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立
笔者近年采用中药治疗急性尿路感染1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本组125例患者,女性90例,男性35例;年龄17~60岁,平均35例;病史为1 ~5 d。
1.2 诊断标准 ①膀胱穿剌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清洁中段尿细菌计数培养 ≥105/ml。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显著增加,可有红细胞和少量蛋白;②泌尿系症状:腰痛或肾区叩击痛阳性,上中输尿管压痛点压痛或腹痛,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等膀胱剌激症状;③起病急,高热,寒颤,体温可高达39℃ ~40℃;④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具备①、②项即可确诊,其他为兼见症状。
1.3 治疗方法 基本方为金银花15 g,白花蛇舌草25 g,生地 12g,木通 6 g,淡竹叶10 g,车前子15 g,黄柏 10 g,泽泻15 g,瞿麦18g,甘草10 g。发热恶寒者增银花用量,加柴胡12 g,琥珀3 g(冲);腰痛重者加怀牛膝15 g;脾虚湿重加薏苡仁20 g;血尿加白茅根20 g。1剂/d,水煎取汁500 ml早中晚分服。服药前作常规检查,即查血、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每服药3~6剂进行1次常规检查。疗程为10 d。
1.4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尿细菌检查转阴;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尿细菌检查未转阴;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尚有少量红白细胞,尿细菌检查未转阴;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尿常规及尿细菌检查均未转阴。
125例中,痊愈 86例(占 68.80%),显效 24例(占19.20%),有效15例(占12.00%),无无效病例。125例患者治疗前尿常规检查均异常,治疗后112例患者尿常规转为正常,占89.60%。
本病属湿热毒邪入侵,结于营卫,故起病急;正邪交争,则发热恶寒;膀胱受邪,兼犯及肾,或肾受邪侵,下犯膀胱,造成病邪蕴结肾及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致使小便频数而急,尿道热涩剌痛;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则腰痛而拒按;膀胱位属下腹,则痛引脐中,小腹拘急而疼痛;热伤血络则尿血;热扰少阳,则口苦呕恶;热甚波及大肠,则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滑数为湿热壅盛之象。急性期,病程短,正盛邪实,故重用祛湿热、利水通淋药物,以引湿热下行,则诸症自解。本方中多属清热解毒药。本组病例中,发热98例,占78.40%,治疗后体温全部恢复正常,最快1 d,最迟4 d,多数患者服药2~3 d热退。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路剌激症状,经服本方后全部缓解。尿细菌培养转阴,与方中白花蛇舌草、黄柏、银花、淡竹叶有抗菌消炎作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