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金芬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所发生的炎症,属于祖国医学“带下”、“瘕聚”等范围[1]。临床根据起病原因与病程,症状体征将盆腔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起病急骤,致病菌常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理表现为内生殖及盆腔组织充血、水肿、炎症渗出液,周围组织粘连;慢性盆腔炎常因急性盆腔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复发所致,病理以子宫附件增厚、粘连变硬为主。笔者选择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盆腔炎的患者68例,对治疗组32例采用了穴位注射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68例患盆腔炎症病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均在4~22d。根据患者自愿选择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急性盆腔炎12例,慢性盆腔炎20例;对照组36例,急性盆腔炎14例,慢性盆腔炎22例。两组急、慢性盆腔炎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妇产科疾病诊疗要点》[2]。急性期病例起病急,常有体温、血象升高、血沉加快、怕冷发热、下腹疼痛拒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血性或脓稠、味臭秽。慢性期一般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下腹部或两侧隐痛、坠胀、腰部酸痛,性交痛或经期加重,输卵管阻塞可继发不孕,全身症状不明显,常反复发作。子宫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附件增厚、触痛[3]。
1.3.2 对照组:于肛门塞用盆炎清栓剂(为四川亚宝光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同时联合静脉滴注与治疗组相同类的抗生素,用药1周,病情严重者可连续用2~3疗程。
1.4.1 急性盆腔炎:治愈:下腹痛消失,体温血象正常,体检下腹无压痛,宫颈无举病,附件区无压痛,B超示附件区异常声影消失[4]。有效:上述症状体征明显消失。无效(转慢性):上述症状体征消失不明显。
1.4.2 慢性盆腔炎:有效: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消失。无效:上述症状消失不明显。复发:上述症状消失后又重复出现。
治疗结果见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盆腔炎是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及有不洁性生活史妇女的生殖系统感染,也可因性病的滋生漫延,经期卫生不良、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及妇科小手术无菌操作不够等均可导致盆腔炎。当急性盆腔炎未及时治疗易转为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易复发。因此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应达到足量、足疗程[5]。一般除对因对症处理外,采用局部用药物联合静脉滴注抗生素的疗效更佳。本组病例治疗组采用了穴位注射给药法,是取决于穴位注射药物的独特性,它优于口服、肌注、皮下注射的药效,接近甚至超出了静脉给药。穴位注射具有经络和腧穴的特异性、归经性、放大性、直达性等优点,它具有使药物作物的特殊传递渠道,见效快、特异性好,不良反应少。笔者以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给药联合静脉滴注抗生素的疗效达90.6%,优于对照组的75.0%,由此说明穴位注射给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其操作方法简单、经济、快捷、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1]温木生.穴位注射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83.
[2]范红霞.妇产科疾病诊疗要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35.
[3]尼玛卓玛,杨华光,尹国武,等.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2):124.
[4]王淑玉.实用妇产科诊疗规范[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
[5]李丹志,王新.合理用药治疗急性盆腔炎(附98例临床用药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