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芳 王莉 周村建 徐艳 杨希川 钟白玉 阎衡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重庆400038)
马尔尼菲青霉 (Penicillium marneffi,PM)是青霉中唯一的双相型条件致病真菌,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i,PSM)。PM在东南亚引起的临床感染仅次于结核杆菌和新生隐球菌,居第三位,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在我国,随着 HIV感染者数量的增加,PM感染病例也在增加。本文就我科2003~2009年期间诊治的8例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收集我科2003年3月~2009年5月期间收治的8例患者资料,均经真菌培养和 (或)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 10个月 ~46岁,平均年龄(29.10±10.12)岁,总病程 20 d~9个月,平均(3.08±2.21)个月,出现皮疹的时间0.5~6 个月,平均 (2.08 ±1.31)个月。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8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将既往保存的石蜡标本重新切片,进行HE染色及PAS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全身表现 8例患者均出现发热,且为最先出现的症状,伴有畏寒、多汗等症状,其次为乏力、咳嗽、咳痰、消瘦及体重减轻等,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 (2.45±1.90)个月。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5例伴有肺部感染;5例出现颌下、腋窝等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出现口腔真菌感染;伴发上消化道出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肺结核各1例。
皮损特点 其中6例患者出现全身皮疹,皮疹多晚于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就诊时皮损出现时间平均为(2.08±1.31)个月。最初表现为额面部散在皮肤色或淡红色斑疹、丘疱疹,甚至出现水疱,可见脐凹或呈传染性软疣样改变。皮疹逐渐发展至躯干和四肢,出现糜烂、破溃,中央出现坏死性结痂(见图1,2)。临床上先后被误诊为“丘疹坏死性结核疹”、“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淋巴瘤样丘疹病”以及“播散性隐球菌病”等。严重者全身皮损出现破溃、糜烂、坏死甚至溃疡,皮损边缘多呈围堤状改变。皮损初期多无自觉症状,后期可出现瘙痒或疼痛。另2例患者无皮损出现,其中1例诊断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另1例为“肺结核”患者,经咽拭子培养发现PM感染。
8例患者血沉明显升高 (50~130 mm/h);6例血清HIV抗体检测呈阳性 (金标法进行初筛,本院输血科检测,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诊,由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此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 (Hb)均低于90 g/L,其中2例患者全血细胞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分别为2.18×109/L、2.85 ×109/L,血小板 83 ×109/L、41×109/L;另2例反复查HIV抗体阴性,血常规大致正常;2例患者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5例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ALT、AST、GGT及 ALP不同程度升高,其中GGT及ALP升高最明显,最高分别为584 IU/L、786 IU/L,白蛋白不同程度降低,最低者为19.8 g/L;尿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24 h尿蛋白定量最高者为894 mg/24 h。B超或CT示肝脾肿大3例、肝囊肿2例、少量腹水、少量胸水、纵隔、腋窝和腹部多发淋巴结增大各1例。
6例患者取其皮损和/或局部淋巴结行组织病理检查,HE染色见肉芽肿性炎症伴坏死,PAS染色查见大量真菌孢子,部分呈腊肠样或呈桑葚样,中间有明显横隔 (见图3)。抗酸染色(-)。
2例骨髓涂片显示增生性骨髓象,细胞内、细胞间见大量圆形或椭圆形病原体。皮损或淋巴结活检组织、骨髓、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及血液标本真菌培养:25℃条件下菌落表面呈绒毛状,菌落周围及培养基背面见葡萄酒样红色色素,显微镜下见分枝状、有分隔的菌丝体及帚状结构(见图4,5);37℃条件下培养菌落呈酵母相,无色素产生(见图6),镜下可见圆形、椭圆形、短棒状腊肠样酵母样菌体,部分中央有分隔。
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为青霉属中唯一的温度依赖性双相型真菌[2],由Cpponi于1956年首先从越南竹鼠肝脏中分离出,并于1959年正式以Marneffei博士命名,即马尔尼菲青霉[3]。该菌的流行地区为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包括我国的广西、香港等,人和竹鼠均为其自然动物宿主,人类感染的来源既可能为竹鼠,也有可能从自然环境中直接感染[4]。PM可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者和HIV患者等,引起播散性和进行性感染,即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PSM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较少,国内报道的PMS患者大都在广西地区。但随着AIDS发病率的逐年增加,人口流动性比例增大,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PSM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本文中报告的8例患者均为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其中6例为AIDS患者,另2例分别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及肺结核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
图1 伴有HIV感染的PSM表现为具有脐凹的传染性软疣样丘疹 图2 伴有HIV感染的PSM皮损表现为丘疹、糜烂、坏死、结痂 图3镜下可见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中央有分隔的细胞(箭头所示)(PAS,×400) 图4 25℃培养,菌落表面呈绒毛状,红色色素使周围培养基变为红色 图5 25℃培养,镜下见分枝的菌丝体和帚状枝样结构(PAS,×250) 图6 37℃培养,菌落表面光滑,呈脑回状,无色素产生Fig.1 Molluscum contagiosum-like papule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Fig.2 Reddish papulovesicles,erosion,necrotizing papules and blood scab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Fig.3 Round,oval,sausage-like or the central separated cells under microscope(arrows)(PASstain,× 400) Fig.4 At 25℃,flocculent colony with redish medium by secreted red pigment Fig.5 At 25℃,branched mycelium and the broom-like structure under microscope(PASstain,×250)Fig.6 At 37℃,smooth,gyrus-like colony without pigment
PM感染后,在皮损出现之前,往往先出现发热、畏寒、多汗、乏力、咳嗽、咳痰、消瘦及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的表现,可能和AIDS或其他伴发的疾病有关,也可能为PSM的早期表现。早期皮损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可以表现为具有脐状凹陷的巨大传染性软疣样丘疹,具有较高的特征性,主要分布于面部、躯干上段、耳轮和上肢。若在临床观察到类似皮损,则应高度怀疑本病[1]。皮损分布广泛,多无自觉症状。继之皮疹糜烂、坏死、结痂,严重者全身皮损出现破溃、糜烂、甚至溃疡形成,溃疡边缘多呈围堤状改变,可出现瘙痒或疼痛感觉。PSM常伴有其他系统的损害,常见的为肺部损害、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的改变常表现为贫血、甚至全血象降低。
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初步诊断包括骨髓和血液涂片、皮损或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炎症,其中马尔尼菲青霉呈酵母型,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中央有分隔的细胞。PAS染色找到阳性病原体有诊断意义。确诊需要行组织培养(25和37℃培养)和形态学检查,有研究表明标本培养阳性率由高到底依次为皮肤、血液、骨髓、淋巴结、肝脏[5]。皮肤PM 感染临床上难与组织胞浆菌鉴别,两者37℃培养时的形态、显微镜下特征相似。但是,PM的特征是25℃培养表现为菌丝相,能产生玫瑰酒红色可溶性色素,涂片镜检可见分裂生殖(表现为菌体中间有横隔)和帚状枝样孢子外观。组织胞浆菌则无色素产生且为出芽生殖,菌体可见窄颈的芽孢而非横隔[6]。
对于PSM,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本病,防止流行极其重要,同时也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一般认为应首选两性霉素B或伊曲康唑,二者疗效均肯定,氟康唑治疗效果相对较差[3]。因此,对于AIDS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一旦出现丘疱疹、糜烂性丘疹,应警惕PM感染的可能,应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
[1] Supparatpinyo K,Khamwan C,Baosoung V,et al.Disseminated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fection in southeast Asia[J].Lancet,1994,344(8915):110-113.
[2] 黎婉玲,李益.我国1994~2003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5,5(4):526-528.
[3] 郝进,叶庆佾,阎衡,等.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5):302-304.
[4] Deng Z,Yun M,Ajello L.Human Penicillium marneffei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bamboo rat[J].JMed Vet Mycol,1986,24(5):383-389.
[5] Sirisanthana T,Supparatpinyo K,Perriens J.Amphotericin B and itraconazole for treatment of disseminated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fection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patients[J].Clin Infect Dis,1998,26(5):1107-1110.
[6] 邓卓霖,马韵.马尔尼菲青霉病与组织胞浆菌病的鉴别诊断[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5):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