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亚邰崇禧陆彩凤雍 明刘爱霞
(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吴江市体育局,江苏 吴江 215200)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刘昌亚1邰崇禧1陆彩凤2雍 明1刘爱霞1
(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吴江市体育局,江苏 吴江 215200)
实践能力不仅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人创新精神的基石。文章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其培养途径等进行探讨,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 实践能力 改革
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培养规格[1]。2007年教育部1号文件也指出: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2]。普通高校体育院(系)肩负着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质量必然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普通高校所培养的体育教育人才实践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概念、构成及其培养途径等进行探索与研究,总结归纳其一般规律,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准确把握能力的真正内涵,是深入研究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界定能力的概念,有学者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3]。黄希庭在《心理学导论》中提出: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4]。沈德立在《基础心理学》中将能力界定为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5]。但余楠把能力界定为: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人实现自身价值、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有效手段和积极力量,它包括体力、智力和实践能力[6]。由此可见,目前对能力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个体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人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的概念虽然已经在不同学科领域被广泛使用,但不同学者对实践能力这一概念实质内容的表述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指出:词源学视角的实践能力可以理解为实践的能力。具体而言,是指主体有目的、自觉地改造客体的能力,其中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客体是主体要认识或改造的对象[7]。有学者把实践能力分为基本实践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两个层次。基本实践能力是指完成某一指定专门业务活动或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属于单项技能的层次;综合实践能力是指独立办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解决综合问题层次的高级能力[8]。由此可见,对实践能力概念的界定,也分为两个方面,即主体有目的、能动地改造客体的能力和由基本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组成的能力体系。以上两种界定在文字表述和实质内容上均存在差异,表明大部分学者对实践能力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关于实践能力的内涵界定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实践能力,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种能力所构成的能力体系。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发现、分析、解决体育工作中实际问题的专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能力、运动竞赛能力、课外指导能力和体育科研能力。
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体育教学活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能力,是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体育教学能力强者,可以全面熟悉教材知识体系,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并建立能为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教师应确立重视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发展为一体的指导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树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提倡启发式、互助式、讨论式教学等。以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形式组织教学,解答教学活动中学生感兴趣和难以理解的问题。重视学生组织教学能力、表述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课堂教学与学生将要面临的实际工作的有效衔接,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体育教学能力。
课堂实习、专业见习和教育实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实习应注重与技术教学相结合,采用编写教案、带准备活动等方式以及学生试讲、试教、教师点评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教学能力。专业见习应加强与中学的联系,组织学生接触中学体育教学实践,观摩中学优秀体育教师示范课,并参与讲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育实习,将所学的技术、技能、理论知识应用到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并及时进行总结。
相关研究认为,近些年毕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掌握较好,基本能胜任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但运动竞赛能力却不尽人意。表现在理论水平低,实践不足、技能掌握比较单一等[9]。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各项目运动技术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各种级别的运动竞赛日益丰富,需要大量具有丰富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从事裁判工作,保证运动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
运动竞赛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能力结构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体育实际工作能力强弱的标准之一。因此,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不断提高运动竞赛能力,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运动竞赛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首先应具备热爱体育事业、为运动竞赛活动无私奉献的精神,其次要深刻领会和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能准确地运用于运动竞赛实际工作之中;第三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及时进行总结,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竞赛能力的培养,应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应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明确裁判工作的内容、性质及其在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应重视裁判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相关竞赛规则、裁判法的分析与解读,注重结合具体案例,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第三要采用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由专业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级别尤其是大型运动会的裁判工作,锻炼学生裁判工作实际操作能力。比赛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将学生的表现记入裁判考核档案,针对薄弱方面加强分析和进一步培养,不断提高培养效果。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校接受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必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和充实,才能融会贯通,进而服务于社会,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关研究认为,近年来,虽然一些体育院、系已开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往往把视线放在课内,忽视了课外活动这个培养学生能力的好阵地、好形式[10]。重视开展课外指导,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指导运动训练、课外锻炼的能力,对强化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个性、特长以及兴趣爱好,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指导,并与中小学、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等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中小学业余运动训练指导,担任体育公司、体育健身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健身休闲指导员,在高水平运动队、体科所从事体育科研工作等。通过课外指导,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运动训练和课外锻炼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既能检验自身掌握知识的应用程度,又能在实践中实现认识的飞跃,不断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提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体育科研能力是一种研究体育综合问题的能力,是体育教师运用科学方法、体育教育的规律,并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规律为体育教育服务,不断调查研究教学实践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并将其中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以指导实践的能力。相关研究发现,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学、训练中,创新意识不够,受传统方法的影响较大,墨守成规;科研方法掌握较差,且不能灵活运用;选题不科学,常常是教学工作总结,不能很好地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科学选题[11]。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不断提高体育科研能力,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体育科研能力,应建立健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运行机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体育科研活动,将学生科研工作纳入学校、学院(系)整体工作的管理机制中,纳入对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和学生综合考评中,统一安排、统一考核,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加强教师对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指导,实行大学生科研活动导师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整合、提炼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探索与争鸣的学术意识;设立学校、学院(系)本科生科研基金,鼓励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和申报课题,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潜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对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课题进行相应的资助,并选派教师指导,对立项课题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以开拓专业学习视野为目的,以新兴学科、交叉边缘学科的研究内容为主要对象的科研社团,或有计划地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专题报告,定期举办学术沙龙、科研专题讲座及大学生科研论文报告会等;培养学生在科研活动中探索、挖掘有关知识的技能,逐步形成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在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方法多元、效果明显。在学生运动竞赛能力培养方面,抓好制定培养计划、改革理论教学内容与方法、自编教学指导书、系统安排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裁判骨干、严格组织考核与晋升等环节;努力改革创新田径运动竞赛理论教学方法,采用个别化系统教学法,针对田径运动竞赛的教学内容,把竞赛规则、裁判方法、组织编排、场地器材等内容科学地分成多个单元进行教学,做到教学内容单元化,单元教学提纲化,教学时数节省化,课外阅读明确化,单元考核反馈化等,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能力培养效益。编写教案、测绘场地、课堂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也都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制定目标和计划、建立培养体制、加大科研教育比重、完善评价体系、引进激励机制的培养途径。我院学生参加的2007年全国田径大奖系列赛(苏州站)暨世界田径锦标赛选拔赛,2008年奥运会田径达标赛,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田径预选赛暨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亚洲田径大奖赛(苏州站)以及其他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实践活动,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和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苏州市体育局局长、教育局局长给予学生的评价为:“市级田径比赛,省级裁判水平”;我院还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获评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2个小分队被评为“江苏省社会实践优秀小分队”;2007-2009年期间,我院学生成功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数明显增加,其中立项国家级创新性研究项目2个,省级创新性研究项目2个,校级课题11个和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个,并有多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等。
实践能力不仅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人创新精神的基石。深入分析和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改革创新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机制、激励机制和自我完善机制,对促进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科学整合和有效发挥一切可利用的优势与资源,因人而异地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塑造,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体育教育人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2007.
[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215.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15.
[5]沈德立.基础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0.
[6]余 楠.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能力培养[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4):31-34.
[7]刘三朵,张冬胜.论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当代教育论坛,2004(9):43-44.
[8]周爱国.关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9.
[9]朱书祥.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3):92.
[10]薛留成,韩伟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活动与能力培养研究[J].体育函授通讯,2000(2):29.
[11]吴海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周立珍.体育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81-83.
Reform and Innovation on the Practice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Universities
Liu Changya1Tai Chongxi1Lu Caifeng2Yong Ming1Liu Aixia1
(1.Schoolof Physical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021;2.PhysicalEducation Bureau of Wujiang,Wujiang Jiangsu 215200)
The practice ability not only is one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to the quality of people,but also is the cornerstone of cultured human innovation.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interview,case analysis,the research does the study on the practice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universities of capacity-building connotation,construction and to explore the ways of cultivating,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improving quality-developed of person abilit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practice ability reform
G807.4
A
1004—5643(2010)10—0084—03
刘昌亚(198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