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0-08-15 00:46团李月红农贵丹慧芬
体育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俱乐部院校职业

邱 团李月红农 贵丹慧芬

(1.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12;2.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邱 团1李月红2农 贵2丹慧芬2

(1.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12;2.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与反思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的对策,为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调研与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是在高职特殊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下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俱乐部既学习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已被当代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目前许多高职教育发达地区如:江苏、深圳、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高职院校已经尝试以体育教学俱乐部形式进行体育教学,既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全国有1100多所高职院校,成功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还很少。体育教学俱乐部能否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并可持续的发展下去,课题组通过调研,找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为理论基础、参照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的对策,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针对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利用图书馆、资料室、中国知网、文件汇编等资源收集相关资料。

2.2 访谈法

采用深度访谈、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与参加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体育工作委员会2009年会的高职院校主管体育领导、体育团队负责人、部分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交谈、深度访谈,了解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现状分析

3.1.1 体育课时量的压缩,无法完成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任务以及培养生产第一线高技能人才所必须的职业体适能

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的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授课时数减半,由原来的两年制体育课减少到一年制(有的学校甚至减到一个学期),无法完成纲要规定的体育课程对人才培养“五个领域”目标的要求。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对人才的职业体适能及动作思维要求更高。然而随着课时量的大量压缩,不仅无法完成纲要规定的“五个领域目标”,更无法完成高职学生未来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所需的职业体适能。

3.1.2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定位不够明确,体育教学仍沿用本科教学模式,没有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体育俱乐部教学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广泛采用的体育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参照本科院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下产生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主要有大球类、小球类、健身类、田径类、竞技类、棋牌类等。体育课类型有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归纳为三种: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没有重视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中还没有开设体适能教学,以上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仍沿用本科院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没有把高职体育的特殊性(职业性)即以能力本位为目标,为专业建设服务的理念纳入体育教学俱乐部进行教学。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岗位需求所需要的体适能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工作寿命的基础。开展体适能教学可以有效预防职业病,反之则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3.1.3 职业体适能教学资源呈现沿海发达地区较丰富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较匮乏的不平衡现象

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对地分类,可将职业岗位归类于五种身体劳动姿态:静态坐姿类、流动姿类、工厂操作姿态类、特殊岗位姿态类[1]。这五种身体劳动姿态所需的素质贯穿了人体的全身,包括心肺功能、肌力与肌耐力、身体肥瘦的组合与关节柔软度,所需的各种职业岗位体适能因岗位而定。我们认为职业体适能教学资源应为对各岗位素质有锻炼或辅助作用的模拟职业岗位所需体适能场所,包括各种器械、设施和环境。如:攀岩、定向越野、游泳、瑜伽、徒手或器械健身操等形式的素质拓展基地。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职业体适能教学资源研发成果比较少,所需经费比较昂贵,仅凭高职院校自身力量开展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上各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使得职业体能教学资源呈现沿海发达地区较丰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较匮乏的不平衡现象。

3.1.4 体育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师资现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多是从中专升格而来,体育教师大多未能按国家有关要求配齐配足,且项目技术单一老化,缺乏新技术、新项目,对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也缺乏专业技术和理论指导,无法满足现代学生丰富多彩、追新求异的学习心理;再者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而且许多学校对公共课(体育课)的忽视,体育教师进修、培训、提高学历的机会也较少。

3.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的对策

3.2.1 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出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由原先的中专升格而来,虽然办学层次得以提升,但实行的仍是中专或本科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普修课、选项课或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为主,教学内容开设的也主要是传统运动项目,并没有体现学生未来职业的需求。有少数高职院校已经涉及到职业体能训练的研究,并将职业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用于体育课教学,且取得一定成效,而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在积极探索中缓慢前进,以至造成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非均衡发展。因此,呼吁教育行政部门从宏观来考虑,积极进行科学研究,走访调研,尽快出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3.2.2 定位应突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殊性(职业性),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平台,探索高职体育教学模式

首先,应明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是以“能力本位”为目标,积极探索在实现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同时,为培养从事未来职业岗位工作的“准职业人”具有良好的健康水平、岗位特殊身体素质储备、动作技能储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储备和社会适应能力储备服务。

其次,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平台,根据高职教育“工学交替”的特点,发挥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灵活性,采用集中教学和分散式教学等方式灵活授课。同时构建体育信息文化交流平台,开设网络课堂和论坛,提供电子教材、教学录像片、辅助教材、体育游戏;学生锻炼记录、体质测试成绩查询、其他体育网站链接等,既实现师生在线互动交流,也能使学生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了解体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根据职业岗位对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选择与其相适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积极探索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学者蒋歌声等认为:开展“课(校)内外一体化”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有两种模式:一是“3+l”模式是指在通过第一、二、三学期体育基础课或选项课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第四学期职业实用性体育课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设置模式。二是“2+2”模式,是指通过第一学年体育基础课或选项课教学的基础上,第二学年采取完全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模式。此外,针对在企业实训、实习、顶岗的学生,与企业工会沟通联系,提升对学生企业体育文化的熏陶,进行校企互动,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缩短学生与企业、岗位的“磨合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3 积极开发和利用职业体适能教学资源,加强教材建设,创编地方性特色教材,注重校本课程开发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是在无成功模式借鉴的情况下开展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改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着职业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与本科的学科教育不同,不能生搬硬套本科体育课教学经验。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充分利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灵活性,立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以能力本位为目标,服务专业建设的要求,加强高职体育教材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性与民族特色,如沿海地区开发滨海素质拓展基地;中部地区开发定向越野、户外生存素质拓展基地;西部山区开发攀岩素质拓展基地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还可根据自身专业建设精选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体适能教学资源,与现代体育内容有机融合,依据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理论,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职体育教材,克服场地器材经费不足、师资缺乏带来的困难,突出地方体育教学特色,构建高职体育教材体系。同时,注重校本课程开发,鼓励教师挖掘整理课程资源,优化本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传统优势,自主开发、选用并实施符合本校发展的、具有理论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要,促进教材建设的科学化、多元化。

3.2.4 提高高职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学习领会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内涵实质,纠正只要专业教育,轻视甚至不要公共课等人文素质教育。明确高职体育“强健体魄、满足兴趣、提升素养、服务专业”的科学定位,大力加强高职体育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系统科学的体育教师培训机制,培训新技术、新理念,特别是职业体适能的培训,可以通过选派体育教师到企业社区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积累职业体适能教学经验,只有使他们真正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开展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使高职体育教学既能体现体育的健身价值,又能将体育教学作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4 结论与建议

要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出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平台,突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职业性),探索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3)积极开发和利用职业体适能教学资源,加强教材理论研究,创编地方性特色教材,注重校本课程开发;(4)提高高职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蒋歌声,瓮慧根.“课(校)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 College of Fitness Clubs for Teaching

QIU Tuan,et al.

(Guangx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ning,Guangxi)

In this paper,on the base of using the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 to research the current in college of fitness clubs for teaching.We should Summary and Reflect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 of finess clubs,improving the theory and reference to fitness clubs.

college;fitness clubs for teaching;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book=131,ebook=94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9年度体育专项课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管理运行模式研究》,课题号: GZYT2009010;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课题《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200911LX509;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度重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2009001031。

邱 团(1966-),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俱乐部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