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霜的制备及定性鉴别

2010-06-01 12:22谷福根孟根达来
中国药业 2010年8期
关键词:樟脑硬脂酸磷酸钠

谷福根,吴 涵,孟根达来,王 毅

(1.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2.内蒙古医学院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湿疹霜为我院协定处方制剂,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湿疹;但其现有制剂稳定性较差,室温下久置会变色发黄,从而导致疗效下降。另外,该制剂现有质量标准过于简单,不能较好地控制其质量。因此,在本研究中,对湿疹霜原处方进行了调整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旨在制备一种稳定性好、质量标准高的湿疹霜制剂,以保证其临床疗效。

1 仪器与试药

SSW-420-2S型微电脑电热恒温水槽(上海博迅事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WFH-203B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LXJ-ⅡB型低速大容量多管离心机(上海市安恒科技测量仪器厂);AB265-S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T-1000型电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硫酸新霉素(乐山三九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20050532);地塞米松磷酸钠(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050403);精制樟脑(苏州合成化工有限公司,批号为050610);硬脂酸(CP,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硬脂醇(上海青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甘油(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二甲基硅油(AR,天津登丰化学品有限公司);轻质液状石蜡(南昌白云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080102);三乙醇胺(AR,天津市东丽天大化学试剂厂);羟苯乙酯(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060702);乳化剂OP(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为T20060814);吐温80(CP,天津市四通化工厂进口分装);硅胶G板、硅胶H板、硅胶GF254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其他试剂(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筛选与制备工艺研究

2.1.1 处方确定

经预试验,调整后的湿疹霜处方组成为:地塞米松磷酸钠、硫酸新霉素、樟脑、二甲基硅油、硬脂酸、硬脂醇、液体石蜡、乳化剂OP、吐温80、甘油、羟苯乙酯、蒸馏水等适量。

2.1.2 制备工艺研究[1]

依次按如下工艺制备湿疹霜。分相法: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乳化剂OP、吐温80、甘油、羟苯乙酯、蒸馏水制备水相,以二甲基硅油、硬脂酸、硬脂醇、液体石蜡制备油相,两相分别加热至75~80℃(等温),不断搅拌下将两相混合(油相加入水相或相反);在冷却至40℃以下时,加入樟脑细粉,硫酸新霉素水溶液,搅匀即得。混合加热法:除樟脑与硫酸新霉素外,其他所有物料共置于一相内,搅拌下加热至75~80℃乳化成膏;樟脑与硫酸新霉素的加入方法同分相法。后加乳化剂法:将除乳化剂OP、吐温80外的所有物料共置于一相,加热至75~80℃,投入乳化剂,搅拌使乳化成膏;樟脑与硫酸新霉素的加入方法同分相法。用上述制备工艺制得的湿疹霜的初步质量研究结果见表1。其中,用分相法和水相加入油相的制备工艺制得的湿疹霜的质量最好。

表1 湿疹霜制备工艺初步质量研究结果

2.2 样品制备

采用2.1.2项下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湿疹霜3批,具体为:将二甲基硅油、硬脂酸、硬脂醇、液体石蜡混合,加热至75~80℃,制成油相;另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吐温80、乳化剂OP、甘油、羟苯乙酯、蒸馏水混合,加热至与油相同温,制成水相。搅拌下,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至乳化完成,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待温度降到40℃以下后,加入樟脑细粉及硫酸新霉素水溶液,沿同一方向搅拌均匀即可。

2.3 质量评价(定性鉴别)

2.3.1 硫酸新霉素鉴别

薄层色谱法[2]:取湿疹霜2 g,置分液漏斗内,加氯仿10 mL与水5 mL,强烈振摇,基质溶解后,静置,分取水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硫酸新霉素对照品,制成5 mg/mL的水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5 μL,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甲醇-氨水(13.5 mol/L)-三氯甲烷(60 ∶60 ∶20)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1%茚三酮的正丁醇-吡啶(99∶1)溶液,于105℃下加热至出现斑点(约2 min)。结果见图1。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图1 硫酸新霉素薄层色谱图

颜色反应:取湿疹霜1.5 g,按薄层色谱法中样品处理方法分取水层;取水层液适量,置试管中,加0.1%茚三酮的水饱和正丁醇溶液1 mL、吡啶5 mL,振摇混匀,水浴中加热5 min即显蓝紫色(a法)。取上述水层液适量,置试管中,加1 mol/L盐酸2 mL,水浴中加热10 min,再加2 mol/L氢氧化钠溶液2 mL和乙酰丙酮水溶液1 mL,水浴加热5 min,冷却后加对二氨基苯甲醛试液1 mL,即显樱桃红色(b法)。3批样品的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硫酸新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以及樟脑的鉴别试验结果

2.3.2 地塞米松磷酸钠鉴别[3]

取湿疹霜2 g,置50 mL三角瓶中,加甲醇10 mL,振摇,基质溶解后过滤。将滤液置水浴中加热挥干,加硫酸2 mL,振摇,数分钟后即显棕黄色或红棕色,将此溶液倾入10 mL蒸馏水中即显黄色絮状沉淀。3批样品的试验结果见表2。

2.3.3 樟脑鉴别[4]

取湿疹霜2 g,置分液漏斗中,加氯仿10 mL与5 mL蒸馏水,振摇,基质溶解后,静置,分取氯仿层。在50℃以下水浴中挥去氯仿,加硫酸2滴与香草醛结晶数粒渐显红紫色,加水2滴即显紫堇色。3批样品的试验结果见表2。

3 讨论

湿疹霜原处方中三乙醇胺与部分硬脂酸在乳膏剂制备过程中可形成乳化剂硬脂酸三乙醇胺而发挥乳化剂的作用。但处方中主药之一的硫酸新霉素属于阳离子药物,可与硬脂酸三乙醇胺(阴离子乳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硬脂酸新霉素,故原处方稳定性差,制剂长时间放置会变色,并导致疗效下降。本研究发现,尽管采用了多种样品处理方法和色谱展开条件,但原处方湿疹霜的薄层色谱图中,始终未能检出硫酸新霉素的斑点,这进一步支持了上述分析。

在筛选处方与制备工艺时,用吐温80取代原处方中的三乙醇胺并对部分辅料的用量作了适当调整,最后得到了一种处方更加合理、稳定性更好的湿疹霜新处方制剂。

通过薄层色谱法、颜色反应、沉淀反应等鉴别试验,对湿疹霜新处方中主药硫酸新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樟脑等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初步建立了湿疹霜的质量标准。上述鉴别方法要求的实验条件低、操作简单、特异性强、重现性好、成本低,适合医院制剂的日常检验。

[1]张俭山,杨 旭.不同方法制备的乳膏基质质量的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5,30(2):150-152.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36-437.

[3]雍德卿.新编医院制剂技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8-24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97.

猜你喜欢
樟脑硬脂酸磷酸钠
硬脂酸粉着火敏感性影响因素及惰化研究*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高纯度硬脂酸凝固点
磷酸钠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次磷酸钠废渣制备亚磷酸钠的工艺研究
蜂蜡中硬脂酸的影响
樟脑球用不对可能带来大麻烦
欧盟禁止在化妆品成份中使用3-亚苄基樟脑
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
一步法制备硬脂酸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