。上肢痛加羌活9g,下肢痛加独活9g

3 着痹

其主证多见关节酸楚,重着,肿胀,活动不利,脉濡。湿性粘滞,发病成痹,常见病处麻木不仁,并且常易变为湿热,其痛处红肿,更难治疗。因此治痹第一要素,就为除湿,而除湿之法,不外芳香化湿,利水渗湿,清热化湿几种。

方剂:当归 15 g,白术 15g,红花 10 g,桃仁 10g,川芎 10 g,防风 6g,桑枝 30 g。

4 顽痹

其主要表现为痛在关节,而且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甚至数十年而不解,痛久关节变形。现农村大部分地区缺医少药,且患者视医院为畏途,非等到忧及生死不来看病[2]。因此在痹证的治疗过程中大部分遇到的是经年不愈,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的顽痹。顽痹治疗总结以下几个经验。

4.1 肝肾亏虚 痹证久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表现肢体酸楚,脉弱,面色不华,关节多数变型,腰酸背痛,此为肝肾阴虚。久痹正虚,必须重在补益,但痹证日久,多为虚实夹杂,痰瘀互结,治疗颇为棘手。临床常在益气补血的基础上,佐以祛痰活血药,逐痰通络,补养肝肾。

方剂:黄芪 30 g,当归 15 g,丹参 12 g,桂枝 16 g,炮附子6 g,生熟地各 15g,枸杞子 15 g,山萸肉 15g,茯苓 10 g,泽泻10 g,地龙6g,炮山甲 6g。

4.2 痰湿瘀阻 临床上常用虫类药,治疗顽痹更是如此。痹证日久,邪气深伏于内,深经入骨,凝滞不行,渐变生成痰湿瘀浊,经络闭塞不通,草药力所不及,非使用虫蚁之类药以搜剔,而不能建功。虫类药应用亦因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在临床上常选用药如下:寒甚者,用乌蛇,并配以制附子;瘀而化热者,选用地龙,并和石膏,桂枝芍药知母汤;夹痰者,用僵蚕,胆星,白芥子;夹瘀者,用土鳖虫,桃仁,红花;关节变形者,配以蜂房,僵蚕,虫类多燥,因此应用时常配以养血滋阴之品,入地黄,石斛等,以增加疗效[3]。

5 热痹

初期多有发热,口渴,脉洪大等状似温病的表现,然而热痹并伴有关节疼痛,数日后关节疼痛部位出现局部红肿,并伴有灼热感,身体各大关节均有发生,但以踝,腕关节最为多见。若久病不愈,即逐渐累及小关节,治疗当以疏透清热,解毒之法。方以大剂白虎为主,可佐以牛蒡子,连翘,芥穗之类。

临床所见痹证,皆为内外二因所导致。其内外因可为正虚,外邪,瘀血,痰浊四者,这四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往往是不可分割的。风,寒,湿外邪是致痹的外因,虚,瘀是致痹的内因。内因,外因相结合才能致病。其病机可因风,寒,湿邪,痰瘀日久而致虚,而正气越虚,邪愈难去。又可因正气本虚而邪气入侵经络。痹证临床范围很广,包括现代医学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增生,腰椎增生及坐骨神经痛等多种疾病,治疗常祛风,化湿,豁痰,活血,通络,清热并用,对于顽固性痹证,治疗应补正虚,扶正气,并活血祛瘀,加虫类药以搜剔建功。

[1] 史宁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症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

[2] 娄多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 朱良春,虫类药应用,中成药,1963.

猜你喜欢
虫类胜者痹证
神秘的小罐子
——瓮虫类
端午节观龙舟赛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虫类中药不可久服
胜者姿态CHECKMATE
虫类、螨类、线虫类发生规律有什么不同
虫类、螨类、线虫类形态特征有什么不同
一场难有胜者的博弈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