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兰
(1.广西体育运动学校 南宁 530012)
对游泳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李秋兰1
(1.广西体育运动学校 南宁 530012)
对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认为:培养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在于选材适当;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从少儿时期开始;心理训练必须结合比赛进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心理是关键,比赛后应注意进行心理调整;心理训练是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游泳运动员;心理训练;综合分析
在当今高水平竞赛中,运动员们除了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外,还要提高心理素质,才能战胜对手。比赛越激烈水平越接近,心理素质越显得重要。我国不少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是较高的,但在一些国际重大比赛中往往发挥不佳。无论是对环境的不适应还是因心理过度紧张,这都是心理素质差、心理训练不够所致。心理训练不仅适用于高水平的运动员,也应从少儿运动员开始,在训练的各个阶段都缺少不了。本文就各个阶段的心理训练做一些探讨,希望能真正发现一些问题,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游泳训练中的参考。
心理因素对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是占有相当大比重的,水平相当的运动员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往往是心理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谁的心理素质好,谁就会取得胜利。心理素质的好坏,不单是靠后天的训练,先天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在选材时,不能只注重被选队员的身体素质条件,心理素质也不可忽视。心理素质的好坏与运动员的成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技术选材、生理选材选出的某些运动员,由于心理素质不好,训练水平高而竞赛水平低,就成了“练兵千日好,用兵一日难”的“板凳队员”。基于这种现实,将心理选材作为整体选材的一部分,已经成了公认的趋势。而心理上的一些主要特点,一般都是从少儿时期就形成了,如有些孩子从小就怕抛头露面,怕见陌生人,见人多就浑身不自在,心里发慌、害怕,无法做好要做的事;有些孩子却是人越多、场面越大,情绪就高涨,很善于表现自己;还有一种孩子是属于均衡型的,他们的心理较稳定,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在选材时,一般认为,后两种情况较适合参加体育运动的训练,且由于游泳这一项目对于运动员的水性、协调性要求较高,又很枯燥,所以选材时要挑选适应力、忍耐力、领悟力强,能吃苦,水感好的少年儿童。
对初学者而言,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培养从事游泳事业的感情,让其喜欢水,喜欢此项运动。一般从事游泳训练的少儿运动员年龄,只有7~9岁,由于少儿年龄的特征,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动、想动,甚至乱动是他们共同的天性,训练中满足其心态的方法是以“精讲多学”为原则,尽量运用少儿日常语言,使之易懂。处于这一时期的少儿运动员主要是打好基础的阶段,不能拔苗助长,不刻意要求成绩飞速提高,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自然、稳步地提高。但由于好胜心和大人们的期望,使他们急于获胜来获得赞扬,这往往起反作用,一旦受挫折时,则失去了对自己和此项目的信心。作为教练员应根据队员的特点,有意识地适时诱导,应仔细观察,注意表扬、鼓励他们,及时指出他们的失败和成功的原因。由于游泳形式较单调、枯燥,所以在少儿基础训练中根据少儿的心理特点,安排似玩实练的带游戏色彩的各种练习活动,如浮板打腿、追逐游、接力游戏等等,提高训练氛围,让小队员们爱水、爱游泳,对训练产生兴趣和愿望。在此基础上配合适当的陆上辅助练习,发展柔韧素质,培养节奏感、协调素质及快速动作的能力,提高少儿运动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德。
要培养一个好的运动员,比赛是最好的锻炼和训练机会。首先让运动员明白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而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去比赛。胜负并不是第一重要的,主要是为了对自己有一个肯定的评价,证明自己的能力。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一人独得23届奥运会4枚金牌,他除了具有非凡的才能和素质之外,还有强烈的自信心。在参加奥运会前他曾充满信心对记者说:“我参加比赛,原因是我爱它,从比赛中可以得到乐趣。”现在为数不少的教练员、运动员把名次看得过于重要,无形中给自己加重了心理负担,怕取不了胜,怕拿不到预定的名次争不到分。比如:在第10届全运会,某队有一位短距离全能队员,教练员对他要求过高,希望他能拿好名次,由于教练员没做好工作,致使队员心理负担过重,晚上经常失眠,白天训练常为一个技术动作没做好,常常出现烦恼、焦虑、急躁。在比赛中由于过度紧张,没有发挥出水平,他自己也遗憾终身。
作为教练员在临近比赛时,应多关心运动员本人,而不是比赛的成败及名次,注意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理顺思想,调顺情绪,激起斗志,增强信心。少去谈论与比赛有关的东西。可与队员一起回忆取得优异成绩的喜悦心情,使运动员以较好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总之,教练的职责就是帮助队员保持心理平衡,不要过于兴奋,过度紧张,帮他们树立应有的信心。
对于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来说,心理训练更为重要,因为越是高水平的运动员,他们的心理负担就越大,越怕失败。特别是在重大的比赛前夕,运动员心理上压力大,较紧张,训练时总想练得好一些,比赛时比出成绩,但是一旦训练遇到困难,就表现急躁或发脾气,这是心理上正常的反映,教练员不能光用大道理去做工作,而要注意结合技术、战术训练的各种心理训练,如模拟训练、意志训练、动机训练等等,要懂得运用心理学去指导队员。在生活上,运动员难免会出现些狂妄,目中无人。教练员不能过于放纵他们,要调动他们的自觉训练的积极性,在思想上和他们取得沟通,相互尊重,做他们的朋友。教练不可随便发号施令,以防形成逆反心理,要做兄长,不能当家长,与他们交朋友,真正掌握他们的真实想法,对症下药解开心理问题;获胜时要敲敲警钟,切不可使其自满、长脾气,要有更高的要求;失败后多帮助其树立信心,不可消沉,继续努力。另外,在平时也要多注意听听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并合理采纳。毕竟他们都是有多年训练经验,对自己是最了解的人。教练和运动员之间要产生一种默契、和谐,要有统一的目标并齐心协力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
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赛前他们的心理负担大,难以平衡。作为教练,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能应付随时出现的各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指导队员在比赛中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干扰,树立战胜自己和对手,取得好成绩的信心。
一场激烈比赛的经历,往往在运动员的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影响。一次比赛的结束,实际上是下一次比赛的赛前准备。明智的教练会从赛后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蛛丝马迹中找到运动训练的迹象,清除未来再战的隐患,赛后心理调整的意义,在于促进下次比赛以及运动员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
5.1 消除比赛带来的心理疲劳。比赛过程的心理活动异常迅速激烈,消耗了大量的精神能量和身体能量。产生心理疲劳。如因比赛中取胜后长期沉浸在高度兴奋之中,或因失败而长时间的忧虑、悲伤,这些都会消耗生理、心理能量,产生心理疲劳。消除比赛带来的心理疲劳可采用按摩、听音乐、观看文艺节目或郊游,使运动员的身心逐步得以调整和恢复。
5.2 正确评价比赛过程。对比赛的过程能否正确地进行评价,对运动员的心理恢复有很大的影响。赛后总结既要看到成功的一面,又要看到不足之处,让运动员对自身保持清醒的认识。客观地评价比赛的过程,找出胜利或失败的根本原因,不为一时的胜败所困扰,以轻松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5.3 赛后自我形象的修整。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自我形象有时会随着战局的变化而变化,胜利容易夸大、美化自己的形象。失败时看轻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因此赛后有必要进行自我形象修整。在头脑中还原自己本来面目除去夸大与歪曲缩小成分。比较自身形象中的长处与短处,使前者发扬,后者抑制,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全面发展。只有及时做好赛后的心理恢复,才有可能提高运动成绩。
培养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在于选材适当。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从少儿时期开始。心理训练必须结合比赛进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心理是关键,比赛后应注意进行心理调整。心理训练是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运动员的心理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运动员中普及心理训练对提高我国游泳运动员心理素质和临赛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2 丁雪琴,刘淑慧.体育运动与心理.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3 体育运动学校《游泳》教材编写组.游泳.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Discussing The Training of Mental of Swimming Athletes
LI Qiulan
(Physical School of Guangxi,Nanning,Guangxi)
Discussing the training of mental of swimming athletes.considering that good mental should basis on good Stuff,to Combine with mental and match,swimming player should have nice train from childhood.The player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mental adjustment when ending the match.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effect the mental of train is the level of sport technolge.
swimming player;mental training;comprehensive analysis
book=95,ebook=135
李秋兰(1964-),女,广东肇庆人,讲师,研究方向:游泳运动员心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