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哲,张红垒,郭建伟,朱重伟,邢小娟,徐廷生,刘 宁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目前,动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来源于鱼粉。但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自然界鱼类资源日渐枯竭。以鱼粉为主的动物性蛋白饲料严重不足,已成为畜禽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寻找新的廉价动物蛋白饲料来源以及将现有的蛋白资源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是缓解我国蛋白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在各种备选的廉价动物性蛋白饲料中,蚯蚓是最理想的1种[1]。蚯蚓蛋白质含量高,干物质体内最高蛋白质含量可达到70%,富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一种高效的动物蛋白饲料[2]。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发利用了蚯蚓资源,用来制造优质饲料的添加剂。继之,日本、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等国也大力开发了蚯蚓资源,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蚯蚓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力强、养殖成本低。它在改良土壤、保护环境、促进农作物增产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国,蚯蚓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动物性蛋白饲料,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关注。在当今世界都在呼吁保护环境的时候,大力发展蚯蚓养殖业,不仅可以取得保护环境的生态效益,而且可以延长养殖产业链,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3]。本研究旨在探讨蘑菇底料、动物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对蚯蚓生长的影响,以便为低成本高效生产蚯蚓提供参考。
“大平二号”蚯蚓,购自河南省漯河市富香蚯蚓养殖场;牛粪、猪粪、兔粪等均取自洛阳市孙旗屯乡养殖农户。
对蘑菇底料、猪粪、牛粪、兔粪及土分别取样烘干,测定其含水量,换算为干重后进行配比分组,共分6组,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原料配比情况
分组完毕后,将各种原料混匀,加入适量的水,密封发酵1个月后,将各组均分为3份,分别装入18个塑料小桶中。每桶投放100条体重较均匀的蚯蚓,饲养期30 d。饲养期内环境温度保持在18℃~25℃。并根据培养料的干湿状况适度浇水,使其湿度保持在70%左右。每隔7 d将饲料倒出,混匀1次,以保持通气良好。饲养期满后将蚯蚓取出,称重。
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各组饲料对蚯蚓增重的影响见表2。
表2 各组蚯蚓增重状况统计
在整个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较为稳定,饲料含水量、透气程度较好,蚯蚓体色暗红,生长状况良好。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的原料及配合比例对蚯蚓生长速度的影响有较显著的差别。
若只考虑各种粪料与蘑菇底料配比,则猪粪与蘑菇底料、兔粪与蘑菇底料的组合较牛粪与蘑菇底料的组合为优,其对促蚯蚓生长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各组。猪粪与蘑菇底料的组合对配合比例较为敏感,它们之间比例的不同对蚯蚓生长影响较大(A组与D组);兔粪与蘑菇底料的组合对配合比例不敏感,它们之间的比例变化对蚯蚓生长影响不显著(C组与F组)。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和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畜禽粪便及食用菌底料的数量急剧增长,但是相应的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却仍不健全。乱堆乱放现象仍很普遍,这不仅会污染环境,影响公共卫生,更是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蚯蚓作为一种食性广而杂、适应力和繁殖力强的动物,正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用生物手段转化农业废弃物、实现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热点[4]。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考察了各种动物粪料(以研究牛粪为多)、农作物秸秆对蚯蚓生长的影响,认为蚯蚓饲料的种类及不同配合比例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蚯蚓的生长[5,6]。
本研究选取了猪粪、兔粪、牛粪、蘑菇底料4种原料,用不同的比例配合饲养蚯蚓,结果发现,猪粪与蘑菇底料、兔粪与蘑菇底料的组合较牛粪与蘑菇底料的组合为优。这就说明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蚯蚓饲料的配比,可以提高蚯蚓的生长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当然,蚯蚓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综合考虑蚯蚓品种、发酵的方法与时间、饲料的含水量、环境的温度等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蚯蚓的生长速度[7]。
[1]周秀伟,李春光,苗珊丹.蚯蚓作为蛋白质饲料的营养及应用[J].养殖技术顾问,2009(6):33.
[2]张蕉南,胡兵,李宋钰.蚯蚓饲用价值的研究进展[J].饲料广角,2008,17(2): 45-46.
[3]刘广青,侯吉聪,孟海玲,等.国内外蚯蚓处理废弃物发展现状[C].第二届全国固体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环境工程编辑部,2003:137-142.
[4]管冬兴,楚英豪.蚯蚓堆肥用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9):28-30.
[5]卓少明.3种农业废弃物及其不同组合饲养蚯蚓试验[J].热带农业科学,2003,23(6):26-28.
[6]祁艳霞,张俊辉,马新艳,等.玉米秸秆与牛粪不同配比饲养蚯蚓效果的研究[J].特产研究,2008,30(3):25-26.
[7]侯吉聪,乔艳云,董仁杰.不同温度下蚯蚓在生活垃圾中生长规律的研究[C].第四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5: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