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云
【摘要】目前大学教学课程考试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容易导致学风下降,容易导致利害相关人走入考试认识误区.应从模式、内容、手段三方面对大学数学课程考试进行改革。
【关键词】考试弊端改革
考试与教育是相伴存在的,是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检查教与学两方面效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对学习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导向措施,当然也是区分、发现、选拔人才经常采用的方法,因此,考试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体制已从“应试教育”转向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提高各方面素质的“素质教育”。然而,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得不到改善之前,在社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评判个人能力的标准可以代替学历标准之前.要完全改变“应试教育”并非易事。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和考试的出发点都应从培养“精英”转向全面提高广大大学生的素质,也需要研究新的教学和考试模式以适应教育的变化。因此,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采用何种考试(包括考试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考试的功能,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充分认识现有考试的局限性,认真研究如何改革考试的形式,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考试的引导作用来促进教育走向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挖掘人的潜能的正确轨道,使教育更适应社会需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数学课程考试的弊端进行分析,改革思路,展望未来高校数学课程考试改革的途径,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大学数学课程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探索。
一、大学数学课程考试的弊端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多数院校对数学课程的考核主要还是采用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重。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上课的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期中考试成绩等,期末考试一般为闭卷笔试。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一)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大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工具性、理性精神的美感已使它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也由过去强调为专业服务、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向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使学生掌握数学工具和接受美感熏陶、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方向转变。然而.数学课程考试的方式比较单一,大都以闭卷进行笔试;考试内容单一,只注重考核学生数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忽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素质的考核,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数学教育带有“应试教育”倾向。此外,受考试的影响,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仅教授期末考试的内容,忽略对学生文化素质影响较大的内容.如现代数学观点、应用问题、数学史等内容。近年来考研热的出现,愈加助长了这种“应试教育”倾向。因此,目前大学数学课程的考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数学教学目标不相适应,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二)容易导致学风下降
学风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虽然好的学风的形成取决于许多深层次的因素,但是,重要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要求、考核方式会对学风乃至教风产生直接影响。由于目前大学数学课程采用的考试形式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并且平时成绩的评定有很大的主观性,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因而不能很好地起到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的作用。有些学生为了做到不缺勤,可以按时到教室,但到教室后却并不认真学习,而是做其他与学习不相关的事;有些学生平时的作业都是抄袭完成的,因而他们的平时成绩也会很高,这使得通过在考核中设置平时成绩来增强考核的全面性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期末考试也存在诸多弊端,有些平时怠于学习的学生,为了考试过关而想尽各种办法作弊;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松懈、考前突击准备,这样虽然也能通过考试,但他们实际上并没真正学到知识。同时,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的素质有所下降,有些学校为了控制不及格率,要求教师降低试卷的难度.考前复习时缩小复习范围,甚至划出与考试题目类型一致的习题,也造成学生学习的惰性与思考问题的依赖性。此外,由于目前的考核方式中期末考试占有很大的比重,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使部分发挥失常、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的学生没有补救的机会。因此,这种考试方式势必给学校学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三)容易导致利害相关人走进考试认识误区
目前大学数学课程考试容易使利害相关人走进考试认识误区。如有的高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仅把考试当做决定学生是否升级、毕业的手段;有的教师认为考试仅是为了给学生学习了某门课程下结论;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就是为得到分数,取得学分,是谋取文凭的敲门砖。由于对考试目的存在上述认识上的误区。其结果是,大学数学课程传统的、单一的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方式因考察点代表性差、难于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素质,无法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日益凸显其弊端。
二、大学数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考试模式的改革
大学数学课程应采用全程式、多样化的考试模式。大学数学课程的成绩考核可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考核、期中考试成绩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考核。
1实行以课堂小测验为主的平时成绩考核办法。为了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学习任务,杜绝逃课现象,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应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质量和小测验成绩给出,而且以课堂小测验成绩为主。这种做法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完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二是以小测验代替课堂点名,可以有效遏制逃课现象;三是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促使教师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四是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贯彻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宗旨。2实行期中考试制度。在学期中增加一次期中考试,期中考试一般由学校或院系统一组织。这种做法可有效改变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搞突击的不良风气,也可减轻学生期末的复习量和难度。由于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一部分,这种做法也可提醒那些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后半学期加倍努力学习。尽管实行期中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这不能成为剔除期中考试的理由,期中考试在国外大学本科教育中是一种常规做法。笔者认为,在本科基础课中实行期中考试制度符合教育规
律.是对过去不合理的教学制度和习惯的修正。3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在实行上述平时和中期考核措施的同时,对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建立试题库是实行教考分离,进行考试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数学课程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首先组织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制定《大学数学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教学大纲的补充,是教师命题的具体依据。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各部分教学内容所占分数比例、重点要求的知识点和内容、试卷题目的类型等,并附有样题。确定考试大纲后.组织每位主讲教师设计三套试卷,编人大学数学试题库,并不断补充更新,期末考试时由教务处从中随机抽取一套试卷作为考试题。阅卷时采用封闭式流水作业,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种做法也避免了在批卷时的人情分现象,减轻了教师的压力,有利于学风建设。同时,大学数学试题库的建设使教师的教学和考试分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上,可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期末考试中增加选做题目。考试应多给学生得分的机会,应起到鼓励学生学习的目的。试题的某些部分可以多给出几道题让学生自由选取其中一部分来做。因为要让学生掌握所有知识是不现实的,一个学生很可能某个知识掌握不好而恰好考到了,另一处知识掌握得很好却没有考到。多给一些题选做就是多给学生得分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平时多学习、多积累,也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
(二)考试内容的改革
1增加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方面的试题。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和核心,对概念没有清晰、准确的理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很多错误的产生都是因为没有透彻理解概念所造成的。因此,考试要尽可能考到大学数学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数学中概念较多,为使试题中的概念具有较广的覆盖面。选择、填空等客观题是考查概念的常用方式。客观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为目的,题目不应有较大的运算量,只要学生概念清晰,就很容易回答,即客观题要量大、运算少、小分值多。2计算题应是改革的~个重点。一直以来大学数学试题中计算都占较大的比重,这里所指计算包括计算题、概念题、应用题及证明题中涉及的计算等。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一直是大学数学考试考核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由计算机代替人计算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因此,一些可以用计算机代替的运算可以少考,甚至可以让学生把较繁杂的计算只转化为几个计算机能操作的计算,而不必计算出结果。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减少学生在计算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缓解大量的知识和有限的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因此,计算题应主要考核基本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而不应用不常用的高计算技巧的考题作为拔高题来衡量学生对大学数学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3应用题的改革。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而应用题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因此,应用是考试的重点。由于考试有时间限制,因而一般只能考一些简单的应用,比如求最值、面积、体积、弧长等。学生在解答这类题时.一方面应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另一方面应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求解。由于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同样重要.而模型一般较容易建立,因此,应用题的设置应易于建立模型并可将对模型的求解转化为计算机可计算的数学问题求解。具体可设置一些涉及因素稍多的应用胚,让学生建立模型并转化为平时常做的运算,具体计算可不进行,也可将应用部分单独考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平时让学生做一些小的数学建模练习,并将练习的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为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计算工具提供更多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证明题的设置。大学数学中的证明大多数是概念、计算、推理的综合运用.很少有纯粹的严格的理论推导,这是工科专业与理科专业的一个重要区别。这类题虽然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较复杂的证明题,可以考虑作适当的铺垫,即以适当的阶梯形证明引导学生。这样能激励学生学习和思考。这就像在探索的隧道里适当地设置指路灯,灯太少就会因看不到希望而放弃,灯太多就会失去探索的兴趣。
(三)考试手段的改革
1采用多样的考试形式。教师可根据学生主体专业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如闭卷、开卷、半开卷;笔试、口试、操作试;答辩、论文、案例,等等。具体而言,可要求文科学生提交一篇数学文化知识方面的论文;要求统计学科的学生进行具体的调查案例分析,等等。这样。既有统一考试要求的基本内容题,也有若干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有利于实现因材施考,发展学生的个性。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1世纪是网络技术时代。当前,网络资源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对网络资源的高质量掌握,也会使教育教学工作步入新天地。同样,大学数学课程考试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例如,武汉科技大学方文波等教师开发了一套线性代数智能在线测试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一是系统能进行自动评卷,计算不同学生的平均成绩,并进行分析,可以减少教师阅卷的工作量。二是题型丰富。每次测试有三种题型,即判断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三是便于学生自学。学生提交成绩后,可点击每道试题后的“解答”按钮,查看该题的解答过程。在给出每道题的解答过程之前,系统给出了该题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以及本題所用到的知识点,因而学生在这里可实现自主学习。另外,该系统可以支持不同学校同时进行在线考试学习。
总之,大学数学课程考试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考试的改革应结合实际.校情、院情、课程特点等都应考虑,因此,应加强调查研究,注意总结经验,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积极思考,提高认识,探索科学的方法,认真分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不断将考试改革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