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民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 甘肃兰州 730000)
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与肛门疾病(痔、裂)关系一直没有定论,我们通过对无肛门疾病者、有频繁肛交史者及有肛门疾病患者三组不同人群检测肛管直肠动力学变化,以探索他们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5~2010年,选择同性恋及非同性恋但有频繁肛交史者23例为组1,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43岁,平均30.5岁;肛交史2~10年,平均6年,每周1~3次,平均2次;选择无肛门病健康人群30例为组2,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45岁,平均33岁;选择有肛门疾病(痔、裂)患者35例为组3,所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裂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8~48岁,平均33岁;病史1~15年,平均8年。三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测试方法及指标 受试者检测前3d停用一切影响肛门直肠压力药,有肛交史者停止3d。检测前不做任何肠道准备,自然排空后检测。采用多导单囊肛管直肠功能测定仪测定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肛管最大收缩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组2相比,组1人群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降低,直肠感知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增高。组3人群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增高,直肠感知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人群肛管直肠动力学检验结果(±s)
表1 三组人群肛管直肠动力学检验结果(±s)
组别 肛管舒张压(kPa)肛管静息压(kPa)直肠静息压(kPa)肛管最大收缩压(kPa)直肠感知阈值(mL)直肠最大耐受量(mL)组1(n=23) 3.10±1.30 6.08±2.56 0.76±0.13 8.15±2.36 78.9±13.13 256.76±19.45组2(n=30) 6.35±1.21 9.24±3.12 1.21±0.12 12.45±3.24 31.02±17.33 210.3±21.5组3(n=35) 9.56±3.15 13.23±2.67 3.75±1.31 21.67±5.87 19.14±6.90 160.3±12.7
本研究提示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与肛门疾病(痔、裂)关系密切,组1人群中由于长期肛交,使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降低,血管压力也减低,血液回流良好,肛门外观向内凹陷,光滑,指诊肛门松弛,23例中无一例有痔、裂等肛门疾病。由于长期刺激使直肠感知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增高。组3人群为痔、肛裂患者,该人群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增高,直肠感知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降低。由于肛门直肠压力增高使排便阻力加大,血管压力也增大,血液回流不畅,血管垫下移,静脉曲张而形成痔、肛裂等疾病。因此平日经常锻炼提肛运动,有助于预防肛门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