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明,姚建英,姚云英
有资料显示,由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1]。近几年对手的卫生学研究表明,在为病人进行不同操作项目后,粘到手上的细菌数可多达105 cfu/cm2~107 cfu/cm2。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使细菌减少103 cfu/cm2[2]。因此,规范洗手方法,保证洗手效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是阻断因医护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流行或暴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护人员的手,所以它可能成为病原菌重要的传播媒介。卫生部颁发的《手卫生规范》中对洗手的指证、步骤、方法、监测等要求作了相关的规定,2007年9月—2008年8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洗手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洗手方法、时间、频度,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1 调查对象 2007年9月—2008年8月,随同卫生局专家组成员到各医疗机构检查工作之际,对本市县及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的各类已在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医护人员36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方法 依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手卫生规范”及省卫生厅有关文件要求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工作单位;最高学历;专业;卫生手与外科手的概念;医院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外科手洗手方法;卫生手的洗手指证和方法;本单位洗手设施;参加工作后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情况;是否希望得到相关知识培训等内容。由被调查人员以不记名填表的方法独立完成,并要求其真实填写所在的医疗机构的洗手现状和认识。本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3份。
表1 医护人员学历情况(n=363)人(%)
表2 医护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情况及洗手现状(n=363)人(%)
调查显示,有51.23%的人员了解卫生手与外科手的概念,有71.62%的人员了解卫生手的洗手指证和方法,知道外科手洗手方法的49.31%;只有26.72%的人员了解医院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有流动水洗手设施的单位占88.42%;而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只占11.85%;使用公用毛巾擦手的高达99.17%,足可反映基层医疗机构洗手现状令人担忧。分析原因之一是,这些人员中参加工作后每年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在6 h以上的只占8.85%、在1 h~6 h的只占23.96%,而从未参加过学习的高达53.44%,因为学习不到新知识和新要求,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做好手的清洁消毒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因而绝大部分学员急切地希望学习相关知识。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洗手概念较差,洗手不使用肥皂,只用流动水冲洗3 s~5 s,操作前只洗1次,洗手方法不规范,洗手频率也较低。70%~80%的医生在查房过程中自始至终未曾洗手;门诊医生有20%~30%在检查特殊或可疑病人后才洗手;医技人员中只有20%~30%能按规定洗手;洗手范围合格的为34.75%,步骤合格的仅占26.25%。根本做不到在两病人操作间用消毒液擦手,甚至有人还用自身工作衣擦手,造成再次污染。而在下班前却能做到较认真的洗手,洗手持续时间长,揉搓频率高。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使广大医护人员认识到必须按照洗手指证,保证洗手持续时间、频度和范围,使用清洁干燥的擦手用具,才能有效去除手上的暂居菌,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基层医疗机构在诊治病人过程中常常忽略洗手的现象较为普遍,究其根源:①医护人员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洗手设施不尽完善,使用不方便;③经济困难是制约规范操作的难题。医院内常用的洗手方法是肥皂流动水洗手法,以往报道此法可使手上的细菌减少60%~90%[3]。在目前基层条件还不可能达到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条件时,首选的仍然是肥皂流动水洗手法,但要用纸巾关闭水龙头,以免重新污染双手。不宜使用公用毛巾,一定要用洁净干燥的个人专用毛巾。建议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更科学、更适用、经济、快速、高效的手清洗消毒方法。严格管理措施和科学准确的效果监测是做好医护人员手部清洗消毒,预防医院感染的要素[4]。在洗手行为还没有成为每名医护人员的自觉行为时,还应加强监测和管理,但基层医疗机构受监测条件的限制,根本做不到按规定监测,甚至根本就不监测,如何能了解感染的危险和掌握消毒灭菌的效果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尽早改变这种现状。在审批新建医院建筑时要考虑到医院感染的有关要求。
尽管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手污染[5],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免受感染,但只戴手套而不注意手卫生的做法只是保护自己而不能避免细菌的传播,如不及时更换,仍可形成感染的途径,所以要按要求更换和洗手。当手污染严重时,使用普通肥皂洗手并不能完全清除手上的暂居菌,而消毒剂对细菌、病毒的杀灭率远高于洗手,但消毒剂并不是完全可以替代洗手,因为它不能清除碎屑和污物,所以当手上有明显泥土或有机物污染时,仍需通过洗手达到手卫生。
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对县级以上的各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监督管理,并且得到一定改观,但对乡级以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还很欠缺,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建议从源头抓起,增加医院感染知识在校教育内容;严格开业审批和执业考核关,应增加院感内容的考核和校验,对凡是医院感染方面存在问题的应对其指导或限期整改,依法执行国家有关院感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应给予停业整顿;各级医疗机构应按要求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提高专兼职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举办培训班,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各接受进修实习人员的单位也要加强岗前培训,从规范洗手抓起,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所有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1]游建萍,黄庆,府灵伟,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扩展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2]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
[3]苗勤,张辉,刘晶岩,等.术前手消毒效能检测及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4):317.
[4]牛兰云,郭玉洁.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8(4C):1114-1115.
[5]张明林.最新医疗卫生标准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