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红 张玉梅 齐世凤 沙艳华 褚庆丰
测量血压是医护工作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血压数值正确与否对诊断疾病、观察病情、判断疗效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在一次抢救周身多发性骨折的患者时,我发现相隔10 min所测的两次血压,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分别相差8 mm Hg和10 mm Hg,除病情变化对血压的影响外,这两次测量血压时,袖带扎缚的位置不同。在临床工作中常因患者穿脱衣服不便而忽视袖带扎缚的位置并不少见,为此,对50例外伤、骨折患者(此组病例的选择旨在排除疾病本身及因动脉管壁弹性改变对血压的影响),年龄在18~35岁男性患者的血压,进行了测量观察。现将测量结果报告如下。
使用普通水银柱血压计,让受试者休息20 min,取平卧位;使血压计测定部位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然后分别将袖带扎缚于右侧肘上2 cm处和肘关节正中处,用听诊法测量血压。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先测袖带扎缚肘关节上2 cm处,另一组先测袖带扎缚肘关节正中处,然后再交换。
按上述两种扎缚位置测量血压结果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50例不同扎缚位置所测量血压平均植(mm Hg)比较
3.1 血压计袖带扎缚位置与血压的关系 血压是心脏搏动时血液施加于血管壁的压力。测量血压时先向袖带内充气,使其压力高于心脏收缩压,致肱动脉血流完全阻断,然后再逐渐降低袖带内的压力,即可听到血压。如果袖带扎缚于肘关节正中,并覆盖听诊器,那么肱动脉所受之压力较袖带扎缚于肘上2 cm处增加,这样袖带内的压力必须降到使听诊器轻压在肱动脉处才能测到收缩压和舒张压。所以在肘正中部位测量血压,袖带内的压力比在肘上2 cm处测量血压,袖带内的压力低,因而也造成了血压数值上的差别。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表明在肘正中部位处所测量血压低于肘上2 cm处所测血压。由此可见,影响血压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直接的因素之一在于选择测量部位是否恰当。
3.2 临床意义 血压可反映许多疾病的病情变化。临床上对全身麻醉,脊髓麻醉术后,颅脑外伤,各种类型的休克,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嗜铬细胞瘤,柯兴综合征等患者病情观察及诊断的重要依据就是血压。如果忽视了袖带的扎缚位置,造成血压数值的差异,即可直接影响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