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伟
(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建筑作为人类创造力的最物质、最深刻的造物,不仅是一种物的遗产,也是最具有精神的财富。因而,建筑最完美地体现了人作为文化动物的独特性。它几乎是一个时代的信仰、艺术、科学、技术、经济诸多因素的融合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大量建设,社会给建筑师提供了无穷的设计机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不能说中国建筑界形成了设计流派,但近 20年的建筑实践,建筑设计思想的倾向性还是明显的,出现了下述几种倾向。
民族形式的设计不是新生事物,它是历史上传统复兴思想的延续即仿古风格。仿古风格是广义上的仿古,既包括单纯地摹仿和复制中国古代建筑物的立面、体量及部分结构做法,也包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探索的“新传统建筑”。所谓“新传统建筑”是指那些现代建造的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因而能够被人们以及后代长期保留的有文化价值的建筑物。由于其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建筑的影响,甚至某些时候过于忠实于传统建筑的型制和特征,所以在此也把它归于仿古风格范畴。
前一类单纯摹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86年北京琉璃厂文化街的建成,此后的天津古文化街、南京夫子庙地区的改建都遵照了这种手法。后一类“新传统建筑”则是将现代建筑功能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的一种积极探索,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曲阜阙里宾舍、福建武夷山庄等。
有学者程晓青认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建筑的“复兴”,并把这个过程分为“中国化”建筑(19世纪末 ~1920年代)、“中国固有式”建筑(1920~1930年代)、“民族形式”建筑(1950~1960年代)和多元化的新“民族形式”建筑(1980年代以后)。
虽然由于建造的不经济性和施工的不合理性,以及新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体量的巨增等因素,“民族形式”的设计显现出不适应性。但是仿古风格属于新“民族形式”建筑期间的产物,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并一直伴随着中国现代城市和建筑历史的发展。所以迄今没有消亡,而且还将继续存在下去。
19世纪 70年代,美国建筑界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院派(Chicago School),这个学派强调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指出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其中坚人物沙利文(Louis H·Sullivan 1856-1924)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成为现代设计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同时,1923年柯布西埃出版了《走向新建筑》,提出以“住房就是居住的机器"为宣言的"机器美学”理论。“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形式”。一般以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机器美学”理论成为功能主义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指导。
功能主义的最终确立不能不提到“包豪斯”,它是各种现代设计思潮的集大成。总结和发扬了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各种设计改革运动的精髓,继承了德意志工业同盟的传统,使现代主义融汇、发展并最终达到了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功能主义作为现代主义最重要的核心之一,终于奠定了其历史地位。
包豪斯第三任校长著名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1928年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他于 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及著名的巴塞罗那已成为现代建筑和设计的里程碑。他认为设计无所谓“形式”,当设计最良好地表现和发挥了功能,其形式即自然体现。他也是功能主义的鼓吹者及典型代表,今天,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的名言改变了世界大都会 2/3的天际线。功能主义从确立其历史地位的那天开始,一方面产生了许多功能形式完美统一的优良设计,并适宜于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严格的几何造型,单纯追求功能的理性又使设计充满了冷漠感,没有人情味,没有个性特色,打破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共生关系,造成设计上的千篇一律。
现代派建筑综合了现代技术的各种成果,并以高度建筑技巧创造出矗立于廿世纪大都会中的成群美观大楼。现代派建筑家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从艺术到人类生活条件的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同时又依据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设计出一系列在结构上高度符合美学原则、具有简而美双重特性的楼群。例如在二次大战后,纽约市的列维大厦、芝加哥的联邦政府中心以及芝加哥的全国钢铁公司大厦等等,都表现了这一时期现代派建筑的特点。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现代主义设计像开闸的洪水,迅猛发展、遍地生根,许多建筑几乎都按“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设计,这一实用经济的设计思想仍将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大量建筑设计的基础。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出一种“前卫设计”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后现代的建筑把各种建筑的技巧和风格推进到新的高度,以至于可以说它兼并了人类智慧发展的优点和缺点两方面的因素,体现了人类创造自己的文化的无限的能力及其内在危机。
运用西洋古典建筑片段形式作为建筑的造型手段,这些局部西洋古典形式就像商品包装,或是一种商业标志,若去掉这些附着物,完全是一副现代建筑的面目。出现这一设计倾向的社会根源或许在于人们的崇洋心理。建于 1989年的深圳“世界之窗”可以看作国内仿欧风格的起源,由于其聚集了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和环境特征,使国人第一次意识到可以“不出国门而走遍天下”,从而成为旅游的热点并使众多的人们领略到西方建筑的风采。
改革开放、对外文化交流使多年闭塞的学术领域得到松弛,紧接着大批现代派的玻璃幕墙、方盒子新建筑的出现遭到公众的不满。欧洲传统的丰富、精致,以及饱含文化内涵的建筑外型受到人们的青睐,从而仿欧风格开始蔓延。自1990年以来的城市房地产大开发中,仿欧风格越演越盛,至1996年左右到达顶峰,发展成业主、地方官员甚至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主动或被动追求的时尚。仿欧风格包括所谓的“欧陆风格”、“西班牙式、罗马式建筑”,以及以罗马、巴黎等城市命名的“花园”、“广场”或“欧陆风情一条街”等。从最简单的建筑局部运用西洋建筑的线脚或构件,到立面摹仿西洋建筑的比例尺度和样式,再到建筑群体或城市设计中追求宏伟的古典构图。以上海市为例,1996年 2/3房产广告中提出所谓的“欧陆风格(情)”、“欧洲艺术庭院住宅”等等,随后逐渐消退,至 2002年已基本消失。
指在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圈中,运用自然生长的乡土建筑的形式、空间,建造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新建筑,一些中国建筑师在面临西方建筑强大的攻势时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传统建筑仍在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既包括古老传统建筑的保护和继承演进,也涉及到新传统建筑的发明、创新和建造。
“新地域主义”正是在这些成果不断积累的过程当中产生,它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力求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并将其融入现代文化中。包括传统城市、建筑的空间特征,以及自古以来的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努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要创造中国地方的、有传统特色并吸收外来文化的新城市、新建筑,而不要欧陆风情和仿古复古的拙劣作品。人们虽然不能确切地被告知在未来的 50年当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城市和建筑,但是一种新的、本土化的建筑文化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并成为中国城市和建筑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高潮。
智能化设计己有萌芽。智能建筑设计的目标要尽量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智能建筑内还要求行之有效的布线,而建筑物内的设备会产生热量、噪音,设备的维修及各个办公区和生活空间的不同性质还要求合理的区域划分,智能设施还要能根据气候、季节、光照变化自动调节建筑内的各项控制指标,以达到居住的最佳处境。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增项目的可能性。随着高科技成果的不断出现,人们将完全进入全信息社会,高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21世纪建筑的主流。
20世纪末的建筑界表现出浓重的怀旧情绪,被普遍认为影响美国设计领域的四大设计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过程设计及智能化设计,其中前三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怀旧倾向。中国建筑尽管处在方兴未艾向成熟阶段发展时期,但 20世纪末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筑设计同样较大程度表现出对历史传统情有独钟。
21世纪的建筑革命将以与高科技成果密切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智能化管理以及建筑设计等技术手段为基础,彻底否定 20世纪末开始并发展的怀旧倾向;建筑设计思想向宏观及微观延伸,建筑师不仅更多地重视建筑的社会影响,建筑对生态的保护以及建筑对人类生存的制约,而且更多地注重与人尺度相关的园林及室内环境的设计;建筑形式走向怪诞及平庸两个极端,形式的平庸是因为人们更多地重视建筑的软体和空间,形式可能像微机壳一样简单,形式的怪诞是因为建筑艺术为寻求存在的理由而故意创造神秘性,试图通过怪异的造型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注目。因而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将成为21世纪的必然,但经过一段实践,像 20世纪现代建筑一样,产生种种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实质性的接触减少,建筑师又将致力于向给人们提供会面场所的建筑努力,由此又将形成智能化设计之后的建筑设计思潮。
历史似乎在重复,但内容和本质发生了变化。20世纪是人们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时代,现代建筑是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21世纪将是人们尽情享受信息革命成果的时代,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1]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M].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M].建工出版社,1979
[3](英)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思想的演变[M].建工出版社,1987
[4]董卫.专注于此时此地——介绍北欧当代建筑中的地方主义[J].建筑师,1997(1)
[5]彭怒.论当代地方主义的建筑创作[J].建筑师,1992(1)
[6]张良皋.给仿古建筑以历史地位.时代建筑,1998(2)
[7]程晓青.中国近现代传统建筑复兴的现象及原因初探[G].建筑师(7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曾坚,邹德侬.传统观念和文化趋同的对策——中国现代建筑家研究之二[J].建筑师,1998(4)
[9]彭一刚.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J].建筑师,1996(6)
[10]潘祖光,杨永生.21世纪中国建筑——建筑论坛丛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