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建
(ARJ(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建筑,伴随着人类学会制作工具而出现,历经数千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建筑各自经历了远古时代建筑、古代经典建筑的发展阶段殊途同归。19世纪以来,顺应工业革命社会发展大趋势,凭借着经济和技术机缘,西方建筑历经文艺复兴及新古典建筑阶段,率先跨进现代新建筑门槛。以包豪思为代表的现代建筑思潮井喷式地涌现,促使新建筑丰富多彩、日新月异,建筑艺术及技术日渐趋于成熟和完备。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西方建筑走过了现代建筑风格、后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国际式风格一统天下之后,建筑及建筑风格审美进入多元化探索、各寻出路的时期。“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建筑及建筑风格审美终将走向多元化格局的趋势。建筑的发展遵循着否定之否定及螺旋式上升的总体规律。
自有建筑之始,功能与形式、艺术与技术、本体与客体,一直是建筑师纠缠不清而又乐此不疲的命题。建筑的发展,也把建筑由最初基本“安全庇护”的世俗需求,拔高到艺术审美的哲学范畴。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现代化、后现代工业时代的更替,导致西方哲学和文化思潮的变革,非理性思想泛滥;反理性的建筑风格审美变异反过来直接影响了当代西方建筑风格的发展。
正由于以为建筑是凭空缔造、视同己出,难免很多建筑师把建筑当成自己的孩子而有生养之恩,进而有个人私产的意味。一朵玫瑰成为玫瑰的愿望存在于种子存在之前,同理,那个建筑成为这个建筑的愿望在于设计概念或实体建筑存在之前,或曰早已经存在于场地之中。所以建筑师的角色更应该象建筑的专业助产士而非父母。建筑师对建筑的理解要更加全面:不仅要理解分析设计任务书和政府文件里的生硬的数据,也不仅要迎合政府或开发商的功利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概念或实体建筑存在之前要静下心来,充分感受那个建筑自身对建筑师的要求。要充分尊重和理解那个建筑先于设计而存在和表达存在的愿望。建筑基地的一草一木皆有意愿,建筑师的使命之一就是必须仔细勘察基地现场的每个角落,与场地充分交流。
然而事实上不管建筑自身是否同意或者喜欢,它总是按照建造者的意志,服从于建造者的需要被建造出来。建筑一旦成为那个建筑(也许并不是建筑本身想成为的那个建筑的模样),人(包括建造者在内的所有建筑空间参与者)就必须服从于这个建筑的要求,用这个建筑的要求来规范人在这个建筑空间的行为方式。建造者基于自身的生活体验,基于对空间参与者行为模式的归纳和抽象,并由此来建造建筑,通过建筑来约束建筑空间参与者在使用建筑时的行为模式。所以,柯布西耶和赖特都强调使用者更应该服从建筑要求。
建筑功能是人(建造者)对建筑的使用要求和建造目的,也是对人(建筑空间参与者)行为模式的归纳、抽象和描述。建筑形式是建筑内部空间和呈现在场地环境中的建筑外部形体,这个外部形体通常是内部空间外化的逻辑外壳。建筑形式是建筑功能的物理载体。
纵观东西方建筑的发展史,从华夏先民谋求基本生存空间的巢居穴居,到古埃及侍奉法老往生沟通的金字塔陵墓建筑;从东方古代广泛使用的木架重檐庑殿建筑,到欧洲古典建筑时期的砖砌石垒的神庙;从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新古典建筑,到西方四大师开创的现代新建筑,继而推广至风靡一时的国际式建筑……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建筑,千姿百态,形式风格不可谓不丰富。
建筑形式的种种不同,究其根源,主要原因是建筑的功能使用要求和建造目的不同。古今中外的建筑,形式虽然五花八门,无一例外地都能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和建造目的。换而言之,建筑功能充分影响建筑形式,建筑必须满足使用功能。
4.2.1 建筑功能的本质
实际上,这个建筑之所以成为这个建筑,而不是那个建筑,是由于都有着一切纯粹建筑的共同功能本质:明确的使用要求和目的;合理的空间尺度;顺畅的交通组织;愉悦的精神和审美需求。功能是各种建筑最核心最基本的通用本质,跨越了时代距离、区域的阻隔、民族的差异。而建筑功能中最原始最基本因素如“安全庇护”在各种建筑里通用共有的程度最高。
4.2.2 构建理想建筑的原型
原型即原始模型,或原始意向。瑞士心理学家容格认为艺术创作源头是从远古人类之初就开始形成、经过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典型心理经验。柏拉图认为现实是理念的影子、理念是客观事物的原型。
以建筑功能为本质核心,赋予建筑时代背景(具有时空坐标的大平面)、场所与环境因素(确定的点)、技术材料手段(环状)、地域民族观念(空间 -横向坐标)、历史文化脉络(时间 -纵向坐标)、自然可持续(发展趋势)等多“元”,尝试在建筑形式的混乱和错综复杂里,提取共性和本质的规律;在风格和形式含混模糊里,沉淀出清晰和明确的观念,从而建立一种易于直接描述的纯粹的理想建筑模型(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建筑原型、精神建筑原型、概念建筑原型,与具象建筑原型和具象建筑相对而言),如图 1所示。这个理想建筑原型来自于东西方古今的各种建筑,存在于具体建筑的精神中,适用于每个具体建筑却又完全不是某个具体的建筑形式,人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认识分析建筑的工具或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纯粹建筑原型的各组成要素,也是分别建立在归纳和抽象的基础之上,各要素本身同样具有不可唯一描述性、多元性、多义性,要素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未必存在截然不同的区别。
使用这个纯粹的理想建筑原型,对外可以避免建筑师陷入浅薄而又无休止的风格、流派、形式、思潮争论的泥潭;对内完全可以尝试解析已经出现的各种建筑流派、各种建筑风格、各种建筑思潮倾向,分析他们出现和形成的脉络、渊源,形象了解各种不同的建筑创作方法。
图1 理想建筑原型·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
从理想建筑的原型(图 1)很容易理解:
(1)具体建筑在成为这个具体建筑之前,都具有不可唯一描述特性,具有复合、多元、多义的可能性,每个要素都有争相充分表达的意愿和要求。这就是相同条件下存在无数不同设计方案的原因。
(2)社会性的建筑中,建筑功能是建筑原型的种子和细胞核,是建筑原型生长成为具象建筑的原动力。
(3)建筑功能是建筑原型的唯一的基本的核心,没有功能就没有社会意义的建筑原型。抽去这个基本核心,要么是构筑物和雕塑的边缘物件,要么是行为和装置艺术范畴的东西,或者是个别建筑师自娱自乐玩票式的“非建筑”、主观臆造的玩物。总之不是社会的建筑。
(4)理想建筑原型的每个要素在具象的建筑中都存在,各要素“量”和“势”的不同导致具象建筑个体的差异。
(5)某个或某几个要素在具象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量”多“势”大,这个具象建筑就表现为清晰的某种风格、某种流派。建筑手法简洁统一。
(6)没有居于主导、统治地位的要素,各要素“势”均力敌,具象建筑则呈现出复合多元、含混多义的面貌,并且拼贴的手法明显。
(7)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过的三种设计思想:第一种是从功能出发,强调内容决定形式、空间决定体形,这是一种由内到外的设计思想,以现代建筑为代表;另二种是重形式轻内容,甚至无视功能,把某种预先设定、先入为主的形式当作追求目标,把千差万别的的功能性质和各不相同的使用要求,立体压缩般地硬塞进限制性的盒子里,这是从外到内的设计思想,以学院派古典建筑为代表。第三种是以某种设计思想为主,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功能与形式相互修正,以取得妥协。
图 1是从建筑发展演变中抽象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筑原型,由此建立一套清晰明确的认识建筑分析建筑的方法,再利用这个原型框架、运用这种认识论去分析认识建筑,现成自己的建筑观,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建筑创作中的设计方法问题。
拓扑学讨论空间几何对象的定性性质,讨论几何对象在无粘连的连续变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如一个用“无限弹性”的材料做成的空间几何体,不能使它断裂,不能把几何体上不同的点粘合成一点,除此而外可以用任意方式压缩、拉伸、扭曲它,使它发生变形,而几何体表面将始终保持连续。空间几何体的这种变形叫做同胚形变。空间几何体的定性性质就是拓扑性质。拓扑学里,点与点之间有“无限弹性”而不存在距离的概念。拓扑形变保持空间几何对象上每个点的层次关系,保持空间几何对象具有的特征不变。
建筑原型的定性性质:以安全庇护为最初原点,时代背景、建筑科技、场所与环境、地域特征、传统与文脉五个原型要素围绕建筑功能中心,共同构成建筑原型拓扑几何体。每个要素及相对方位、轴向是不变的(图 2)。
图 2 建筑原型
无限弹性:具体条件下的建筑原型各要素“量”和“势”的理论上可以无限增减,导致建筑原型特征触角几何形状此消彼长。
同胚形变:建筑原型始终保持原点、中心、各要素每个点的层次关系、保持空间几何特征不变的形变。对应到具体建筑上,就是风格特征的形成。
主流建筑风格形成,必然同哲学思想演变、生产力发展阶段、建筑审美的更新联系在一起,而且一定是经过相当长一段历史时间的沉淀堆积而成的,而绝非一时一事急功近利的自我标榜。
图 3 古典建筑倾向原型
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倾向:砖石混凝土结构体系,形式美层面上讲求和谐,审美上专注于崇高、典雅与纯洁。欧洲从来没有形成统一民族统一的国家,哲学上追求对立冲突,建筑风格大起大落,但更新不断(图 3)。
文艺复兴新古典建筑风格倾向:通过对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艺术式样及文化的再认识,使用当时新材料和新建筑技术,以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神权对思想的禁锢,表现人文主义的抬头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典复古的样式骨子里透着对新技术新思想的追求(图 4)。
图 4 新古典主义建筑
现代风格建筑倾向:建立在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上,以现代建筑技术为支撑,重功能、重技术、重经济,强调主体与客体、功能与形式、合目的性与合逻辑性的契合与统一,表里如一,简化装饰(图 5)。
图 5 现代主义倾向建筑原型
后现代风格建筑倾向:相对于古典美学和技术美学而言,哲学上是无视功能、反理性的、反秩序的,强调自由意志自由选择,倡导复杂矛盾性、偶然随机性、含混多义性,甚至追求残破、断裂、扭曲、畸变、解构。
高科技建筑风格倾向:延续并提高了现代建筑对技术美学的追求,代表科学主义思潮,是一种乐观的正面的技术主义倾向。崇尚技术至上的美学观念,力图塑造一种崭新的建筑形象。反映最新科学技术的机器美。
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建筑风格倾向:代表未来建筑的主流发展方向。重视建筑环境生态问题,追求有机综合,自觉利用交叉科学观念来处理广义建筑。把建筑当做气候调节器、有新陈代谢能力的人工生态系统,能自我完善、自我调节,倡导使用共生系统(图 6)。
由之前的分析可知,在添加10%碳酸钠和8%硼砂下渣相中的Al2O3的百分含量相对于添加10%氧化硼要低很多,主要是因为液相渣中出现NaAlO2,如图6所示。添加8%硼砂,NaAlO2的含量在1 000 ℃后增加,在1 100 ℃后缓慢减少;添加10%碳酸钠,NaAlO2的含量在1 100 ℃后急剧增加。
图6 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倾向原型
地域风格建筑(乡土)倾向:对于国际化技术、文化和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均采取有选择吸收的态度。立足于本地区,从当地的环境因素、地理气候特点入手,追求有地域特征与乡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以实现乡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域化(图 7)。
图 7 地域主义、乡土主义倾向
文脉主义建筑倾向:强调建筑中传统的承袭,尊重文化的民族和地区差异性。传统民族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文化,国际性文化也可以被吸收成为民族文化的新成分(图 8)。
图 8 历史主义/文脉主义倾向
实验建筑倾向:建筑功能与形式发生反转,急剧膨胀的建筑师主体意识取代建筑功能,竭力撇清推卸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把建筑当成个性表达宣泄的工具,强调创作中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执着于建筑师个体的形式游戏。无核心或多核心。在传统建筑与非建筑边缘游走,形成“空洞化建筑”(图 9)。
图 9 前卫建筑倾向
具体建筑中,作为设计切入点涉及的各种要素,会因建筑师的休养及工作习惯差异而不同。原型不一定都归纳为六要素,在此基础上可能派生细分为无数其他的因素,也可能有不同的称谓,因素间也会有交叉有重叠有量变,具体建筑原型也自然由平面演变为立体的。从而表现出精彩纷呈、千变万化的格局(图 10)。
图 10 具体建筑原型
建筑没有单一的风格倾向和设计元素,如同建筑师少有一成不变的设计手法。对建筑或建筑师而言,建筑风格、主义应该是一个很小心慎重的问题(也许恰恰相反,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值得一说的问题,根本就没有什么风格和主义)。但总有一些人,热衷于创造风格和命名新主义为能事。仿佛一群过分热情的看客,为了兜售自己心中的一己之私,不由分说七手八脚,鲁莽而武断地给建筑或建筑师戴上一顶顶不甚合体的可笑帽子,用以印证看客自己心中预先设定的褒贬。
目前行业里派生的次建筑风格称谓有:欧式风格、地中海风格、美国风格、西班牙风格、密斯风格、豪放派、粗野派、极简主义、白色主义、精致主义、极精主义、有机派、解构主义等。与其说是风格还不如说是具有某种设计手法、设计观念、建筑特征。甚至于无所不用其极,一个国外的建筑师、人物、地区、山脉、河流、海域的名称,通通可以命名一个主义、一个风格、一个流派。标准只有一个:语不惊人誓不休,故作惊人之举,要有足够视觉、听觉噱头,追求群体中的独特标识性、自我标识性,寻找概念炒作的最大空间。这类次生的风格、主义,有它们存在的合理性,但不属于这里要讨论的范围。抛去大众猎奇心理之外,这个现象的实质正好反映了后工业社会,建筑设计及相关领域的集体迷惘,创新渴求与创新能力缺失的矛盾心理。
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具体条件具体分析。从场所限制性条件入手,优先解决场所最棘手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推及那个建筑自身的所有关切。因此产生的解决方案和建筑形式,必然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和场所精神。
例如当今社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建筑,其形式必定折射出强烈的时代气息。高涨的房价、滞后的购买力、核心家庭观念支撑的强烈购房意愿,最终导致中小面积的精致住宅产品流行。全球化程度最高,与世界建筑科技最同步的沿海地区,建筑的高技术特征越明显。自然环境特征显著的山地、湖泊地区,建筑创作要侧重于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隐或显都可能合理,如赖特的有机建筑、柯布西耶跳出环境的鸡腿式建筑);沙漠、严寒、酷热等极端气候地区,首要考虑人工微气候的建造,顺应地域气候(如查尔斯·柯里亚的乡土建筑),或更多考虑生态节能(如杨经文的生态节能建筑)。在历史积淀丰富文化传统强烈的区域,创作要着眼于文脉的传承(如丹下健三的日本传统特色建筑)。
变革总是在旧的社会制度土壤里萌芽。同样的道理,现代建筑技术美学是在古典建筑形式美学基础上孕育产生的,而非理性建筑思想也正是在理性主义温床上有了生命。哪怕就是自我标榜离经叛道的先锋派、后现代、解构派,也不可能真正割裂他们与现代主义建筑乃自古典主义建筑知识系统的历史传承。制度有先进性的区别,建筑思潮却难说先进与否。建筑发展的各个阶段、各流派都曾创造出了伟大杰出的建筑作品。创新是建筑设计的历史共业,但起码需要对前人的知识累积充分尊重和理解。无端的标新立异掩盖不了能力和积累的先天不足,急功近利自我标榜也绕不开浅薄认识的误区。
[1] 童寯.近百年西方建筑史[M].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
[2] 李大夏.路易·康[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 汪芳.查尔斯·柯里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荆其敏,张丽安.生态的城市与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吴向阳.杨经文[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 王则柯,凌志英.拓扑理论及其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
[8] 郭红,莫鑫.解读建筑原型[J].新建筑,2005(1):93