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斌
(浙江省财政厅财税政策研究室,浙江 杭州 310006)
关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国内外文献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探究。Kuznets(1969)在对美国1948-1966年经济增长状况的分析研究中特别强调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认为经济增长的10%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多国数据的比较分析,他揭示了三大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比重上升[1]。Chenery(1960)等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揭示了准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一般特点,将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转变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第一阶段、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阶段以及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阶段[2]。
国内许多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有深入研究。刘伟、李绍荣 (2002)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发现,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第三产业拉动的,而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因此,只有提高第一、二产业的效率,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3]。郭克莎 (2000)通过第三产业产出结构、就业结构以及投资结构变动的国际比较,分析了其发展变动的一般趋势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差别和问题,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该产业比重的提升、就业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平稳增长、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结构优化等都具有重要作用[4]。王琳 (2008)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长三角16个城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的水平[5]。葛新元、王大辉等(2000)利用我国1952-1997年的数据,计算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现经济增长的13%是由行业结构调整贡献的[6]。综上所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同样会导致经济结构的高变换率[7]。
2008年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第三产业却只占GDP的40%,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在资源和环境承受巨大压力等不利条件下,探讨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来增强浙江经济发展的活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利用1978-2008年浙江省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通过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三大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的数据为《浙江省统计年鉴 (2008)》和浙江省统计局网站发布的统计公报中的2008年浙江省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值以及由这些原始数据衍生计算的对数取值,样本区间为1978-2008年。GDPt=第t期的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数据,YCt=第t期的浙江省第一产业增加值,ECt=第t期的浙江省第二产业增加值,SCt=第t期的浙江省第三产业增加值 (限于篇幅,数据不予详列)。
序列平稳性检验方法有很多,如ADF单位根检验、PP检验等,本文采用扩展的迪基-富勒(即ADF)单位根检验方法[8]。检验方程形式为:
从表1得到的结果,水平序列的ADF值均大于临界值,水平序列都是不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一阶差分序列的ADF值均小于临界值,经过一阶差分后达到平整,都属于一阶单整序列。
表1 各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
1.协整检验。前面我们对各序列进行单整检验发现,四个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达到平整,是一阶单整序列。采用Johansen(1995)提出的关于系数矩阵Ⅱ的协整似然比 (LR)检验方法进行协整(co-integration)关系分析,能够衡量这种偏离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这也是建立VEC(误差修正模型)的前提 (见表2)。
表2 lnGDPt、 lnYCt、 lnECt、lnSCt协整检验
表2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迹统计量LR=80.32>7.86,所以拒绝零的原假设,即认为四个时间序列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在至多一个的原假设中,迹统计量LR=20.21<9.80,接受最多一个原假设。因此,我们可以判定各时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
2.误差修正模型。运用Eviews5.0计量经济学软件,我们得到如下的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项为
误差修正项反映出两点重要的信息。第一,误差修正项本身表明了三大产业与GDP之间精确的长期均衡关系。三大产业所对应的系数表示:当第一、二、三产业都增长1%时,将引起GDP的增长分别为-0.0294%、0.5035%、0.5201%。第二,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反映了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其系数符号为负,表明误差修正项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当经济增长短期偏离长期均衡时,三大产业将以0.3387的调整力度对经济增长进行回调,表明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修正能力。
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确定三个产业对浙江GDP冲击的时间轨迹,响应时间设定为10期。
1.浙江省GDP对第一产业的动态效应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GDP对第一产业的冲击主要为负向响应。在前6年,第一产业对GDP的冲击效应较为明显,呈现一个谷底形状。第一产业对GDP的冲击在第3年达到最低值 (-0.018907),即第3年第一产业增长1个单位,引致GDP下降0.018907个单位。从第6年开始,第一产业对GDP的冲击效应虽然有小幅波动,但总体的冲击效应在逐步消失。研究分析表明,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对GDP的增长有反向冲击效应,而且主要集中在前几期。
2.浙江省GDP对第二产业的动态效应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GDP对第二产业的冲击均为正向响应。在前5年表现得较为明显,前5年的响应呈现一个山峰型形状,并在第3年达到顶点 (为0.021578)。从第5年开始,第二产业对GDP的冲击效应开始减弱并逐步收敛,第10期的值为0.001224。另外,GDP对第二产业的冲击正向响应前5年明显高于后5年,前5年的累积效应为0.054872,后5年的累积效应为0.010091,这表明第二产业的冲击对GDP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前几期。
3.浙江省GDP对第三产业的动态效应分析。当第三产业冲击发生后,第2年GDP即出现正向响应,前7年浙江省GDP对第三产业冲击的正向响应持续性走高,且在第7年到达最高点 (为0.058529)。此后,GDP对第三产业冲击的正向响应缓慢开始回落,但还是保持一个较高的正向响应水平 (大致趋于0.05)。此外,GDP对第三产业冲击的累积效应也非常明显,前5年累计效应为0.126032;前10期的累积效应为0.409501。上述分析说明,第三产业对GDP的正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且累积效应明显。
图1 GDP对一产的脉冲响应
图2 GDP对二产的脉冲响应
图3 GDP对三产的脉冲响应
为加强GDP与产业结构作用关系的认识,本文进一步利用方差分解考察产业结构对GDP的效应。由表3可知,GDP变动受自身冲击影响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自身的冲击逐渐减弱。从产业结构对GDP的影响来看,短期内 (如滞后2、3期时)第二产业的冲击对GDP变动影响最大 (分别为4.04%、5.13%),高于第一、三产业对GDP变动的贡献度。但从长期来看,GDP变动受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呈现一种减速增加的态势,到第10期达到了48.33%,超过了GDP自身冲击的影响。而第一、二产业对GDP的影响则呈一种减速降低的趋势,对GDP变动的贡献度降到2%左右。由以上分析得知,短期内产业结构对GDP的影响主要由第二产业来解释,长期则主要由第三产业来解释。
表3 LNGDP的方差预测分解
根据以上对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对浙江省三大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浙江省GDP和三大产业本身的时间序列都不具有稳定性,但通过协整检验表明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反方向变化趋势,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与经济增长呈同向变化趋势。这一点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经验是相符合的。
2.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从长期来看,第三产业的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动态冲击和贡献度最大,而第二产业的变动在短期内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冲击和贡献。从效率角度来看,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均没有明显贡献。
综上所述,无论是长期的静态均衡分析还是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浙江省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力巨大,而第二产业次之,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最不明显,甚至存在反向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我们有如下建议:第一,客观分析浙江省目前的产业现状,有效梳理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重点加强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第二,提高产业层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浙江的经济增长依然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浙江省还必须高度重视第二产业的发展。例如,以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提高整体产业水平。
[1][美]西蒙◦库兹涅茨著,常勋译.各国的经济增长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2-173.
[2][美]H◦钱纳里,[美]S◦鲁宾逊,[美]M◦赛尔奎因著,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17-138.
[3]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4]郭克莎.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 [J].财贸经济,2000,(10):51-56.
[5]王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2008,(4):18-23.
[6]葛新元,王大辉,袁强,方福康.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0,(2):43-48.
[7]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6-57.
[8][美]古扎拉蒂著,林清泉译.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0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