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特征分析

2010-07-16 02:16:16朱麒钱楼大钧尤巧英官莉莉斯徐伟张爱珍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磷脂受检者膳食

朱麒钱,楼大钧,尤巧英,官莉莉,斯徐伟,张爱珍,李 铎

糖尿病患病率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升高,尤其是2型糖尿病 (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更为明显。已知膳食脂肪的摄入总量和种类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采用膳食调查的方法较难正确评估膳食中各种脂肪酸的摄入量。而血清磷脂脂肪酸是外周血液循环中与磷脂结合的脂肪酸,不容易受暂时的饮食影响,故能客观反映个人膳食中摄入的脂肪酸[1]。国内外有较多关于脂肪酸和 T2DM关系的研究报道,但所测定的脂肪酸种类有限,大多研究的是游离脂肪酸,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国际标准的实验方法测定新诊断 T2DM患者的血清磷脂脂肪酸谱,观察其血清磷脂脂肪酸组分对 T2DM发病的影响,为T2DM的膳食防治提供根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8年在我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住院治疗的 60例新诊断 T2DM患者 (T2DM组),均符合 1999年 WHO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均为入院后首次诊断。均未使用抗高血糖药物及调脂药物,未使用维生素 A、E、C及阿司匹林、抗氧化药物,已接受治疗的药物 (如降压药)剂量稳定已达 3个月以上,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 55例 (对照组),均无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史,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排除糖尿病。两组受检者均无明确的心、肝、肺及肾病等疾病,无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T2DM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压间有均衡性 (见表 1)。

表 1 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 in two groups

1.2 方法 (1)专人测量两组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计算体质指数 (BMI)。采用美国 Bio-Rad公司生产的 D-10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测定两组受检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氧化酶法测定两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OGTT 2 h血糖 (OGTT 2 hours plasma glucose,2 hPG)水平。(2)血清磷脂脂肪酸谱测定:受试者过夜禁食 12 h,取次晨静脉血入空白管,静置 2 h后3 000 r/min离心 10 min分离血清。血清经过提取总脂,萃取总脂,薄层色谱法分离磷脂,于层析缸中分离脂肪酸,将脂肪酸甲酯化后入高效气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 GC-14C)分析。脂肪酸甲酯标准品为 Sigma公司产品。监测器为氢焰离子化监测器 (FID)。毛细管柱为澳大利亚 SGE公司生产的 BPX70型,规格 60 m×0.22 mm(ID),色谱仪参数条件:柱温 150℃ (1 min),25℃/min 180℃ (0 min),2.5℃/min 220℃(3 min),15℃/min 230℃ (4 min)。检测器和进样器温度均为 270℃。采用与标准品保留时间对照的方法定性,面积法定量,即运用面积归一法求各色谱峰面积,并计算其百分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血糖及 HbA1c水平比较 T2DM组患者 FPG、OGTT 2 hPG及 HbA1c水平分别为 (9.6±4.6)mmol/L、(19.3±5.8)mmol/L和 (9.5±1.5)%,对照组分别为 (5.0±0.4)mmol/L、(6.0±0.5)mmol/L和 (5.1±0.5)%,两组受检者上述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 14.25、18.16和 15.32,P<0.01)。

2.2 两组受检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比较 血清磷脂脂肪酸谱气相色谱分析显示,T2DM组患者 C14∶0脂肪酸、C16∶0脂肪酸、C23∶0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SFA)总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T2DM组患者 C16∶1脂肪酸、C24∶1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总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2DM组患者C18∶2n-6脂肪酸、C22∶2n-6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C18∶3n-3脂肪酸、C22∶6n-3脂肪酸、n-3 PUFA总量、PUFA总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受检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比较 (x ±s,%)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serum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rofile in newly diagnosed T2DM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s

3 讨论

大规模的人群研究已证实膳食因素与 T2DM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2]。本研究发现新诊断 T2DM患者血清 SFA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这表明 SFA摄入增加可能在 T2DM患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符[3]。SFA可激活核因子 -κB、蛋白激酶 -C、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4],促使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向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聚集,诱导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基因,增加细胞膜上甘油二酯和神经酰胺的蓄积[5],降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共激活因子-1α/β的活性和脂联素的生成[6],改变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功能,抑制葡萄糖转运、氧化利用等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影响 T2DM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新诊断 T2DM患者血清 n-6 PUFA、n-3 PUFA及 PUFA总量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这提示 PUFA摄入增加可能使 T2DM患病的风险减少,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发现体质指数 <25 kg/m2的 65岁以上男性 PUFA摄入增多可降低 T2DM的发病风险[7]。PUFA可以局部修复炎症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减少细胞膜上产生炎症递质酶底物数量[8]。PUFA也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细胞上致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 (如细胞间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E-选择蛋白)的产生,诱导血管舒张物质一氧化氮从血管内皮细胞的释放,改变细胞膜功能、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及相关酶的活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9]。T2DM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而 PUFA通过上述机制对 T2DM患者机体组织、细胞代谢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 MUFA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MUFA有较肯定的调脂作用,动物实验和非糖尿病人群饮食试验[10]均表明,用 MUFA代替饮食中的 SFA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血糖的利用。虽然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 MUFA和 T2DM发病的关系[11],但在西方饮食中 MUFA主要来源于肉类和奶类,而此类食物也是 SFA的主要来源,SFA的摄入可能掩盖了 MUFA的有利作用[12]。故认为 MUFA与 T2DM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特别需要大样本的流行病学和人群干预研究支持。

总之,防治 T2DM需要重视膳食结构的合理性,即减少SFA的摄入,适当增加食物中 MUFA或 PUFA的含量[13]。而且光从控制饮食总热卡摄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对所摄入食物中脂肪酸结构进行调整,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了解膳食脂肪酸结构对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真正达到对 T2DM患者既能控制能量的摄入又不导致患者机体营养失衡。

1 Olveira G,Dorado A,Olveira C,et al.Serum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rofile and dietary intake in an adult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 with cystic fibrosis[J].Br J Nutr,2006,96:343-349.

2 Nettleton JA,Steffen LM,Ni H,et al.Dietary patterns and risk of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in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J].Diabetes Care,2008,31:1777-1782.

3 Cnop M.Fatty acids and glucolipotoxicity in thepathogenesis of type 2diabetes[J].Biochem Soc Trans,2008,36:348-352.

4 Salmeron J,Hu FB,Manson JE,et al.Effect of the dietary fat quality on insulin sensitivity[J].Br J Nutr,2008,100:471-479.

5 Johnson L,Mander AP,Jones LR,et al.Energy-dense,low-fiber,high-fat dietary patter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fatness in childhood[J].Am J Clin Nutr,2008,87:846-854.

6 Kennedy A,Martinez K,Chuang CC,et al.Saturated fatty acid-mediated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adipose tissue: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implications[J].J Nutr,2009,139:1-4.

7 Van Dam RM,Willett WC,Rimm EB,et al.Dietary fat and meat intake in relation to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men[J].Diabetes Care,2002,25:417-424.

8 Margioris AN.Fatty acids and postprandial inflammation[J].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2009,12:129-137.

9 Risérus U,Willett WC,Hu FB.Dietary fats and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J].Prog Lipid Res,2009,48:44-51.

10 Galgani JE,Uauy RD,Aguirre CA,et al.Effect of the dietary fat quality on insulin sensitivity[J].Br J Nutr,2008,100:471-479.

11 Harding AH,Day NE,Khaw KT,et al.Dietary fat and the risk of clinical type 2 diabetes: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cancer-norfolk study[J].Am J Epidemiol,2004,159:73-82.

12 Hu FB,Dam RM,Liu S.Diet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the role of types of fat and carbohydrate[J].Diabetologia,2001,44:805-817.

13 茅小燕,张爱珍,李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 [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8):1508.

猜你喜欢
磷脂受检者膳食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幸福家庭(2020年15期)2020-11-23 01:54:56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24
秋天膳食九字诀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56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18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中成药(2017年12期)2018-01-19 02:06:31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4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