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型地理景观与地理微型课程开发

2010-08-09 09:58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519000李万涛
地理教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香炉珠海景观

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519000) 李万涛

一、微型地理景观与地理微型课程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中,用于对圣城耶路撒冷总体美景的描述。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Von. Humboldt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引入到地理学中,并将其解释为“一个区域的总体特征”。

本文所述的微型地理景观是指以某一单一地理景观,如云贵高原的某块梯田,或以某一标志性景物为中心的较小区域的景观,如以珠海渔女为中心的香炉湾海滩。微型地理景观往往是该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集中体现,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留下的烙印。本文所述案例“珠海渔女—香炉湾海滩”微型景观就集中反映了珠海建市前作为一个渔业县,海岸曲折、岛礁密布这样一种区域特征。微型地理景观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如上海的东方明珠、济南的豹突泉、黄河上游的壶口瀑布、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等。

微型课程也称为小课程。它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兴起的、以突出一项中心内容或主题,由教师或学校自主构建的短期课程。它长则一两个月,短则一两个课时。

利用微型地理景观开发地理微型课程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是微型地理景观普遍存在,课程资源丰富。二是地理微型课程短小精悍,课程开发难度小,教师工作量不大,适宜深度探究和解析。三是微型课程通常以专题形式呈现,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开发建设成易导易学的课程后,可以常态化实施,便于不同教师和学校的交流与共享。

广泛开发地理微型课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学生视野,展示教师专业特长和新课程魅力,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使之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进而提高地理学科价值和综合性学习的水平。

二、地理微型课程开发案例

(一)课程主题

“珠海渔女—香炉湾海滩”微型景观简介:珠海渔女位于珠海市中心城区吉大沿海的香炉湾畔,以渔女为中心,半径100米内礁石林立,有沙滩、岩滩、暗礁、堤岸、海蚀洞、海蚀沟漕等。香炉湾岸边山林密集,铁芒箕、台湾相思随处可见,不远处还有几种少量的红树林植物。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对“珠海渔女—香炉湾海滩”微型景观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发觉其中隐藏着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2.以珠海渔女的未来为题材,探究地理环境将会怎样影响渔女,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三)课程计划

第一阶段:课程前期准备。收集“珠海渔女—香炉湾海滩”微型景观的详细资料;确定适宜观察的项目和观测点;拍摄观测点照片,用于引导学生课堂初步探究和观察。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初步探究,安排1课时。

第三阶段:微型景观实地考察,安排2课时。

第四阶段:“珠海渔女—香炉湾海滩” 研究成果展示与评价,安排1课时。

(四)课程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课堂引导学生初步探究”教学实录

6.教师:分发珠海渔女微型景观图片3 ~ 6给各小组。7.学生:分小组讨论图片上微型景观所反映的地理信息(5分钟)。8.教师:请各小组在讲台上,对照珠海渔女微型景观投影片讲解。9.学生甲:图片3反映了30余年来风化作用与海浪侵蚀作用对珠海渔女的影响……学生乙:图片4反映了海洋污染的状况……学生丙:图片5反映了珠江流域水土流失、珠江口西岸海水浑浊、多泥沙的现状。珠海磨刀门每年因泥沙淤积陆地向海洋推进100多米……学生丁:图片6上铁芒箕是华南酸性土壤上典型的指示植物。红树林是珠海原生态环境下大量存在的护岸林植物,现市区已罕见……10.教师:事物都是变化的,渔女也如此,渔女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提问:渔女与哪些地理因素有关?学生甲:与地壳运动有关……学生乙:与气候变迁有关……11.教师:投影展示印度洋海啸、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等新闻报道。提问:让我们设想,如果一万年后再看渔女,它会是什么样子?地理因素将怎样影响渔女?学生甲:可能地壳上升,渔女上岸了……学生乙:可能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渔女“潜水”了……学生丙:如果环境污染,渔女变臭了……12.教师:课堂总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地理要素对微型景观的影响为主线,发散思维。通过新闻媒体上重大地理事件,联想这些因素对该地理景观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其余略)

(五)课程评价

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生的成果可以是关于渔女—香炉湾微型景观考察的小论文,也可以是配有说明的摄影作品或观察记录、地理现象分析等。

三、地理微型课程的定位与构建思路

1. 地理微型课程是跨越初一至高三的短期校本课程。

地理微型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地理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开放性选修课程。它需要校本开发,更需要区域协作,将其打造成涉及多种地理要素、涵盖自然与人文多项领域、一校多课(课程)、一课(课程)服务多校的地理微型课程超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更多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

2. 设置适切的课程目标,构建可操作的课程架构。

地理微型课程既然是一门课程,就必须具备课程的基本要素,如: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即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型景观也只有以课程的形态整体构建,才能使之常态化实施,这也是课程与一般活动的区别所在。与此同时,地理微型课程又不能像长期课程那样“大而全”,必须体现“短小精悍”、“操作灵活”的特点,这就要求地理微型课程必须设置适切的课程目标、相对完备的课程计划并具一定的弹性,以便师生选修。

3. 以校为本,精选地理微型景观。

地理微型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其空间选择以就近为原则,便于师生探究。其景观素材需典型而直观,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或反映典型的地理事物。考察内容通常须看得见、摸得着。

4. 以观察为基础,探究现实的微型景观。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思维最重要的源泉”。地理微型课程实施中,无论推断地理成因或探求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都必须对微型景观现实的表象进行细微的、系统的观察。只有以观察为基础,收集到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丰富的表象储备,才能洞察他人不易察觉的事实细节。具体而言,一是做好观察前准备工作,收集必要的资料,对学生提出观察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培训其考察技能;二是做好观察的指导,包括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顺序,做好原始考察的记录,掌握原始素材;三是做好总结与分析,包括对微型景观的记录,标本、图像的整理、对比分析、结论推断及假设验证等。

5. 以地理要素对微型景观的影响为主线,发散思维。

地质历史过程缓慢且不易察觉,但时间是无限的、变化是永恒的,只要有足够时间,任何地理事物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散性思维是对同一问题或事物开展多角度、多方向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由于形成地理事物的要素错综复杂,某些微型景观的形成和变化具有“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的可能,这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具体实施中,一是可以结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发散思维,如:印度洋海啸发生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海啸对珠海渔女的影响;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可以讨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渔女的影响。二是要克服定势思维的束缚,多采用逆向、多向思维,穿越时空变换,充分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论上,对微型地理景观的探究是无限的,但结论必须科学实据,切勿牵强附会。

珠海市近年的实践表明,微型地理景观普遍存在于各个校园周边。以校为本,以课程的形态将微型地理景观打造成地理微型课程,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更深受师生喜爱。

猜你喜欢
香炉珠海景观
程家玉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珠海开放大学
一个铜香炉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香炉的养鼻之道
风口浪尖上的珠海银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