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颖
镇江市中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中以老年人多见,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许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教育问题,系统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组共83例,男53例,女30例,年龄60-79岁,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患者入院后,护士在健康评估过程中,通过面对面访谈,了解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与疾病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知道多少。根据患者或家属的回答,护士区分为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最后根据患者或家属的叙述确定患者的学习需要与学习能力。由于每位患者的知识层次不同,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也有很大差异,护士只有通过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纠正患者偏差,才能引起患者对宣教知识的兴趣。
根据参加人数的不同,我们目前采用了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教育方式。因本组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部分老人活动不便,故单人指导方式应用广泛,个别时候二者并用。
3.1 单人指导 患者住院期间由主管床位的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治疗巡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人手一册,对视力尚好的患者,护士为其讲解后可让其自己阅读;对视力不佳、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护士可为其阅读。
3.2 集体教育 科室设置健康教育课堂,聘请专科医生讲课,进行冠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同时,在科室墙面设置老年冠心病健康教育专栏,定期更换新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
4.1 基础知识教育 首先由护士向患者初步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
4.2 饮食治疗教育 饮食治疗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6-7成饱。同时强调饮食的多样化,原则上应选择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平衡,避免暴饮暴食,避免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免加快心率。另外要忌烟酒。
4.3 心理教育 老年人有情绪急噪、容易冲动、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当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时,以上心理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并出现悲观失落、焦虑恐惧、担心死亡等心理特征,所以要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他们,倾听其陈述,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树立控制疾病发展的信心。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最佳疗效,早日康复出院。
4.4 运动疗法教育 运动适量,循序渐进。(以心肌梗死型冠心病为例)第1周:前3天绝对卧床休息,可以进行腹式呼吸、擦脸等关节被动运动,第4天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坐位洗漱、进餐等。开始起坐时,动作应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第2周:由坐床边、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床边步行、病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做医疗体操。第3周:在帮助下,试着上下一层楼梯。第4周:若病情稳定,体力增进,可进一步增加运动量。
4.5 药物治疗教育 药物治疗是促进本病康复的重要手段,指导患者或家属知道所用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剂量不足或超量应用的危害,输液过程严格控制滴速。应用口服药物时,因老年人记忆差,听力及视力下降,要反复强调服药时间、方法、剂量等。
5.1 83例病人教育前后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的情况,见表1
表1 教育前后病人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的比较
5.2 83例病人教育前后对自我保健知识认识的比较,见表2
表2 教育前后冠心病病人对自我保健知识认识的比较
通过健康教育发现,教育后的85%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态度、不良行为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健康教育是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对冠心病病人延长寿命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