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文婷,牟 江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增长。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与之相匹配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方案应运而生。城市设计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1]。”从这个定义可以将城市设计理解为设计城市,即对城市各种物质要素,诸如地形、水体、房屋、道路、广场及绿地等进行综合设计。这是一项全面的系统性的设计工作,不仅要考虑单项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更要考虑各项工程之间的配合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可以体现这个城市的面貌,是否能使居住在各座城市里面的人民感到舒适,使他们更加热爱这座城市,将这座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好。任何一座城市,无论发达与否,居住其中的人总是这座城市的主角。城市是人们生活的诸多空间之一,是人们生活的一个载体,如果一座城市没有人居住,那么也将等于没有生命的空壳。所以人文精神在城市设计中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艺术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科学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更注重主观情感;科学讲的是理性,艺术更富于情感;“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艺术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处理事物的普遍性。”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科学的合理性,艺术的美观性,更要考虑到人文的舒适性。城市设计者们往往比较重视前两个方面,而忽略人文精神,所以他们集中精力想做好规划设计,却没有意识到该为谁做规划设计。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于1961年发表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中批判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是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让政客和房地产商获利,让建筑师得意,而平民百姓都是旧城改造的牺牲品。在市中心的贫民窟被成片的推平时,大量的城市无产者却被驱赶到了近郊区。雅各布斯的言论让我们再次看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它上升到一定阶段就是人文主义,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文艺复兴的发生使人文主义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在建筑和城市设计领域,人文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建筑师和人文学者、哲学家、音乐家以及艺术家紧密结合在一起,普遍提高了设计师们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尤其是一大批从事人文学研究的学者们潜心钻研古典原著,促成了古典文化和新思想的传播。他们对于建筑学和城市设计艺术水平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某些建筑师本身就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底蕴丰厚的艺术家。所以,城市设计成为一种文艺构想,并开始形成整套科学理性的设计理念。人文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十分重视“人”的力量与创造力。人文学者们重提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高瑞斯的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2]”。以此为原则,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等著名建筑师重新定义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尤其是15世纪透视法的发现进一步导致了新的空间关系概念的建立。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具科学与理性,更易于实现人的艺术构思与创造力[2]。
在城市设计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丰富多彩的城市形态与多种多样的城市观念。有神秘主义的宇宙城市形态、有自然主义的有机城市形态,无数的城市思想和城市形态汇成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纵观城市设计的历史,在任何城市思想和城市形态的背后,都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社会生活历史画卷:政治制度、经济发展、自然条件、人们的生活状况、宗教文化观念等等。社会生活的变迁影响着城市设计的发展。《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制度在西周鼎盛时期施行不到200年,其后便有《管子》的“自由城”思想出现,并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可见,任何一种城市思想的出现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城市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而城市设计或是某种城市形态都是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出发所作的某种具体选择。
从中西方历史对比的角度看,西方较早出现了“市民城市”,中国城市一直是“国家城市”;西方城市历来重视城市公共生活及城市文化的建设,而中国城市则倾向于城市生活的“离散化”和个人生活空间的营造。这一切均源于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差异。因此,城市设计的一切方式、方法、技术和形态其根本也是由人的生活和人的发展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
然而,从城市设计的历程来看,人类的理性思维和技术发展也使很多城市设计师漠视“人的存在”,或者见物不见人。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机械主义的城市设计大行其道,或者城市发展被某种抽象的理论、教条和模式所束缚,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设计,随着城市经济功能的膨胀,“功能主义”逐步抬头,使人们进一步看重物化的城市形态、结构和城市空间而忽视人的活动和人类情感的需要。以致于无视当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形式主义的城市设计大行其道。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环境,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培育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也在逐步衰退,城市的文化功能在逐步丧失,这一点是当代城市设计必须加以正视,并应力求避免的。
回顾历史,城市设计的发展就是在“人文主义”和“技术主义”之间徘徊或交替着向前发展。而城市设计的人文精神在历史上的贡献,就是随时与偏离正确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平衡力量和城市基本价值、基本精神的体现。在今天“功能至上”和“技术至上”的时代尤为重要。
所谓城市设计的人文精神,从内在意义上讲,首先是回归城市的本源,将城市看做是人类生活的理想环境,而不是将其作为某种手段。其城市观念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人们来到城市为的是在那里过上更好的生活”。城市作为一种环境,除经济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城市是陶冶人和熔炼人的场所,如芒福德所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流传文化和教育人民[3]”。其次,城市设计的人文精神是对城市设计本义的回归。城市设计的目标不仅是要创造一种物化的城市形态,更重要的是使其创造的环境能促进人们的生活与提高人们的素质。城市生活与城市品质应作为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和最根本的目标之一。城市设计师在营造城市空间的同时,要将着眼点放在城市品质的提高与市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上,有了好的城市品质,形成了好的城市文化才会有好的城市秩序和好的空间形态。第三,城市设计的人文精神是倡导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要真切地体会城市中的人需要什么,怎样设计才可以使其生活工作更方便更舒适,这也是倡导人性化设计的原因。不要将建筑师城市设计师们自己的意愿强加于设计本身,不要陷入一种技术思维的怪圈,缺乏对真实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深入体会。长期以往,会变成一种“技术官僚”,高高在上,将城市设计成技术含量极高,思维缜密的图框模式,再将人们强行装进这种图框中,并认为这就是对城市中的人来讲最好的生存模式,殊不知结果却与设计初期的意愿大相径庭。其实这是一种“非人文”的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家格迪斯说过“按事物本来的面貌去认识他,按事物本来的面貌去创造他[4]”。城市设计者也应该按照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去设计城市,不应该主观的将很多理论体系强加于城市本身。第四,城市设计的人文精神也是要运用人类的智慧和良好的协调能力处理好技术与人文的关系。人类发展理论认为,技术的发展始终应当以人为归一,即是以人为本,离开人文的关怀,技术的发展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后果不堪设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一方面要利用这些高科技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社会更加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警惕技术大发展对城市本身的破坏,这就需要更关注人文精神,在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注入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科技的发展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服务,城市的发展更好的促进科技的更新。
城市设计的人文精神是城市设计历史遗产中最精华所在,也是城市设计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之一。它是一种正确的历史观和理想观,也是当代城市设计者所应该树立的一种基本立场和方法。重拾人文精神,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过体现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人和城市和谐共生。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24-525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0-157
[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13-114
[4]金经元.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霍华德、迪格斯、芒福德[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