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例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2010-05-28 01:41郝树媛陈丽芳刘金华王宇芳陈小敏秦小卫赵鹏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真菌病流行病学真菌

郝树媛 陈丽芳 刘金华 王宇芳 陈小敏 秦小卫 赵鹏

(山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太原030012)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其他丝状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它的流行因不同地区而存在差异。为了解太原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等情况,我们对近1 a来我院皮肤科的甲真菌病门诊患者及合并甲真菌病的住院患者(共235例)从临床及病原学方面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35例甲真菌病患者均为真菌镜检阳性,其中男126例,女109例。病程6个月~35 a,平均6.4 a。登记甲真菌病调查表格,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家族史、合并疾病、治疗史、病甲数,对生活工作的影响等,选择能客观反映病甲类型和特征的1~3个病甲作为靶甲。

1.2 真菌学检查

采用两管法,即甲屑分别接种沙氏培养基和沙氏抗菌素培养基,于27℃恒温箱培养2~4周,4周以上无菌生长判为阴性。根据文献[1]方法进行菌种鉴定,主要依据菌落特征,镜下形态,生理学试验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结果。

2 结 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年龄分布:235例患者年龄在12~87岁,平均37.6岁,各年龄段甲真菌病发病情况见表1。职业分布:依次为离退休人员33例,工人32例,农民30例,家庭主妇18例,办公室文职人员17例,医护人员16例,餐饮服务15例,学生13例,教师12例,

表1 各年龄段甲真菌病发病情况Tab.1 Incidence of onychomycosis in different ages

军人11例,司机10例,美容服务9例,其他职业人员19例。合并系统性疾病33例,其中糖尿病6例,高脂血症、高血压、银屑病及类风湿关节炎各4例,器官移植3例,肝硬化,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肾病综合征各2例。合并其他浅部真菌病79例,包括足癣54例,手足癣16例,手癣7例,股癣合并足癣2例。

2.2 病甲临床类型

病甲总数456个,趾甲390个 (85.5%),指甲66个 (14.5%),趾指甲均患病的35例 (14.9%)。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 (DLSO)283个,占62.1%,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 (TDO)95个,占20.8%,浅表白甲型甲真菌病 (SWO)62个,占13.6%,近端甲下型甲真菌病 (PSO)16个,占3.5%。

2.3 真菌培养结果

真菌培养阳性139例 (59.1%),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40株,1例标本同时培养出两种不同菌株。其中皮肤癣菌110株 (78.6%),酵母菌25株(17.9%),霉菌5株 (3.5%),混合真菌感染1例,为红色毛癣菌合并青霉菌感染 (0.7%)。菌种及发病情况见表2。

表2 140株致病菌菌种构成Tab.2 Constitute of 140 strains of pathogen

3 讨 论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虽不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但对患者生理功能、日常生活、心理、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影响日趋引起人们的重视。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甲真菌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然而甲真菌病的流行情况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2]。我们对太原地区的235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了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针对部分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3.1 年龄

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年龄介于60~79岁的老人患甲真菌病的比率为 18.2%[3],2002 ~2003 年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60岁以上组发病率为20.8%[4]。本组资料中30岁以下组发病率占16.17%,61岁以上组占25.96%,均提示甲真菌病容易感染年长人群。本次调查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于国内外上述调查结果,原因可能与病例选选择有关,本组中部分病例来自住院患者。甲真菌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的原因是甲真菌病从亚临床感染到临床症状显现所经历的时间在年长者中相对较长;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更易发生致病菌感染[5]。

3.2 性别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调查中显示男女发病率各有侧重[6-7]。实际上,根据既往研究,男性因职业及易受外伤等易感因素,其发病率高于女性。本次调查显示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16∶1,提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女性在症状带来的烦恼、病甲外观造成的影响以及躯体活动受限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均大于男性。因此女性的就诊率明显高于男性,使其性别构成比受到很大的影响。

3.3 职业等影响因素

甲真菌病的发病与职业种类密切相关,本次调查显示工人和农民的发病率较高,其次是餐饮人员、医护人员及家庭主妇等。近年来由于特殊服务行业人员,如美容(美甲)师、足疗师的增多不仅增加了发病率,还增加了美甲、足疗人群的感染机会。

3.4 基础健康状况及其他因素

甲真菌病的发病和许多疾病有关,Hay[8]指出甲真菌病的诱发因素有5种情况:甲异常、末梢血管病、糖尿病、银屑病和70岁以上的老人。Gupta[9]报道在控制年龄、性别混杂因素后,糖尿病患者趾甲真菌病发病的优势是正常人群的2.77倍,约1/3的糖尿病患者有趾甲真菌病,表明由长期糖尿病引起外周循环改变易引发甲真菌病。此外器官移植、乙型肝炎、HIV感染及需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疾病的患者甲真菌病发病率都明显高于正常。本次调查甲真菌病患者中有合并系统性疾病的33例,占14.04%。甲真菌病发病还与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甲外伤、鞋袜过紧、手足多汗、手足癣感染及家族患病史有密切关系,手癣和足癣是甲真菌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0],本次调查中合并其他浅部真菌病的占33.6%(79/235),提示手足癣的积极防治对于甲真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3.5 临床特征与致病菌种的构成

本次调查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中以DLSO型为主,占所有病甲的62.1%,TDO型次之。提示DLSO型是本地区甲真菌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

Evans[11]的英国参考实验室对1000份指和趾甲真菌病标本的培养结果显示,甲真菌病80%由皮肤癣菌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为85%,须癣毛癣菌为12%,絮状表皮癣菌为2% ~3%,酵母菌感染为17%,霉菌感染占3%。真正的混合感染只占0.8%。国内甲真菌病病原学调查中,取材来自于直接镜检阳性的甲屑标本的真菌培养阳性率波动在 33.09% ~ 100%[2,12]。出现如此大差别的可能原因包括:①培养基的选择,含放线菌酮和氯霉素的沙氏培养基可抑制腐生型真菌和大多数细菌,能保证皮肤癣菌的良好生长,但加有放线菌酮不利于念珠菌和霉菌的发现。Evans指出应准备加或不加放线菌酮的两种培养基。②采用点植法试管培养还是多点接种平皿培养,多点接种法相当于同时进行多次的真菌培养而提高了检出机会,减少了假阴性的发生率。③培养结果的正确鉴定,需有经验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进行。本次调查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9.1%,阳性率偏低可能和试管法培养有关。皮肤癣菌为78.6%,其中红色毛癣菌占71.4%、酵母菌为17.9%,霉菌为3.5%,与国内北京、大连等地及国外的许多报告基本相同。

3.6 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所有患者均表示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有不同程度影响,表现为:在社交活动中尴尬占57.9%(136/235)、甲修剪困难及疼痛占47.7%(112/235)、怕传染家人和同事占23.8%(56/235)等,患者因甲真菌病产生思想负担或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工作者达一半之多,尤其是指甲真菌病较趾甲真菌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影响更为显著,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甲真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1] 王端礼.医学真菌学实验室检验指南[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37.

[2] 余进,李若瑜.国内甲真菌病病原学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2(1):64-64.

[3] Gupta AK,Jain HC,Lynde CW,et al.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y of onychomycosis in patients visiting physicians offices a multi-center Canadian survey of 15 000 patients[J].JAm Acad Dermatol,2000,43(2Pt1):244-248.

[4] 吴绍熙,刘维达,郭宁如,等.2002-2003年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9):632-633.

[5] 龚子鉴,赖维.特殊人群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1):60-62.

[6] 冯爱平,樊超,涂亚庭,等.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及感染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10):791-792.

[7] 岳喜昂,刘卫兵,张明昱,等.威海地区547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1):17-18.

[8] Hay RJ.The future of onychomycosis therapy may involve a combination of approaches[J].Br JDermatol,2001,145(Suppl 60):3.

[9] Gupta AK,Konnikov N,MacDonald P,et al.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y of toenail onychomycosis in diabetic subjects:a multi-centre survey[J].Br J Dermatol,1998,139(4):665-671.

[10] 周文明,杨森,张书梅,等.208例甲真菌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5):380.

[11] Evans EGV.Onychomycosis:challenges for diagnosis.Second International of symposium on onychomycosis:A[C].Italy:Florence,1995.

[12] 张雅洁,王立阳,张卓,等.深圳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1):28-29.

猜你喜欢
真菌病流行病学真菌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真菌造房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