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海洋”教学设计

2010-08-09 09:58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初级中学200093毛云辉
地理教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海盗读图海洋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初级中学(200093) 毛云辉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地理》2007年2月第2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二章第五单元。”

1.内容分析:世界的海洋,是继河流与湖泊以后的一节综合性课。主要由关于海洋的四个概念、海底地形、海洋资源、保护海洋四部分组成。概念定义部分是属纯自然地理知识,具体到海域名称等内容上学期的区域地理已学过,联系起来学习学生会觉得有兴趣、有印象。海洋资源、保护海洋虽属人文地理知识,但是概括性强,没有具体东西,与学生切身感受相距甚远,显得空洞,学生一看就知道、书本一放就忘掉。

2.结构分析:课改后的地理教材,注重学生经验知识与生活经历,结构上先区域,后系统。上学期学生对各大洲部分国家或区域的海陆分布、位置等有一定的了解,“世界海洋”这节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全方位梳理,并形成理论性的概括总结。

3.教学资源利用:针对海底地形这一教学内容,我根据实际情况把这部分内容取消,然后通过网络、新闻等获取新的教学资源补充、调整、重新设计了这节课。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是控江初级中学预备年级三班的学生。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及考试成绩两级分化较严重。

2.基本上呈女生好学、部分男生散漫状态,平时对其他同学上课有影响,同时有部分男生在地理学科上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持续时间不长。

3.全班学生上学期参加过本人开展近一个月的项目学习研究性课《关注俄格冲突》,对地理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重点是“边缘海与内陆海、海湾与海峡”等概念理解、运用,这需要教师指导,特别是读图、识图训练,有一定的难度。

2.“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内容空泛,记忆内容属于低层次的学习目标,但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

以思维训练为重点,注意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有效。所以我对教材的处理原则就是灵活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材。

1.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把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拓展,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

2.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寻找军舰护航打击海盗的航线等活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提供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识图训练为主线,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本质上注重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3.运用热点问题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展示交流、学习日志等方式。如何把自然地理知识变活,学起来有趣,我采用项目学习、情景、事件为中心,以热点事件引入,激起学生兴趣,变成生活、社会中的地理。特别是以当下发生的事件引导学生关注,通过分组活动达到知识点落实与应用。其中本节课的高潮就是列出军舰护航打击海盗的航线活动。

本节课也把区域地理内容中有关各大洲海洋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也对上海市乡土地理内容进行了铺垫,为学生以后学乡土地理打下一定基础。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海盗旗图片。

2.学习新课

活动一:海盗在哪里?由学生经验知识(在海上,水上,海洋上,加勒比海盗、索马里海盗),引导学生理解海与洋的关系。教师板书:世界的海洋,并问:为什么不叫洋盗?

(1)教师展示“索马里海盗猖獗的区域图”,指导学生读图、识图,寻找加勒比海与索马里。问:除了海与洋不同,海与海也有不同,请仔细观察红海与阿拉伯海的不同(提示:分布位置与轮廓形态上看)。

(2)学生归纳海与洋的区别和联系。

(3)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图文:海峡与海湾的轮廓形态与定义。教师小结“边缘海和内陆海、海峡与海湾”。

活动二:训练学生读图、识图。看空白图,判断海湾、海峡、边缘海与内陆海。

问题:海盗为什么出没在海湾与海峡附近?学生联系前后知识思考探究。教师小结:海湾与海峡在海洋交通、军事中的作用,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学生分三大组,分别扮演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海军,列出各自国家军舰从本国出发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护航航线,然后选出代表到讲台前利用google地图,向所有同学展示路线。

3.拓展探究:海与上海的崛起。

六、教学评价

1.本节课采用探究型学习中的评价量规评价方式,如下表所示。

小组活动记录表

设计分别从速度、准确度、表达能力、组织纪律、参与度等方面来评价各小组的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不仅仅是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重视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方面能力,创设有助于学习的课堂文化,以此促成学生在课堂是有积极有效的学习态度与结果,达成课堂教学有效性。

2.作业:我用两个拓展型的题目,学生可以两选一。一是把今天上课的感受与思考整理出来;二是撰写“海与上海的崛起”。这两个探究性题目本身就吸引学生进行高级思维,是这节课学习的延伸。

七、教学反思

第一,地理人文思想对我教学的影响。百年畅销人文地理经典书籍《地球的故事》作者房龙说:“我竭力所写的是一部‘人的’地理,因为我坚信,任何一块土地的重要性完全取决于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以科学、商业、宗教或某种艺术形式为全人类的幸福所做出的不论大小的一切贡献。”“房龙在写遍了全世界后,却小心翼翼地告诉人们,我们竟然都生活在同一颗行星之上,每个人的幸福和灾难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幸福和灾难,我们所有人都应为我们碰巧共同生活着的世界是否安宁负起责任。”(亚马逊网上书评)

以上这些话对我作为地理教师来讲深有启发。所以对“世界的海洋”的学习,我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生成过程与结果,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我的授课重点不是记住多少种可以利用的海洋资源,怎么保护海洋,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一种自觉意识。在初中阶段培养保护资源意识很重要,对自然有着真实的怜悯关爱意识,对人的一生行为都会有影响。另外,初中地理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在这节课上从活动“海盗在哪里”、“判断哪里是海湾、海峡、边缘海与内陆海?”一直到小组活动“列出各国军舰护航打击海盗路线”等都是学生兴趣昂然地读图、识图,相互交流指导。

第二,“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论题,主要阐明地球表层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教育教学离不开生活。这也是我在设计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本理念。地理与人类息息相关。这节课上的所有教学过程设计都与人类当下的活动紧紧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我不特别强调一定要让学生把关于海洋的概念搞清楚或者花太多的时间,因为这节课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

第三,地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有一个寻找航海路线的情景创设。我一开始设计时用了当周的新闻:“丹麦、台湾、美国三艘被海盗抢劫的船只”,学生分三组分别作为被抢国家船只,列出各自的航运路线。这对学生来说很有趣,事实上学生确实也非常兴奋,主动地认真读图并相互商讨航运路线,但教研员曹老师向我提出会不会造成一种负面的影响:让学生感觉这个世界的美好正被邪恶吞噬?于是在曹老师的建议下我把情景创设改成各小组分别扮作中国、美国、英国海军,列出各自国家军舰护航打击海盗的路线。同样是找航海路线,这次就给学生一种邪不压正的教育,中间我又简短地引入从网络上获得的中国海军自明朝郑和后六百年来第一次的海军远征,对学生起到了爱国情感、全球意识的人文教育。网络上正面的资料引入,天长日久就会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海盗读图海洋
海盗
“海盗”变身暴走狂
我才不想当海盗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海盗,又见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