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韧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 200433)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开拓资本市场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直接融资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融资模式仍然在大规模调动储蓄、聚集资金支持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非上市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机会,因此决定其经营和成长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向银行贷款,为确保信用可获得和降低融资成本,企业与银行建立密切的银企合作关系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起的密切的银企合作关系是否对企业真正具有价值?银企之间维持何种关系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的资产规模、财务风险以及公司治理特征等因素对银行贷款定价是否也有显著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利用全国性非上市企业的样本调查数据通过定量实证研究予以解答。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银行和企业是两个重要的经济主体。作为金融中介体,银行是主要从事存款和贷款业务的金融部门,是经营货币与信用的特殊企业。它通过创造和交换合约使资金在存款人与借款人之间发生流动。而所谓 “银企关系”,是指 “商业银行与企业客户之间超出一般简单的、匿名的金融交易之外的一种联系”[1]。银企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银企之间的关系状态与行为方式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经济学者把有关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金融中介论和银企关系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在借款人与存款人之间能够降低交易双方的不对称信息,从而使其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更特殊的意义。
Boot(2000)[2]总结了银企关系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基本特征,认为它能够给银行和企业带来以下五种潜在的收益:一是长期化使信息利用程度提高,这将鼓励贷款银行的信息生产与监督;二是可以形成灵活的、隐含的长期贷款合约;三是合约中含有消除代理成本条款,长期关系依靠各方竞价能力将使低成本谈判成为可能;四是贷款合约中时常包含抵押和个人担保,长期关系能够确保有效监督与利用高成本抵押品;五是关系借款有助于在关系期间对贷款项目的成本分担,这特别有利于那些新成立的信息不透明的企业。
实证研究发现,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有助于借款人获得银行优惠利率和减少抵押品要求,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3][4]。但是这一观点在国外学者中并未得到一致认可。例如,Angelini et al(1998)[5]和Degryse et al(2000)[6]分别对意大利和比利时银行所作的研究表明,随着银企关系的加深,银行对借款人所要求的利率也在上升。而Petersen and Rajan(1994)[7]的研究发现,即使银企关系的延长可以使监督成本下降,但关系银行对借款人的贷款利率并没有降低。理论研究表明,密切的银企关系会使关系银行取得信息垄断地位,它将会通过建立长期关系来维持对这种优势的长期占有,以达到对借款人的 “信息俘获”并据此获得高额垄断性租金的目的。事实上,Rajan(1992)[8]就发现,关系银行在银企关系建立的初期会先对借款人降低贷款利率,随着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再提高利率以取得补偿,这就是所谓 “套牢”(holdup)问题。Machauer and Weber(1999)[9]注意到,特别是较大的德国公司,如果仅同一个主持银行建立关系,他们就会面临较高的利息费用。解决 “套牢”问题的办法是企业设法与多家银行建立业务关系,使银行为垄断租金而竞争,但这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交易费用。由此可见,关系借贷对银企双方有利有弊,银企双方需要在动态博弈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均衡点。
国内一些学者对银企关系也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包括:何韧(2005)[10]分析了关系借贷对银企双方的价值及其内在的风险因素;雷汉云 (2008)[11]等通过一个Bertrand成本控制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银企关系和银行的定价行为,认为即使借款人与银行存在长期的关系,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资信息也会迫使中小企业承担较高的贷款利率成本;郭田勇和李贤文(2006)[12]对企业贷款数量和银企关系长度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企业的长期银行关系对大企业的货款数量有显著性影响,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量影响较小,他们认为原因可能是商业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货款时过于注重对硬信息考察的结果。
在银企关系与企业贷款定价之间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方面,目前可见的文章为数较少。其中,曹敏等 (2003)[13]通过对广东省107家外资企业的分析,发现企业与银行建立金融业务关系的时间越长,其所获得的外币贷款利率越低,而外资控股、第三方担保等因素也具有降低外币贷款利率的效应,另外人民币贷款的利率随着外资企业与更多的银行建立和保持合作关系而降低。周好文和李辉(2005)[14]基于广州136家中小企业贷款情况的分析指出,银行与企业信贷关系越长,贷款利率就越低。但是与上述结论相反,吴洁 (2005)[15]通过对江苏某县支行65家中小企业客户的研究发现,在地方信贷市场上,银行与借款人的关系对贷款利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且关系越久和其他贷款行越多,企业贷款利率就越高。显然,由于数据来源的不同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有关结论并不一致。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国内学者虽然对银企关系与企业贷款定价的相关性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他们的缺陷都比较明显,就是研究样本仅局限于国内某一地区和个别城市,且样本数据较少,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健性不太高。
本文认为,在银行信贷市场上,密切的银企关系可以通过银企关系借贷来体现,作为改进银企融资效率的信贷方式,它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会给银行带来较好的收益。而银企之间合作关系的形成、存续和发展,不仅依赖于银行与企业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资源,同时它还依托于银行与企业组织外部的环境及各种规制。
由于现阶段我国仍是一个主要依赖国内储蓄来发展经济的大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还很多,重点产业需要实现倾斜投入,因此必须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所以在转轨经济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以银行主导为特征的间接信贷融资方式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这是由我国金融体制、企业制度、法律制度等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文化历史传统等特定条件所决定的。
基于我国的金融制度和现实国情,我们认为,在我国银企之间保持和发展一个稳定密切的银企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稳定的银企关系有助于企业实现信用可获得,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企业进步,提高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本文后面的部分将通过经验研究来揭示发展银企关系对企业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调查组2003年对中国2400家企业所做的 “Investment Climate Survey”统计调查,该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企业高级管理者填写,第二部分由企业会计师和人事经理填写,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人事、财务、金融、技术等领域问题超过200项。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必要的处理:首先,我们剔除了所有的上市企业;其次,我们对于反映银企关系的检验变量和其它控制变量出现缺失值的样本也全部予以剔除;第三,对于被解释变量,我们采用winsorize方法,根据1%和99%分位数进行清除,以消除数据极值的影响。最后进入研究样本的企业总数为394家,分别来自中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等18个城市。对于样本数据的计算,本文使用了stata10.0软件来进行处理。
1.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用贷款价差SPREAD作为被解释变量,它是受访企业报告的最近的年平均贷款利率与基准贷款利率之差,基准贷款利率是当期人民银行公布的6个月—1年 (含)的年贷款利率 (5.31%)下调10%后的优惠利率 (4.78%)①我们以调查年度(2003年)当期的银行贷款利率作为基准。由于世界银行的调查问卷中没有涉及企业贷款的期限,这可能会部分影响我们对贷款价差的研究。不过由于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较为平坦,国内相关研究对贷款期限的影响基本上予以忽略,见曹敏、何佳和潘启良(2003)。。贷款价差的高低,反映了银行对借款人贷款风险大小的评价标准,也是银行为向企业提供融资而获取的收益补偿。
2.检验变量
检验变量是用以检验银行贷款定价影响因素的银企关系变量,本文采用以下3个代理变量来进行研究:
(1)LENGTH,是反映银企关系长度的变量,以企业与主要银行建立关系的时间 (年)计量。一般来说,企业与银行建立关系的时间越长,相互之间的了解越充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缓解,银行的贷款风险也会有所降低。而当企业与建立较长时间关系的银行解除关系再去寻找其他合作银行时,转换成本也会增加。因此我们提出银企关系与银行贷款定价的第一个研究假设:
H1:银企关系时间长度与银行贷款价差之间为负相关关系。
(2)SCOPE,是反映银企关系规模的变量,用与企业建立银行关系的银行数量来衡量。企业建立关系银行的数量越多,在当地信贷市场上可以迫使彼此竞争的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同时提供更好的服务。不过,企业保持多家银行关系,也可能会造成企业交易成本和关系维护成本的上升,所以企业选择关系银行数量应从企业成本控制和融资需要的具体实际出发谨慎决策。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银企关系规模与贷款定价的第二个假设:
H2:银企关系规模与银行贷款价差之间为负相关关系。
(3)DEPTH,是银企关系深度变量,该变量为哑变量,当银行为企业提供授信时取值为1,否则为0。我们知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商业银行普遍以客户导向作为经营的指导方针,通过客户细分向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显然,企业在银行能否获得某种特定金融产品或某种优惠待遇,体现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银企关系深度值越大,表明企业与银行关系越紧密。所以本文又提出银企关系深度与贷款定价的第三个假设:
H3:银企关系深度与银行贷款价差之间为负相关关系。
3.控制变量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评审的具体实践和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3类控制变量组合,它们分别是:企业特征变量、财务风险变量和企业治理变量。
企业特征变量是:(1)ASSET(万元),企业受访前一年末的总资产。(2)STATE,哑变量,当企业为国有企业时取值为1,否则为0。这两个变量描述了企业规模和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特征。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对企业特征变量与贷款价差的相关性 (回归符号)不作预测。
企业财务风险变量是:(1)PROFITR,企业受访前一年税前利润率。(2)DEBTR,企业受访前一年资产负债率。企业的财务指标能够提供其经营风险的重要信息,对银行的贷款决策具有较大影响。本文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变量与贷款价差变量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即DEBTR变量回归符号为正,PROFITR变量回归符号为负。
企业治理变量由以下3个变量组成,分别是:(1)BOARD,哑变量,当企业设立有董事会时取值为1,否则为0。(2)TENURE(年),企业总经理的任职时间。(3)STOCK,哑变量,当企业总经理同时拥有企业股份时取值为1,否则为0。上述变量提供了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能力和内部治理的信息,也是银行评审贷款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预测企业良好的治理特征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BOARD变量与贷款价差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回归符号为负。但是企业内部人控制程度的增加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我们难以判断,所以后两个治理变量与贷款价差的关系本文不作预测。
表1报告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首先,全部394家样本企业平均贷款价差为1.18%,最大值为5.22%,最小值为0.02%。其次,银企关系变量方面,样本企业平均建立银行关系的时间为12.35年,最长54年,最短1年;平均建立银行关系的银行数量是3.36个,最多12个,最少1个;银企关系深度变量的平均值为0.49。第三,其他主要控制变量方面,企业的平均总资产为52815.1万元,平均年税前利润率-9.1%,平均资产负债率59.4%,企业总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为5.8年。
我们还对所有检验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我们没有发现变量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总的说来,这些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1.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以下线性回归模型对银企关系和贷款价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贷款价差,检验变量为银企关系长度、关系规模和关系深度变量,其它控制变量包括企业特征变量、财务风险变量和企业治理变量等。我们把不同的控制变量组合加入上述方程中,模型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2.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1)银企关系变量对贷款价差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反映银企关系规模的SCOPE变量与贷款价差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企业建立的关系银行数量越多,越有利于降低贷款成本,这与我们的第二个假设相一致。但与Elsas(2005)[16]发现的在信用风险和其他控制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集中向一个给定金融机构贷款会降低贷款利率的结论正好相反。Rajan[8]曾指出,当企业建立多家银行关系后,具有对称信息的银行之间的竞争可以降低银行垄断租金,本文的结果验证了他的观点。同时,本文的结论也与曹敏等[13]关于广东外资企业随着与更多的银行建立和保持合作关系能够降低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发现基本相符。
其次,我们还看到银企关系深度DEPTH变量与贷款价差之间也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这与Angelini et al.[5]发现的互助银行 (mutual banks)的成员比非成员能以较低成本获得信用的结论相一致,进而证实了我们前面的第三个研究假设。该结果表明,能够获得银行授信的企业与其它企业相比,其贷款利率显著降低。本文的这一发现为我国银企之间强化合作关系所体现出的应用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
再次,关于银企关系长度的LENGTH变量,在模型中我们没有发现其与贷款价差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第一个假设未被证实。这与曹敏等[13]、周好文和李辉[14]及吴洁[15]的发现都不相同,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模型设计或样本选择差异产生的结果,例如我们注意到上述作者选择的都是特定地区的特定类型企业 (外资或中小企业)的样本。事实上,本文的结论与Petersen and Rajan[7]发现的银企关系长度与企业贷款利率之间没有统计显著影响的结论是一致的。据此我们认为,与银行关系时间长的企业,未必是银企关系更密切、关系深度更高的企业,银企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不能由银企关系的时间长度来决定,在总体上我国的商业银行并没有把银企关系时间长度作为贷款定价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来考虑。
表2 银企关系与贷款价差相关性检验结果
(2)控制变量对贷款价差的影响
在控制变量中,我们发现企业资产规模对贷款价差具有显著作用,企业的规模优势有助于企业降低贷款成本。这是因为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贷款量较大,批发贷款的利率成本自然也会降低。同时,我们还发现企业的税前利润率与贷款价差之间也有显著负相关性,表明企业较好的盈利水平有助于降低贷款风险,从而使企业低成本融资成为可能。另外,我们注意到企业总经理任职时间与贷款价差之间有显著正向关系,即总经理任职时间越长,银行贷款定价越高。这可能是因为总经理任职时间越长,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风险越大,对银行信贷资金侵占的危害性可能越强,银行的收益补偿要求也就更高。除以上因素外,在实证研究中我们没有发现其他控制变量与贷款价差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银行关系理论指出,银企关系可以给企业带来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对企业更加全面的风险控制能力。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03年在中国18个城市调查得到的数据,对我国非上市企业银企关系和企业贷款定价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企业与较多的银行建立关系以及深化银企合作,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贷款利率成本;但企业与银行建立关系的时间长度对银行贷款定价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企业资产规模、财务风险和公司治理特征等因素对贷款价差也有显著影响。本文为银行关系理论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经验证据,揭示了银企关系的应用价值。
[1]Ongena,S.and Smith,D.C.Bank Relationships:a Survey.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21-258.
[2]Boot,A.W.A.Relationship Banking:What do we know?[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0,9(1):7-25.
[3]Diamond,D.W.Monitoring and Reputation:The Choice Between Bank Loans and Directly Placed Deb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689-721.
[4]Berger,A.N.,and Udell,G.F.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1995,68:351-381.
[5]Angelini,P.,Di Salvo,R.and Ferri,G..Availability and Cost of Credit forSmall Businesses:Customer Relationships and Credit Cooperative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925-954.
[6]Degryse,H.and Van Cayseele,P.J.G.Relationship Lending within a Bank-basedSystem:Evidence from European Small Business Data[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0,9(1):90-109.
[7]Petersen,M.A.and Rajan,R.G.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s: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J].Journal of Finance,1994,49:3-37.
[8]Rajan,R.G.Insiders and Outsiders:The Choice Between Informed and Arm's-Length Debt[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2,47:1367-1400.
[9]Machauer,A.and Weber,M.Number of Bank Relationships:an Indicator of Competitions,Borrower Quality,or Just Size[M].Mimeo.University of Mannheim,1999.
[10]何韧.论银行关系借贷的价值与风险 [J].财经论从,2005,(2):71-75.
[11]雷汉云,罗建华,晏绍康.基于Bertrand模型的关系型借贷和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预测,2008,(6):49-54.
[12]郭田勇,李贤文.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6,(4):49-53.
[13]曹敏,何佳,潘启良.金融中介及关系银行——基于广东外资企业银行融资数据的研究 [J].经济研究,2003,(3):44-53.
[14]周好文,李辉.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及理论释义 [J].南开管理评论,2005,(3):69-74.
[15]吴洁.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定价行为研究——以江苏省某国有银行县级支行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6):63-68.
[16]Elsas,R.Empirical Determinants of Relationship Lend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5,14: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