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伟 扈东营 侯晴 杜明威 李航 邓宇晨 李帅 曹云 郑方伟 凌丽燕 于晓天 方文捷 赵瑾 潘炜华 廖万清
(1.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03;2.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药学院,大庆 163000;3.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南昌 330000;4.延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延安 716000;5.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皮肤科,杭州 311100;6.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平湖 314200;7.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天津 300000)
皮肤癣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人的皮肤、指(趾)甲、毛发等引起的感染,是一种常见浅部真菌病。皮肤癣菌病一般不会造成人体的严重损害,但对人们正常生活却有显著不良影响。我们收集2013~2017年本院皮肤科门诊培养结果为阳性的1031例皮肤癣菌感染病例,进行病种及致病菌种的回顾性分析。
2013~2017年就诊于本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收集其中真菌学检查后培养结果为皮肤癣菌的共1031例,均纳入本研究。
取材:皮损、病甲、病发、黏膜等经医用酒精消毒后,利用消毒后的取材刀片刮取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 KOH静置10 min,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孢子或菌丝等。取皮屑、病甲、病发及分泌物等接种于含氯霉素的葡萄糖琼脂培养管(SDA),在28℃的条件下培养7~14 d。
根据培养菌落生长的速度、形态特征及颜色、镜下孢子及菌丝的特征等作出鉴定。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1031例患者中累计分离到1033株皮肤癣菌,年龄分布范围3个月~92岁,其中男性535例,女性496例。
皮肤癣菌病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1。在病种分布上,甲癣最为常见(n=344,33.37%),其次为股癣(n=200,19.40%),体癣(n=162,15.71%),足癣(n= 138,13.39%),手癣(n=108,10.48%),面癣(n= 45,4.36%)和头癣(n=34,3.30%)。在菌种分布上,患病率前三位依次为须癣毛癣菌(n=542,52.47%)、红色毛癣菌(n=397,38.43%)和犬小孢子菌(n=66,6.39%)。
表1皮肤癣菌病及其病原菌分布
Tab.1Distribution of dermatophytosis and the pathogens in 1031 cases
菌种头癣面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总计红色毛癣菌517471005150127397须癣毛癣菌141673935380213542紫色毛癣菌20110149犬小孢子菌121038240066石膏样小孢子菌10100103絮状表皮癣菌022406216总计34451622001081383461033∗
*1031例皮肤癣菌病中,分离出两种皮肤癣菌混合感染的有2例,共计分离皮肤癣菌1033株。
1031例病例中男性535例,女性496例,男女比例 1.08∶1。男性组与女性组在股癣、甲癣等部位感染及部分病原菌感染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股癣发病以男性为主(男/女=151/49,P=0);而甲癣发病女性略高于男性(男/女=145/199,P=0)(见表2)。在病原谱分布上,红色毛癣菌感染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男/女=223/174,P=0.03);而犬小孢子菌的感染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女=16/50,P=0)(见表3)。
表2 不同性别皮肤癣菌病患者疾病谱差异
表3 不同性别皮肤癣菌病患者病原谱差异
1031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为92岁。按10岁为组距划分为10个年龄段,分析不同年龄段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率及其病原真菌的感染情况。皮肤癣菌病的各年龄段发病情况:0~10 岁36人(3.49%),11~20岁49人(4.75%),21~30岁206人(19.98%),31~40岁199人(19.30%),41~50岁143人(13.87%),51~60岁 161人(15.62%),61~70岁 142人(13.77%),71~80岁 64人(6.21%),81~90岁 30人(2.91%),91岁以上1人(0.10%)。皮肤癣菌病的发病高峰为21~30岁、31~40岁年龄段,例如体癣在该年龄段发病例数分别为36例(22.22%)、24例(14.81%),甲癣为84例(24.42%)、89例(25.87%),股癣为35例(17.50%)、32例(16.00%),足癣为25例(18.12%)、38例(27.54%),面癣为11例(24.44%)、4例(8.89%)(见表4)。而头癣最好发于0~10岁年龄段,共23例(67.65%),并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真菌的分离株数大体趋势与皮肤癣菌病发病情况相符,也是先上升后下降,大多数也是在21~30岁、31~4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如红色毛癣菌在21~30岁、31~40岁年龄段的检出例数分别为63例(15.87%)、73例(18.39%);须癣毛癣菌在该年龄段的检出例数分别为109例(20.11%)、114例(21.03%);犬小孢子菌在该年龄段的检出例数分别为29例(43.94%)、8例(12.12%)(见表4、5)。
皮肤癣菌病患者分离出1种或1种以上其他真菌有71例(6.89%),分离出两种皮肤癣菌的有2例(0.19%)。分离出的其他真菌包括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土生念珠菌、曲霉、青霉、枝孢霉、红酵母、浅白隐球菌及其他致病酵母等,以红酵母最为常见(n= 24,33.80%)。疾病谱中以甲癣最为常见(n=40,54.79%)(见表6、7)。
表4 皮肤癣菌病与年龄的关系
表5 皮肤癣菌致病菌种与年龄的关系
表6 分离出的其它真菌全身分布情况
表7 皮肤癣菌病例2种及以上真菌共存情况
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皮肤及其皮下角蛋白组织的感染,是发病率最高的浅部真菌感染,也是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感染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滥用,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致病菌种也在发生变化[1]。因此,了解皮肤癣菌菌种结构的变化、分布特点及与疾病关系,对临床开展防治皮肤癣菌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甲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本研究显示,甲癣是本地区最常见的皮肤癣菌病,共344例,占33.37%,这与章强强等[2]对上海地区2010~2014年浅部真菌病的调查结果相似。近20年不同国家间甲真菌病均存在较快上升趋势,而甲癣占甲真菌病的比例约90%[3-4]。甲癣发病率逐年升高存在多方面原因:①诱因增多,包括免疫抑制应用增多、甲外伤和不当的指甲美容等也是较明确的影响因素[5];②相较体股癣等,甲癣治疗疗程较长,患者依从性差;③甲癣影响美观,患者对暴露部位的病甲有更迫切的治疗愿望。
从致病菌的感染率情况看,发病率最高的为须癣毛癣菌 542株(52.47%),其次是红色毛癣菌 397株(38.43%),这与贾玉琦等[6]报道类似,但与全国其他多个地区学者报道不完全相同。目前大部分学者报道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仍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须癣毛癣菌[7-12]。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前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潮湿,可能更易于须癣毛癣菌的生长,所以检测出的须癣毛癣菌最多。
通过对患者性别的分析,发现股癣、甲癣等皮肤癣菌病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差异,其中股癣发病数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151/49),这与男性新陈代谢旺盛、汗腺分泌发达、平素从事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量大等因素有关;而甲癣发病女性高于男性(男/女=145/199),这可能与越来越多的女性喜欢美甲、穿高跟鞋,容易导致甲的损伤有关,此外女性更注重甲真菌病对自身及家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就诊更积极,所以女性甲癣的发病率高于男性[13]。
本研究显示头癣最好发于儿童,在 0~10岁年龄段,共23例(67.65%),头癣的发病年龄各地报道略有不同,但主要集中在0~10岁[14]。头癣最常见的致病真菌是须癣毛癣菌14例(41.18%),其次是犬小孢子菌 12例(35.29%),显示我院近年头癣患者中分离出的主要是亲动物性真菌,这与国内外[14-16]报道结果相似。这与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喜欢与动物密切接触,以及皮肤功能屏障发育相对不全等有关。其他皮肤癣菌病,如体癣、甲癣、股癣、足癣和面癣等,其发病高峰为 21~30 岁、 31~40 岁年龄段,这与中青年人体力活动多有关,且中青年人皮脂腺较儿童、老年人更为发达,出汗多,也更利于浅部真菌的定植生长。
本研究分析分离出2种及以上真菌的皮肤癣菌病例特征,发现分离比例最高的是红酵母(n=24)。红酵母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没有致病性的腐生菌和常见的污染菌,但近年来临床上不断有红酵母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报道[17],正不断引起临床关注。所以对于伴发红酵母感染的皮肤癣菌病需要多次培养,充分排除污染因素,对于明确红酵母感染病例要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本院皮肤癣菌病及皮肤癣菌的分布大体符合国内流行趋势,但同时也具备了自身的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