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雯 徐朝晖
(衢州市中医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2)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以往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浅表组织中的广泛应用,超声诊断肛周脓肿已成为最有效、简便的方法之一。本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58例肛周脓肿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并于术前局部定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男50例,女8例,年龄20~73岁,平均47岁,临床上均有肛周及会阴部疼痛,白细胞升高,52例有局部红肿,可触及肿块及波动感,38例伴有发热。
1.2 仪器及方法 采用Philips 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有高频探头,频率7MHz,直肠腔内探头,频率5~7MHz。检查时取左侧卧位,直肠指检了解肛门、肛管、直肠有无肿块、出血、狭窄。用浅表小器官超声探头在肛门周围沿顺时针方向扫查,发现异常包块后采用加压,多角度、多切面探查,仔细观察病灶的位置、范围、数量、内部回声,与直肠、肛管的关系,并测量距体表的最近距离,用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供情况。对某些病灶位置较深或临床症状明显而肛门扫查未见明显病灶者可经直肠腔内探查,将腔内探头外套一次性乳胶套,外涂耦合剂,在肛门松弛情况下将探头缓缓插入肛管直肠,转动探头调整深度及方向,发现病灶后测其大小及距肛门的距离,观察内部回声,液化腔大小,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用CDFI观察内部血供情况。
作者根据肛周脓肿的声像图表现将其分为四型:(1)实块型:该型为脓肿形成早期,表现为均匀或欠均匀的低回声团块,边界较模糊。CDFI显示内部少许点状血流信号,周边血流信号相对较丰富;(2)混合型:该型为脓肿形成中期,表现为实性回声混合壁较厚的液化腔,形态不规则,腔内见粗细不均的点状回声,探头加压见病灶内液化腔变形,CDFI于实性区域及周边见点状血流信号,液化腔内无血流信号;(3)囊块型:该型为脓肿成熟期,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液性暗区,壁厚不均,暗区内见点状或片状回声,探头加压,病灶形态改变。CDFI示病灶周边少许血流信号,暗区内无血流信号;(4)机化型:该型多见于病程长而反复发作治疗不彻底者,由于脓肿腔壁纤维组织增生,表现为边缘清晰的条索状团块,内部为低回声或强低混合的杂乱回声[1],与肛门皮肤间见直径0.2~0.4cm的管状低回声区相通,CDFI于病变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本组58例患者超声检查均发现肛管直肠周围异常回声区,病灶最大4.3 cm×0.2 cm,最小1.0 cm×0.7 cm,40例为单发,28例为2个及以上病灶,46例于距皮肤1cm内探及,12例于距皮肤1.5~2.5 cm处探及。其中实块型6例,混合型22例,囊块型24例,机化型4例。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进一步形成的脓肿。根据脓肿的部位可分为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后脓肿和高位肌间脓肿[2],临床上以肛周皮下脓肿最为常见。手术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方法,由于以往诊断方法对脓肿的范围及液化程度诊断不明确,致使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盲目性。本组有6例声像图表现为脓肿形成早期,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4例明显吸收好转,2例脓腔形成定位后行手术治疗。高频超声可以较直观的显示病灶位置、大小、数量、成熟度、脓腔大小,多发脓肿之间是否相通,准确指导临床医生根据肛周脓肿与直肠肛管之间的关系,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确保彻底清创,引流通畅,为合理治疗,减少并发症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可广泛应用于肛肠科的临床检查。
[1] 盛光,白新华,郑凯,等.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59
[2] 高春芳.现代结肠手术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