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擦和冲洗两种采样法对腹腔镜器械灭菌效果分析

2010-05-16 07:41:12顾超琼黄志灵
微创医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内腔肉汤穿刺针

顾超琼 陈 湘 黄志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南宁市 530021)

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众所周知的特点[1],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但是由于腹腔镜器械的特殊构造和不耐高温,给清洗和消毒带来种种困难[2],因器械的管径长、窄及关节的密闭性,在消毒灭菌时会存在着个别区域液体渗透不全的现象。因此,我们对消毒灭菌后的器械采用了如下两种方法进行采样培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被检测的器械均为我院常用的腹腔镜器械。分别是镜鞘、金属吸引器、吸引管、10mm穿刺针、5mm穿刺针等共5种器械。在常规清洗酶洗液浸泡清洗吹干后放进医用灭菌器消毒、灭菌,采摘样本。

1.2 方法 以下两种方法各取 150份样本数均对上述5种器械同时进行了30次采样培养。

1.2.1 涂擦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的监测采样要求进行。将蘸有无菌肉汤的棉拭子在无菌操作下反复涂擦器械、关节或内腔4遍,然后将棉拭子折断放入肉汤试管内送检。

1.2.2 冲洗法 将医用灭菌器灭菌好的腹腔镜器械如镜鞘、金属吸引器、硅胶吸引管、10mm穿刺针、5mm穿刺针等,用无菌的一次性注射器将10mL肉汤抽吸后注入内腔让肉汤流出并接回试管内送检。

2 结 果

涂擦法和冲洗法各取 150份样本数,涂擦法 150份器械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冲洗法147份阴性,3份阳性,阳性率2.0%。

表1 培养结果阳性器械的细菌生长情况

3 讨 论

涂擦采样法对150份器械培养的结果均为阴性,笔者认为这并未代表整把器械特别是关节内腔已完全达到灭菌,只能代表消毒液完全渗透的表层区域达到了灭菌。由于采样方法是涂擦法,较深层的关节内腔未能取到样本,所以未能排除内腔及关关节间隙是否有细菌隐藏。冲洗采样法的150份器械有3份长菌,笔者认为较客观地反映整把器械的灭菌状况。

涂擦采样法培养阴性而冲洗法培养阳性的器械如金属吸引管、硅胶吸引管、腹腔镜鞘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反复吸引,深层隐藏的细菌可随组织液血液渗流到切口上造成感染,但由于目前医院在术中术后均普遍使用抗生素,因此往往掩盖或控制了某些院内感染的发生。从5种器械的结构分析,凡构造简单、管腔直、短和容易拆洗的器械,如穿刺套管针等,由于清洁效果确切,所以灭菌效果亦是可靠的。相反构造复杂、有管腔的器械如腹腔镜鞘、金属吸引管、硅胶吸引管等。例如表1中长菌的3把器械都是有内腔的,是否达到清洁要求一直是个疑问。但笔者认为,这类有管腔的器械一定要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的内镜清洗步骤去清洗。清洗后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一定用高压蒸灭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清洁是灭菌成功的保证[3]。由于腹腔器械的特殊构造,有的不耐高温,有些器械不能拆洗,因而其清洁不能保证完全有效,所以医用灭菌器灭菌后的器械用涂擦法采样,尽管其培养结果是阴性,但笔者认为是不够确切的,一定要采用冲洗法采样,才能充分反映整套腹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状况。

[1]赵琪琴,迟培环,王俊萍.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管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12(3):267-268.

[2]张 晓,彭 红.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方法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8(3):389-390.

[3]程少坤,卢惠琳.两种不同采样法对腹腔镜器械灭菌效果分析[J].淮海医药,2003,21(3):225-226.

猜你喜欢
内腔肉汤穿刺针
鞋子里的老妇人
矩形脉动真空灭菌器内腔开裂原因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一种涡轮叶片内腔流量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一种橡胶制品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直径205五层共挤叠加机头
变质的肉汤
儿肉汤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19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
护理研究(2012年26期)2012-07-26 0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