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勇军,莫惠芳,钟卫红,罗文峰,魏爱生,王甫能,杨烨建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佛山 528000)
糖尿病患者机体防御功能明显低下容易合并各种感染[1],而真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2],为了解佛山市禅城区糖尿病人群甲真菌病流行病学情况,我们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到我院内分泌科及社区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
1.1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对象为2005年8月—2007年8月到我院内分泌科及社区医院就诊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10 mmol/L,餐后2h血糖>11.11 mmol/L。排除标准:①有器官移植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病史者;②不愿意或不能全程配合病史询问及检查化验者;③其他原因中途退出调查者。
1.2方法
1.2.1病史询问和患部检查 调查前对参与研究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对入选对象进行病史询问并检查病人的指、趾甲,观察甲外观形态有无异常,填写调查表。调查表统一设计,内容包括:①病人一般资料;②糖尿病相关病史;③甲外观形态描述;④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⑤其他相关因素。
1.2.2真菌镜检 取材:甲外观形态异常取材于病甲,指、趾甲同时受累者取趾甲,甲外观形态无异常,取拇趾甲。对患甲用75%酒精消毒处理后,用手术刀刮取患甲新损害处甲屑置于玻片上,加1滴10%~20%KOH盖上盖玻片,微加热后放于显微镜下,找有无菌丝及孢子。
1.2.3真菌培养与菌种鉴定 采用平皿多点培养法对致病菌种进行鉴定,将病甲屑分别接种于含氯霉素和含放线菌酮及氯霉素的沙氏琼脂培养基(内含氯霉素40μg/mL)各2份,置25~28℃培养,隔日观察记录1次,连续4周无生长者为阴性,凡阴性者均重复培养1次。凡2/3及其以上接种点长出同一种真菌者,即为该例的致病菌,鉴定为霉菌者也要重复培养1次。皮肤癣菌的鉴定主要依据菌落形态、颜色及小培养的镜下结构。特殊鉴定培养基包括玉米粉琼脂培养基、尿素琼脂培养基,酵母菌鉴定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郑州博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1一般情况 共调查了1 109例糖尿病患者,其中73例中途退出调查,完成调查1 036例,其中男504例,女532例,年龄20~75岁,平均56.5岁。男女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2发病情况 1 036例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122例,患病率11.8%,其中男63例(51.6%),女59例(48.4%),男女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117例真菌镜检阳性患者当中,培养阳性者77例,培养阳性率为65.8%(77/117);真菌培养阳性患者共82例,其中真菌镜检阴性而培养阳性患者5例。培养出菌株84株,其中混合感染2例(皮肤癣菌2株,酵母1株,霉菌1株),以皮肤癣菌为大多数占 75.0%(63/84),酵母菌 13.1%(11/84),霉菌11.9%(10/84)。皮肤癣菌中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81.0%(51/63),须癣毛癣菌10株,其他7株,见表1。病甲中,指甲37例(30.3%),趾甲85例(69.7%),指、趾甲同时患病15例。合并其他浅部真菌病65例,包括足癣39例,手、足癣14例,手癣7例,体、股癣5例。
2.3年龄特征 122例甲真菌病患者当中,20~40岁 25例(20.5%),41~60岁41例(33.6%),61~75岁56例(45.9%),可见甲真菌病发生与年龄呈明显的正相关。
表1 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的菌种构成
2.4临床分型 122例甲真菌病患者中,远端侧位甲下型(DLSO)63例(51.6%),全甲毁损型(TDO)44例(36.1%),浅表白色型(SWO)11例(9.0%),近端甲下型(PSO)4例(3.3%)。
2.5职业分布 122例甲真菌病患者当中,农民15例(12.3%),干部 42例 (34.4%),工人 25例(20.5%),学生 8例(6.6%),家庭妇女 7例(5.7%),其他 25例(20.5%)。
2.6甲真菌病患病率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 甲真菌病患病率随糖尿病患者病程延长而增加,糖尿病病程≤5年患者与病程>5年患者的甲真菌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见表2。
表2 甲真菌病患病率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
甲真菌病是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所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的真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介于2%~11%之间[3,4],糖尿病累及免疫系统易感染真菌,甲真菌病是最常见感染真菌之一。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的患病率为11.8%,高于一般人群的平均发病率[5],可能与糖尿病及某些急慢性并发症,使机体的防御功能降低有关。同时也高于国内报道[6],低于国外和香港地区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的发病率为17%[7,8],可能与患者所在地气候有关。皮肤癣菌是第一位致病菌,酵母菌和霉菌次之,而且在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一直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与国外相关报道有所区别[7,9]。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与其他部位浅部真菌感染关系密切,尤其与足癣有关。趾甲发病多于指甲,可能与糖尿病患者下肢循环障碍有关。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区别,以中老年为主,41~75岁占79.5%。临床表现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其次全甲毁损型和浅表白色型,近端甲下型最少见。同时发现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患病率随病程延长而增加。甲真菌病以干部和工人为多数,这可能与其鞋袜紧裹,不透气潮湿适于真菌生长致病有关。女性则以从事家务者为多数,可能是家务劳动中甲受到化学性和物理性损伤而促进发病。女性的拇趾甲受损比例大于男性,可能是穿高跟皮鞋挤压损伤甲与甲下组织,宜于真菌生长有关。老年人患者指、趾甲均受累者较多,可能是病史长、相互感染所致。另外,两种真菌混合感染均为老年人,可能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的缘故。
[1]许曼者,陆广华,陈明道.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33.
[2]张洁红,黄怀球,陈广源.糖尿病并皮肤真菌病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7):587.
[3]Sigurgeirsson B,Steingrímsson O,Sveinsdóttir S.Prevalence of onychomycosis in Iceland: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cta Derm Venereol,2002,82:467-469.
[4]Sigurgeirsson B,Steingrímsson O.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nychomycosi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4,18:48-51.
[5]Haneke E,Roseeuw D.The scope of onychomycosis:epidemiology and clinic feature[J].Int J dermatol,1999,38:7-12.
[6]李玲琼,杨健,陈镜聪,等.287例糖尿病病人甲真菌病流行病学调查[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7,14(1):55.
[7]Dogra S,Kumar B,Bhansali A,et al.Epidemiology of onychomycosi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India[J].Int J Dermatol,2002,41:647-651.
[8]Chan MK,Chong LY.A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the prevalence of foot disease in Hong Kong[J].J Am Podiatr Med Assoc,2002,92:450-456.
[9]Gupta AK,Konnikov N,MacDonald P,et al.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y of toenail onychomycosis in diabetic subjects:a multicentre survey[J].Br J Dermatol,1998,139:665-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