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鹏富 指导:叶茂
(1江西中医学院2008级研究生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为了观察减压切口对静脉曲张性混合痔术后所致肛缘水肿的效果,笔者2009年3~12月间,对127例静脉曲张性混合痔患者分别进行了减压切口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依据《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需手术治疗患者,年龄18岁以上。排除:(1)肛管直肠有占位性病变者;(2)就诊时已使用其他影响伤口疼痛、水肿的药物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有明显排便障碍者;(5)有糖尿病史及凝血障碍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 28~67岁,平均 45 岁;病程 4~11年,平均6年。对照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25~69岁,平均43岁;病程 3~9年,平均6年。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减压切口手术。取侧卧位,先行骶骨部或肛门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局部麻或腰俞麻。肛管消毒,让患者努挣使痔全部脱出,充分暴露组织,根据痔的形态、大小及自然凹陷设计合理的断面。应注意以正常皮肤作切口点,痔外缘至切点的距离约为痔核基底面的半径。用弯钳夹持切点,作“V”字形切口[1],方向要与肛管方向一致,深达组织下,剥离曲张性静脉丛或血栓要彻底,进入肛管处改为“倒V”字形,切口内端达齿线上0.2~0.5cm,10号线结扎,剪去残端。在原切口两侧分别作与原切口近乎平行的两条切口,长度约为原切口的1/2~2/3,距原切口0.2~0.5cm,深达皮下组织。同法处理其他痔核。但要说明的是,一定要保留皮桥和黏膜桥,痔核之间必须上下错开成锯齿状,若皮桥张力过大或痔核直径小于0.5cm,在其上作纵形减压切口。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开放式痔切除[2]手术。
1.3 结果 在术后抗炎、软化大便、坐浴、换药的同等条件下,比较两组水肿情况。治疗组术后肛缘水肿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比较 例(%)
肛缘水肿是静脉曲张性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水肿、疼痛往往同时存在,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1)“V”字形切口充分保证了排便时即肛管开放时切口无张力,此切口达到减张的作用。(2)在距痔外缘约痔基底面半径处作切口,可很好地避免切口过大、过短的缺点,起到减压效果。(3)两边平行修剪,避免了术中潜行切除皮桥下组织导致皮桥呈悬空状,因受压、扭曲、摩擦引起的水肿。本研究结果显示,减压切口大大降低了术后肛缘水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1]段海涛,沈瑞子.减张切口预防痔术后肛门水肿的临床观察[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2):93-94
[2]丁义江.丁氏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