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天,张 翔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唯物主义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在分析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时,应贯彻辩证法思想,深刻理解运动竞赛与体育教学的相互联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坚持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辩证法分析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有利于客观评价运动竞赛作用并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有利于以运动竞赛方式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有利于改变我国青少年体质已连续25年下降的现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与“健康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联系是事物间相互作用的前提,没有联系的两个事物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两者联系性表现在:运动竞赛是运动技能以竞争、游戏方式的展示,属广义体育教学范畴;体育教学中对运动技术掌握程度的测试、比赛等又具有运动竞赛的特性。运动竞赛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除体育教学外,在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中广泛存在;体育教学中除运动竞赛外,还有技能学习、理论学习等方面内容。
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以及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也是变化的。《晋书·庚阐传》记载:中国晋代便出现运动竞赛(相扑),那时运动竞赛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并不密切。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始于其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在的运动竞赛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甚至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应一分为二地看待这种影响,但总体上这种影响如历史一般是曲折向前的。
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所以,一方面要重视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客观地正视阻碍作用。
1.3.1 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1)辅助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运动竞赛的竞争性和游戏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激发锻炼热情、实现对技术掌握巩固和运动训练的目的并养成公平竞争、顽强拼搏、团队协作等品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西方体育教育家们一致认为,游戏、竞赛、竞技体育对完成和实现通过教育制度来支持的主要教育目的有着独特的无可比拟的作用,是完成和实现教育目的特别适合的媒介。
(2)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运用运动竞赛,有利于将体育教学的教学、比赛等有机结合,让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合理;有利于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和完善运动技术,学习运动技能;有利于德育、体育等内容顺利开展。体育教学中没有运动竞赛,将难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学相长将难以实现。
(3)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竞赛的游戏性和竞争性可以给学生持久的刺激和新鲜感,能满足学生尝试新奇、刺激的心理特性。游戏作为文化的本质和意义,对现代文明有着重要价值,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游戏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所以,将运动竞赛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度。
(4)链接体育教学和校外体育。通过运动竞赛能有效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实现学校依法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提供有效途径。让校外体育和社会更加关注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的社会交流,有利于促进校外体育的发展进步,同时实现学校体育教学自身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健康中国”“健康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1.3.2 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负面作用 (1)过于功利化。运动竞赛极具游戏性与竞争性,社会关注度比较高,因此校外体育竞赛过于功利化的问题较为普遍;为实现学校依法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功利性影响便凸显。例如,为取得中考、高考体育考试优异成绩,有的学生选择服用兴奋剂;为获得运动竞赛胜利而服用兴奋剂、改年龄也不在少数。过于功利化的影响,不仅让学生的身体健康受伤害,还无法为体育教学树立积极的价值导向。
(2)安全问题。体育课堂教学最易发生学生安全事故,占64.29%;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占14.29%。而司法机关秉承学校对学生的安全负有保障义务,学校针对学生所采取的一切行动都应首先考虑必须使学生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观点,让学校、体育教师承担过多、过重的法律责任,结果将运动竞赛推向应被禁止的“危险游戏”范畴。所以,有学校的体育课成了散步课,甚至用缩短体育时间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运动竞赛便难以在体育教学中出现。
(3)资金投入问题。资金投入不是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直接影响,但有间接而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学中开展运动竞赛需要多方面的资金投入,包括运动竞赛开展时的直接投入以及在相应的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现场医疗支持、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投入等,这对学校体育来说是很难兼顾的,甚至直接制约了体育教学或运动竞赛的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资金分配、开展运动竞赛便显得尤为重要。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便是促进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1.3.3 矛盾的解决 解决矛盾的办法在于“两手抓”——重点抓主要矛盾、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首先,抓住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这个主要矛盾。毛泽东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出, “体育,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一旦身之不存,德智则从之而隳矣。”所以,不能因噎废食,要合理利用和引导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其次,不要忽视次要矛盾。抑制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负面影响本身就是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因为矛盾的双方总是此消彼长的状态。最后,矛盾本身也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所以,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性,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更具针对性,如在学生的安全事故凸显而严重制约体育教学发展时,则应将精力放在学生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的相关工作上来,严防其负面作用变成矛盾的主要方面。
运动竞赛作为竞争性和游戏性的比赛活动,可以促成体育教学目标达成,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度,链接体育教学与校外体育;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健康,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有重要作用。总之,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有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也有负面影响作用,如过于功利化、安全问题、资金投入制约等。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分析和解决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影响问题主要的方式方法。首先,要正视矛盾的存在:矛盾与竞赛无处不在,人的存在、出生和死亡都是竞争竞赛与矛盾的结果;运动竞赛与体育教学的矛盾亦如此。其次,解决矛盾时“两手抓”,将重心放在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上;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运动竞赛的阻碍作用,防止阻碍作用异化。最后,矛盾本身是变化发展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不同时期对运动竞赛与体育教学的影响作用的把握是不同的,要防止消极作用占主要地位。
健康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为保证学生的健康权利顺利实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运动竞赛十分必要。通过辩证法(特别是矛盾的观点)分析运动竞赛对体育教学的作用,有利于对运动竞赛作用客观评价并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有利于以运动竞赛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改变近30年我国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持续下降的现状,促进学生健康,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国梦”与“健康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1 ]毕进杰.学校体育倡导运动竞赛的依据[ J ].体育学刊,2013(5).
[ 2 ]胡小明.休闲体育论[ 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3 ]黄晓灵,黄菁,叶春,等.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现状及成因——以重庆市为例[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
[ 4 ]张静.学生权利及其司法保护[ M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 5 ]陈金鳌,蔡浩刚,陆阿明,等.少年体育参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2):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