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翠平
糖尿病是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指导,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健康教育内容,缺乏对本病的认识,致使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而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废和过早死亡。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以减轻或避免糖尿病的急慢性合并症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对象 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0例。教育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6~81岁,平均61岁,未得到过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1~69岁,平均55岁。
1.2 教育方法
1.2.1 评估 ①收集资料(包括糖尿病的一般知识、临床表现、治疗、并发症及预防、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等),逐一评估,同患者交流沟通,确立标准教育计划内容;②两组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和糖血红蛋白。
1.2.2 教育形式 (1)以个体教育为主,根据病情、血糖让患者学会控制血糖,帮助他们分析血糖波动的原因,而后详细制订饮食及运动计划以及应用胰岛素的新理念;(2)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并搞病友联宜活动,经验交流等。
1.2.3 教育内容
1.2.3.1 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包括糖尿病的症状、类型、危害及并发症的诱因、危险性、防治方法;低血糖的常见原因、症状及处理方法等。
1.2.3.2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的教育 讲述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的适应证、作用、不良反应、服药时间和胰岛素注射器及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剂量要绝对准确,切忌注入皮内,采取多部位轮流皮下注射法。切记注射后15~30 min必须进食,否则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1.2.3.3 糖尿病的饮食教育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1],不管病情轻重,均须长期坚持饮食疗法。饮食应科学化和个性化,患者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与各种营养成分的多少,均需结合其体质、体重、身高、活动量及主要病机特点,在适宜的总热量范围内调节好三大营养素以及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平衡。
1.2.3.4 糖尿病的运动教育: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持续有效运动,病情控制更稳定,血脂、血压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指导患者掌握运动方式、运动量及时间。运动方式有:太极拳、气功、散步、运动操等,有严重并发症者不宜采用运动疗法。
1.2.3.5 糖尿病的心理教育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迁延难愈,并发症较多,给患者的工作、经济、家庭、社交带来一定的影响,易产生焦虑、忧郁、孤独、悲观、自暴自弃、懒惰、依赖等负性情绪。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知识教育。要主动、热心、细心、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心理和疾病的关系,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明白低落的情绪与悲观的心理是导致疾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3]。指导患者促进其健康,树立正确的态度,改变偏执性格。
1.2.3.6 糖尿病的生活方式教育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出的预防慢性病的“16缄言”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χ2检验。
治疗半年后,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精神面貌、临床症状、体征、血糖值、并发症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临床症状比较
通过对比观察,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具有较为丰富的糖尿病疾病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患者知道了饮食、运动、心理治疗是糖尿病的三大法宝,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同时也提高了患者自我监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学会了自我照顾,控制血糖的方法,并能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从而合理安排饮食,坚持适当运动,按时生活起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1]陈家伟.糖尿病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作用的观察.中国医刊,2000.
[2]黄秀菊,周爱民.有效运动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估.护士进修杂志,2005.
[3]张学庸.代谢性疾病新编内科治疗手册.金盾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