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霞,吴剑南
(1.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 735000;2.酒泉市人民检察院,甘肃酒泉 735000)
(一)变量的选取
本文所选取的变量为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mgxjll),其计算公式为: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二)模型设计
本文是以上市公司是否被“特别处理”(ST)作为财务危机的衡量标准。由此,通过构建多元逻辑模型(Logistic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对模型进行估计来进行研究。其具体形式为:Z=Logistic(P)=ln{Pi/(1-Pi)}=α+β′X。其中,α是截距参数,β是斜率参数向量,Pi∈[0,1]。
(一)ST公司样本与非ST公司控制样本的选择
本文以 2005年年报资料为基点,将2006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被ST的58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所有A股非ST公司为母样本,按照一定的配对标准选出相应数量的非ST公司作为控制样本来对企业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财务危机的相关性问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数据的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资料来源于巨潮资讯、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中国证监会等相关网站。数据资料的处理采用的是Eviews3.1统计分析软件。
本文旨在对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财务危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因此结合社会经济背景,建立假设: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财务危机(ST)负相关。
该指标反映企业某一会计年度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每股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它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每一普通股股份的产出效率与分配水平。因此,该比率越高,则表示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中赚得的经营现金流量越多;反之,则赚得的经营现金流量越少。因此,本文假定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财务危机(ST)负相关,即如果企业的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中赚得的经营现金流量越多,说明企业经营者在财务管理以及财务经营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投资者比较信赖,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则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2]
表 1 T-1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ST公司在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的均值上,比非ST公司明显偏低,这说明在T-1年,假设条件所描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即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财务危机(ST)负相关。
表 2 T-2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ST公司在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的均值上,比非ST公司明显偏低,这说明在T-2年,假设条件所描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即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财务危机(ST)负相关。
表 3 T-3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ST公司在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的均值上,比非ST公司明显偏低,这说明在T-3年,假设条件所描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即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财务危机(ST)负相关。
(二)回归结果及拟合优度检验
1.T-1年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拟合优度检验(表4)
根据本文模型设计的条件,建立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T-1年的回归模型如下:
Z=C+C1XSXJB ++ε[3],其中,Z为逻辑因变量(ST公司,Z=1;非 ST 公司,Z=0),Ci(i=0,1)为回归参数,ε为回归残差。
表 4 T-1年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拟合优度检验
LR(1df)=4.74269, McR2=0.122183
由上表可以看出,回归变量参数C1在10%的水平下统计显著,且回归变量参数的符号为负,这一回归结果与假设条件相同。
另外,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T-1年LR统计量与McR2较大,则说明T-1年模型的拟合较好,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2.T-2年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拟合优度检验(表5)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T-2年的回归模型如下: Z=C+C2XSXJB +ε
其中,Z为逻辑因变量(ST公司,Z=1;非 ST 公司,Z=0),Ci(i=0,2)为回归参数,ε为回归残差。
表 5 T-2年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拟合优度检验
LR(1df)=0.044515, McR2=0.001147
由上表可以看出,回归变量参数C2统计不显著,没有通过Z检验,虽然回归变量参数的符号为负,但这一回归结果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另外,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T-2年LR统计量与McR2较小,则说明T-2年模型的拟合不是很好,模型的解释力不是很强。
3.T-3年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拟合优度检验(表6)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T-3年的回归模型如下:Z=C+C3XSXJB +ε,其中,Z为逻辑因变量(ST公司,Z=1;非 ST 公司,Z=0),Ci(i=0,3)为回归参数,ε为回归残差。
表 6 T-3年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拟合优度检验
LR(1df)=2.300778, McR2=0.059274
由上表可以看出,回归变量参数C3在10%的水平下统计显著,且回归变量参数的符号为负,这一回归结果与假设条件相同。
另外,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T-3年LR统计量与McR2较大,则说明T-3年模型的拟合较好,模型的解释力较强。
(三)讨论
依据上述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拟合优度检验的结果可以得出:T-1年和T-3年均在10%的水平下统计显著,通过了Z检验;而且T-1年、T-3年模型的拟合都较好,其中T-1年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但T-2年模型没有通过Z检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样本容量不足所造成的。因此认为假设成立,即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财务危机(ST)负相关。
(四)结论
通过上述 Logistic回归分析及其讨论的结果,可以判断:假设成立。即每股现金流量净额越大,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判定,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财务危机(ST)负相关。
注释:
[1]本论文的相关数据资料均来源于中国巨潮资讯、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中国证监会等相关网站。
[2]本论文的所有输出结果均来自于Eviews3.1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
[3]本论文为研究方便,特意将公式Z=C0+C1XJLDFZ+ε中C0用C表示,以下相同。
[4]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在Logit模型中,主要用于单个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参考文献:
[1]彭韶兵,邢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0-51;61-62.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高铁梅 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