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康
苏州吴江市松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苏州 215200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秋冬季多发,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因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患者多呈慢性发作和周期性发作,并且伴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清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抑制胃酸和胆汁反流。我院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本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治疗,均有典型消化性溃疡表现并经胃内镜检查证实,其中19例为胃溃疡,23例为十二指肠溃疡,18例为复合性溃疡。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8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18个月,最长8年,平均4年;溃疡面积直径0.3-1.7cm,平均1.1cm。
1.2 研究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治疗组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用泰胃美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相互比较。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每日早期空腹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对照组每天分别于早餐后和睡前服用泰胃美2次,用量400mg。4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奥美拉唑由阿斯利康公司生产。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建立数据库用FOXPRO软件,统计分析用SPSS13.0软件,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组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根据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和HP阴转情况综合判定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三个层次,标准如下:治愈:症状完全缓解,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无异常改变,HP阴转;有效:症状明显缓解,周围黏膜水肿减轻,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灶愈合或比原来减小50%以上,HP转阴或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灶减小在50%以下甚至增大,HP阳性[1]。以治愈和有效合计计算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20/3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患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头晕、恶心,1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腹泻、乏力,1例有皮疹表现,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30)。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并未影响治疗。虽然治疗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64)。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粘膜自身的防御-修复机制,另一个方面是胃酸和胃蛋白酶有消化作用对黏膜损伤的侵袭力,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或是有害作用的侵袭因素过强时,两者之间的均衡被打破,溃疡就可能出现。而且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溃疡的重要原因,DU和GU的Hp阳性率分别可达90%和70%[2],Hp通常寄生于胃上皮细胞表面,破坏黏膜屏障,从而参与消化性溃疡形成。因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一点在于根除Hp。
奥美拉唑又名洛赛克,属细胞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内H+-K+-ATP酶的活性而抑制胃酸的合成,24小时内分泌的胃酸95%都可以被其抑制,而且持续作用时间长,在强大的抑酸作用下,胃液pH值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近于中性,并且可以通过胃肠激素间的反馈调节,胃窦G细胞可以分泌更多的促胃泌素,使胃体、贲门以及胃窦部黏膜的血流量增加[3],促进胃肠黏膜生长,可以维持黏膜上皮细胞膜生理功能的稳定以及再生与修复功能的恢复,能够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另外奥美拉唑在发挥抑酸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降低胃蛋白酶的生物活性,使其对黏膜的损害因素减弱,对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每天服用20mg奥美拉唑即可明显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1]罗义根,江勇,肖新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9):70-71.
[2]Moayyedi P,Soo S,Deeks J,et a1.Systematic review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reatment for nonulcer dyspepsia.Dyspepsia Review Group[J].BMJ,2000,(321):659-664.
[3]郑青,吴叔明,柯美云,等.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J].胃肠病学,2002,7(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