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乡土地理教科书编写体例的比较与思考

2010-08-09 09:58延边大学133002
地理教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体例三本正文

延边大学(133002) 韩 晶

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乡土地理内容标准部分明确提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计划中,并切实加以落实。”新课改至今已经有八个年头,在这八年中,我国的乡土地理教科书编写工作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全国各省市或地区都依据本区域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乡土地理教科书。本文选用北京市海淀区的《海淀区地理》、上海市的《上海市乡土地理》以及吉林省的《家乡》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我国乡土地理教科书在编写体例方面的特点,希望为乡土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一、乡土地理教科书编写体例的分析

1.《海淀区地理》的编写体例

图1 《海淀区地理》的编写体例示意图

《海淀区地理》采用的是分章的编写体例,章下直接设目。每章后设有一个“实践活动”栏目,“实践活动”由几个问题组成,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一章内容之后,走出课堂,采用访问、参观、实践等学习方式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课文系统由正文和“知识卡片”共同构成,“知识卡片”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主要是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包括相关的历史小故事、景观介绍、名称解释等等。图像穿插在课文中,类型包括地图、景观照片、统计图,其中以景观照片的数量居多。《海淀区地理》中的作业系统形式比较丰富,除了每章后的“实践活动”,还有“读图思考”、“做一做”、“讨论”等栏目。其中,“读图思考”一般安排在图片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图,学会在图中寻找问题答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做一做”中包括填空题、问答题、绘图题等,有的是对书中内容的巩固,有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探究。“讨论”的内容一般是既与学习内容相关,又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在关心身边事物的同时,认真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另外,讨论的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上海市乡土地理》的编写体例

图2 《上海市乡土地理》的编写体例示意图

《上海市乡土地理》采用以专题为单位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编排,专题下设目。每个专题的正文前设置“导言”,由几行文字组成,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先行组织者”,既可以让学生对本专题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地了解,又可以引发思考,唤起学生对本专题内容的关注。“合作·探究”栏目设在每个专题的最后,注重采用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课文系统由正文和“读读想想”两部分组成,“读读想想”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图像系统类型更为多元,包括地图、景观照片、统计图、示意图和遥感影像。《上海市乡土地理》中正文两侧的小问题设置很有新意,与课文相伴出现,其数量较多,几乎页页都有,而且内容涵盖范围广,大多数是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在课本中不能找到对应的答案,而是要靠平时观察和积累,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教科书的趣味,而且使学生更容易把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如果说“小问题”的设计比较生活化,那么“说说做做”的问题就更学科化一些,需要学生联系所学内容进行解答,有一些知识点也穿插在问题之中。

3.《家乡》的编写体例

图3 《家乡》的编写体例示意图

《家乡》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科书体例编写方式,即单元下设课,课下设目。每个单元开篇,除了文字的导言,还选择一副与本章内容相关联的景观照片,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入。每单元的最后部分是“活动”栏目,以课题的形式展开编排,并明确提出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要求、活动过程和活动总结。课文系统中设有两个特色栏目,分别是“小资料”和“阅读资料”,“小资料”主要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和深化,而“阅读资料”则是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扩充。图像系统中不仅有地图、景观照片、统计图,还加入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图片,意在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系统中,除了单元后设置的活动外,还有课内进行的“小活动”,以及“探究与实践”栏目,其中“小活动”是与书中内容联系较多、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探究与实践”需要学生联系生活的部分较多,意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二、乡土地理教科书编写体例的比较

1.编写体例的不同点及产生原因

(1)结构体系不同

从上面的体例示意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的结构体系是按照三种不同形式进行编排设计。其中《海淀区地理》采用的是“章→目”;《上海市乡土地理》采用的是“专题→目”;《家乡》采用的是“单元→课→目”的结构体系。

(2)导引方式不同

《海淀区地理》每章的开篇处并没有使用明确的文字或者图片导引本章内容;《上海市乡土地理》采用的是文字导引的方式,在每个专题名下设“导言”栏目;《家乡》中每单元的开篇用图文共同导引,而每课又设计一段文字导引。

(3)实践活动栏目的侧重不同

《海淀区地理》中只设计了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在参观实践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上海市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栏目大部分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较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家乡》则把每一次的实践活动设计成课题形式,对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规定都比较明确。

究其产生差异的原因,笔者认为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这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涉及的范围不同,有的是整个省,有的是整个直辖市,还有的是直辖市内的一个区;其次,各区域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等都存在一定差距;再次,不同的乡土地理教科书的编者不同,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选择、个人的思维特点、教科书内容的设计方式等方面必定会呈现出一定的不同之处。

2.编写体例的相同点及产生原因

(1)栏目设置比较多样化

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的栏目丰富多彩,包括:知识卡片、读图思考、实践活动、读读想想、说说做做、活动、探究与实践等等。不同栏目分工明确、功能各异,都以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为宗旨。

(2)知识点不拘泥于正文中

正文不是乡土地理教科书中唯一重要的组成要素,乡土地理中设置的丰富多彩的栏目中也涵盖了一部分的知识点。学习教科书时不能只关注教科书中正文的内容,也要注意认真阅读并解答其它栏目中的内容。

(3)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与其它地理教学内容相比,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都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很容易将书本上的内容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乡土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基地,学习乡土地理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都比较注重对作业系统的设计,要求学生走出课堂,用心观察身边的地理事物,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正是乡土地理教科书区别于其它地理教科书的重要标志。

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呈现出以上的相同之处也不是偶然的,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乡土地理部分的内容提出了明确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任何一本乡土地理教科书都要在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上展开编写;其次,乡土地理教科书的使用者是初级中学的学生,儿童在相同的年龄段表现出比较一致的心理和认知等方面的特点,任何一本教科书都需要满足使用者的特点;再次,中学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和方法在不同的阶段必定会呈现出主流趋势,太过“另类”的教材还是不可能被广泛接受。

三、对乡土地理教科书编写体例的思考

通过上述对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的分析,可以看出,乡土地理教科书在体例的编排上呈现出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采用怎样的结构体系编排比较合适?

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构体系。这里把《海淀区地理》的“章→目”和《家乡》的“单元→课→目”结构体系划为“章节体”;《上海市乡土地理》的“专题→目”的结构体系划分为“专题体”。“章节体”更注重于学科的体系,是比较传统的教科书编排方式,结构严谨,适用于地理学术专著或大学地理教科书,而对于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关注不够,也不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专题体”结构比较简单,形式灵活,便于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是其缺点就是专题与专题之间的逻辑性不强,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乡土地理知识体系,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

可见,两种教科书的编排体系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乡土地理教科书的结构体系不必追求过分的统一。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采取“专题体”的结构体系,教育水平不够高的地区仍可以采取传统的“章节体”的结构体系;教科书涉及范围较小的可以采取“专题体”的结构体系,教科书涉及范围较广的可以采取“章节体”的结构体系。总之,在设计开发本地区的乡土地理教科书时,既要立足于本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要考虑本地区教师能力水平、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等状况,开发出真正适合本地区学生学习的乡土地理教材。

2.栏目设置越多样化越好么?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教科书内容大多是以正文的方式呈现为主,就连插图也比较少,基本上没有其它的栏目。而现有教科书经过了多次的改革,版面结构越来越丰富,栏目设置也越来越多样化。通过上述对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分析可以看出,除正文外,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都设计了5、6种的栏目,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内容和功能相似的栏目设置。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究竟设计多少种辅助栏目是最适当的呢?栏目设置越多样化越好么?

栏目设置的主要作用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教科书内容的设计过于单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科书中栏目设置的过多,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版面过于复杂,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重点,还可能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所以,在乡土地理教科书的编排过程中,不必刻意追求栏目的多样化,要选用与教科书内容相关度最高、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加入教材,掌握好正文和辅助栏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做到教科书中的每一个栏目都有自身独立的特点和功能,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栏目的多样化。

3.乡土地理教科书的中心是什么?

早在1929年,竺可桢在《地理教学法》一文中就提出:“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须自本土地理着手”。地理教学应该从已知到未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地理见闻入手,推广至学生日常不容易接触到的内容。所以,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内容的基础这一作用已经被广泛接受。所以很多人认为乡土地理教科书的中心在于传授给学生乡土地理知识,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在中学,乡土地理的教学课时并不多,所以乡土地理教科书的内容也不可能是全部涵盖、面面俱到的。学习乡土地理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多少乡土地理知识,而在于通过对乡土地理的学习,让乡土地理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载体,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热爱学习地理。因此,乡土地理教科书在编排中应该加入更多的形式多样、符合学生认知的实践活动内容,把乡土地理教科书作为一种依托,使得知识的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及能力的培养更好的结合起来,使乡土地理教科书更具有学习的意义。

猜你喜欢
体例三本正文
更正声明
更正启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三本院校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与构想
Solution of the Dipoles in Noncommutative Space with Minimal Length∗
这三本,你家有吗?
“三本提”葡萄芽变“11-06-25”的遗传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